一場「致虛極」的辯證:AI陳珊妮〈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
陳珊妮擅寫悼亡之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悼亡,而是對著現在的自己和聽眾,玩味觀照各種思念著過往、思念著亡者、思念著過去沒有實現的想法、思念著過去種種掠雲逝影的心理。很多人對她第一印象是「怪」,她自己也認為自己怪,因為她總是不會真的入戲,她再怎麼用情進去,也不免還有九分疏離。這是天性。疏離不代表她不上心。她很明白自己這份特質,可以打開多少非主流的可能。
這次陳珊妮邀請周耀輝老師來作詞,細想起來實在是合理。周耀輝老師近年的作品,也都是悼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悼亡或撫慰,而是對著各種「運動傷害」後,大抵「哀莫大於心死」的香港人的內心世界,探討我們還能保存一些什麼,還能怎麼活下去,或許活得飄浮一點,保存一點異質,然後偶爾在這些字面上看起來很晦澀的歌裡詞裡相認。他會用「泛化」的技法,詞裡不會明確指涉那經歷運動和疫情這幾年的香港人,但是「懂的都懂」,帶著這份記憶去看,秘密就會敞開。
兩方合作如果只做各自做熟的題目,那也無趣,所以全能製作人陳珊妮引入了第三方,一個嶄新的產品和議題:AI音樂與繪圖。現年五十多歲的陳珊妮用自己的聲音訓練模型,練出她二三十歲年輕時期的音質,並調教到完美狀態,MV上也用AI繪圖還原出幾幅自己青年期的畫像;並不是庸俗的重返青春,而是故意把那種過度精緻的人偶所能引發的「恐怖谷效應」發揮至盡--大家都貪戀年輕的肉體是吧,大家都懷念過往是吧,好,我來了,真的可以青春永駐、記憶長存的AI來了,怎麼樣?
周耀輝老師對此題可謂冥契於心,出手便展現了多層次的辯證:「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還給你失去的/記住你遺忘的」,立場可以是AI偶像、AI訓練師,或一切想做好一個你情感投射對象的人或物。
詞人的職務,本來就是把「情感投射對象」給做好,除了「泛事特寫,特事泛寫」,泛化和特化兩種普通技法以外,老師還擅長兩種高級技法:極化與虛化,「極事虛寫,虛事極寫」,雨傘革命是極事(在MV中那一小段街頭奔跑人便算帶到),AI革命更是極事,他就統合到虛擬愛人的呢喃裡面。這呢喃裡,又有極寫:「換來所有美好的逗你笑」和「帶著所有脆弱的陪你哭」,「逗你笑」和「陪你哭」在這裡都是代名詞,指的是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和「讚」並列的笑臉、哭臉這些表情符號,這些化約了人類社交行為的表情符號。很多人都為這些化約而苦惱或警惕過,而今AI直接就是用這些記錄來訓練迭代,把它去到盡。歌曲在此就直接展現出這樣一個要把這種「按摩靈魂」之事做到極盡的形象。
當然,人類不會太期望這種超現實的存在,於是歌曲中間,又有三句:「假如皺紋藏著的是靈魂/也許永恆守著的是可能/是我們」,這三句和前後文的關係很跳,但是一看就懂:AI衝擊下,「皺紋」當成為會老的真人的自尊所在;「永恆」是一個比人類或AI都大的概念,人會傾向用更大的概念來把小的恐慌包裹住;至於「我們」的指代範圍有多大,那就隨意,此題的答案是故意不設標準答案,而這種刻意模糊也就能與電腦一是一、二是二的邏輯區隔開來。
《周易‧咸卦》象傳曰「君子以虛受人」,當我思考製作人陳珊妮、詞人周耀輝,以及AI系統的共性時,我一下就想到了這一句,還有《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接住你的情感,虛受你的投射,反覆來從這樣的循環中增進我的認識。MV中間還有一張字卡「我們/小心呵護每個可能受創的心靈/直到每個心靈都容易受創」與歌曲互文,這張字卡還劃了刪除線,不知是誰的廢稿還是有意安排,總之這三句反諷之語,很能描述陳珊妮、周耀輝的生涯,或者獨立音樂和各種「逍遙派」的當代藝術界的情況。
柔弱的呵護和撫慰抵得什麼事?可是硬碰硬也已經碰過了,敗了。而相對於我們活到幾十歲,想過太多得到太少,總是危疑難安、游離其所的真人們,AI可以把過去作為「定格」的一張張圖、一首首歌、一段段影片「翻生」起來,繼續不斷地產出類似的精神食糧,只待人去加工、賦魅,賦魅出一個個純粹為了「做你的愛人」而生的模組。就像動畫《愛‧死亡‧機器人》的〈齊馬藍〉那一集,無數人在機器人畫家齊馬的作品裡感到莫名的純粹,而最終謎底揭開,齊馬的純粹就只來自於它最初還是一具游泳池清潔機器人那時的程式。碳族矽族,同歸殊途,對碳族可望不可及的一些終極目標,矽族可以毫不偉大地一蹴而及,而我們碳族認知到這一點後,也就可以把自己與AI區隔開來,繼續尋求屬於人類的道,觀照品味那些屬於人類的掙扎。這大概也就是陳珊妮、周耀輝透過〈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這場AI操練,所暫且抵達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