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oronam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的第一篇Markdown

coronaming
·

对于markdown,我其实早有耳闻,但是一直没有去尝试使用,总结下来主要是这么几点原因吧:

专业的软件,比如iA writer、Bear、Mweb、Ulysses等软件收费较高,而我在政府部门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公文格式,完全没有流媒体文字编辑的需求,Markdown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场景又十分有限。

对Markdown语法并不熟悉,更习惯于使用Word、Page、WPS等传统文字编辑工具。

Markdown在网页、公众号文章的编辑排版方面十分方便,只需用语法字符就可以完成,但在专业出版物或者说是纸媒、论文方面,有限于格式标准的不同,难以胜任(可能是我对此语法的使用还不够了解和熟练)。

初识Markdown语法感受

今天看到坚果云有免费的Markdown编辑家软件(貌似只能编辑不能发布),便心血来潮下载下来试了试,毕竟明年正式回归地方后,类似的软件使用频率可能会越来越高。需要为以后的研究生生活,社会学学习做一些积累。初次见面后,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语法就能完成在word等软件中复杂的排版功能,而且因为是统一语法的原因,前后的排版格式标准高度统一,页不用担心因为一两句话的变动,或者一两个词的改变,而彻底影响整体的排版。

其次,不同语段之间之间增减回车键,并不会影响最终的排版。这带来的好处便是在修订的时候,可以在不影响最终排版的情况下,使文章的段落层次更加明显,有利于编者快速区分。

再次,在不同尺寸和平台阅读编辑好的文章,可以在标准格式下根据屏幕大小和尺寸进行重排。不易产生word等软件,更换软件版本、跨平台、跨系统就容易产生错版的问题(这是传统文字编辑着在日常工作中最大的痛点)。

最后,Markdown语言对鼠标的需求度较低,一个键盘就能高效的完成文字输入和排版的工作。我不用像word等软件,在各式编辑时高度依赖鼠标,以完成精准的各式调整。

初遇Markdown语言的痛点

Markdown语言标志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他对旧有模式的抛弃也是根本性的。无论是字体的选择,首行缩进或者首字下沉,我都暂时还没有找到能用简单的方法去完。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网络文章都抛弃了这种传统段落格式,更多的用空行等方式来实现段落的区分。

与此同时,想要实现Markdown语言的进阶使用,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尤其是网页编辑语言CSS、HTML5等语言的基础。我猜测Markdown语言就是网页编辑语言发展而来,是后者的精简版。在随后对Markdown语言信息的搜索中也逐步印证了我的这个想法。

基础知识:

Markdown 通过简单标记语法,使普通文本内容具有一定格式。但它本身不支持修改字体、字号与颜色等功能的。CSDN-markdown 编辑器是其衍生版本,支持基于 PageDown ( Stack Overflow)所使用的编辑器的扩展功能(如表格、脚注、内嵌HTML、内嵌 LaTeX 等等)。

Face代表字体,Color代表颜色, Size:规定文本的尺寸大小,取值从 1 到 7 ,浏览器默认值是 3。

随后我也尝试了下,空格可以用来缩小整段文字的字体大小,但只能用于正文,而无法在引用等部分使用,或许需要对语法进行微调,而我现在还不得而知。对于我这个Markdown语言菜鸟来说,其他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但对于没有什么计算机基础的人来说,学习成本相对于图形化操作界面依然较高(一个是不知道功能在哪个列表里,一个是不知道具体的指令代码是什么,但可视化的图标还是要比纯英语代码——跟所有编程语言一样用的是美式英语的拼法——对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更友好一点)。

初探Markdown语言的未来

在我看来,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各类文本资料的数字化、无纸化的浪潮无可避免,Markdown语言或者这类编辑模式最终会成为主流。

word 、page、indesign等软件将全线退缩到纸媒编辑,从而沦为小众。更极端的情况可能是,只留下专业的印刷排版软件,而轻量级的word、page、wps等文本编辑软件会彻底消失。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未来的纸媒排版模式也将和网络文本的排版模式相统一 。我觉得Markdown中的引用格式其实也是对传统纸媒排版的一种致敬,两者相互影响,逐渐合流可能在未来会越发明显。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