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解璇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一條希望不會孤獨的保育路--宜蘭新南有愛鳥的米

解璇玫
·
·

第一次看到哲安(就讓我叫得這麼親近吧,雖然還沒跟他聊過呢,但他就真的像鄰家小頑皮弟弟般可愛),驚訝於他的年輕,就像是大學時代看到的小學弟,而這個年輕人說:「因為我賞鳥20年了,我想為我喜歡的鳥做一些事。」

參加演講時其實小小遲到了一下,幾個人在外面看到奇怪的鳥就看了起來,雖然大學是道地的3/4個賞鳥人,但多久沒好好認真看鳥了自己都不敢算,久違的賞鳥活動讓細胞蠢蠢欲動。匆匆進來聽到哲安說:「我賞鳥20年了。」,天啊,講師不是中年老師嗎?怎麼看起來這麼年輕,但又說賞鳥20年,跟一切一點都不搭嘎,濃濃的好奇讓我細細聽下去。

原來哲安是個30左右的年輕人(我搞錯講師順序了),所以賞鳥20年代表小時就開始看鳥,為了看鳥認真的想著要怎麼念個可以繼續看鳥的科系,為了讓鳥可以繼續來台灣繼續活下去,所以想著要怎麼樣保留良好的環境。鳥兒,讓原來對其他事情沒什麼興趣的小孩,有股衝勁,進而做出行動。

渾身上下帶著喜感的孩子。啊,不是啦,在一邊說話的過程,哲安眼睛在掃視著鳥的蹤跡


延伸閱讀:哲安的系列報導:12345

新南田董米 網站臉書 (鳥類照片均取自於田董米臉書)


雖說人類給地球和自然帶來的是無止盡的破壞,但要清高的說不要有建設和破壞,無疑是緣木求魚。哲安思考的是,如何能在人類需求下而生的活動,達到友善生物與環境的境界。宜蘭新南地區,鄰近蘭陽溪出海口,水田可以成為鳥類或其他生物延伸、甚至成為必要的棲地。一年一作的前提下,冬天休耕時期的田地便是候鳥可以棲息的好所在;除了候鳥以外,水田也是水鳥(顧名思義,在水邊/中活動的鳥)很好的替代棲地,如何要讓鳥兒願意停留棲息,甚至更重要的是,提供鳥兒棲息必要的環境與空間,是哲安思考的方向。他也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有大規模活動的,開始遊說周邊農人一起加入他的計畫。

「你不作田,沒有人會聽你的。」

哲安自己也租了地,開始種田,與老農民ㄅㄨㄚㄋㄨㄚˋ,和農夫談契作,回饋社區。


造訪水田的水鳥種類非常多,目的也不盡相同,但不管怎樣,都脫離不了「吃肥肥」、「充電」及「養小孩」。所以,針對「食物」及「隱蔽」進行營造準沒錯!有食物就有食客,有隱私就有房客,有安全感就有下一代。
除了以水田為家的水鳥,還有一些陸鳥、林鳥會「隨機路過」。這是水田棲地營造另一個目標。若能成功吸引這些看似不相干的訪客前來,那田區鳥類就更多更精彩啦。


概念很簡單,無農藥是第一要項,在無農藥化肥對環境生物無害的前提下,要如何吸引鳥兒過來? 哲安做了幾項措施:

1.加寬田埂

在寬大的田埂上有著各式高矮的植物,對鳥兒和小動物來說,無疑是隱身的天堂,田埂加寬後,許多小朋友就都悄悄進駐了。

看到白腹秧雞了嗎?沒植物時是不來的喔。 圖片:新南田董米臉書

可以去看看說明。(圖說不能加連結嗎? @Matty?)

當然,在這樹叢草叢會有更多的昆蟲、小型爬蟲類進駐,就可以好好地成就小型食物鏈,甚至是食物網啦!

2.給出美味的好料

要吸引嬌客當然要有好吃的食物啊啊,哲安團隊用打米打下來的米糠灑在田裡,鳥兒來吃,蟲兒來吃,吃蟲的鳥兒也跟著過來,厲害的是米糠還可以抑制雜草生長,so green way!

一大群的金斑鴴啊!!!圖片:新南田董米臉書

3.調整水位

有鑒於小朋友們有人長得高,有人長不高(喂~),在契作夥伴的水田休耕時會調整水田存水量,希望給各種不同的鳥鳥來玩。

這隻是短腿的,而且還是白子耶。圖片:新南田董米臉書
這種高一點,你看小辮子好可愛。圖片:新南田董米臉書
這隻落喀我還沒看過耶!!圖片:新南田董米臉書

演講後,哲安帶我們去水田邊瞧瞧,真的,這裡飛那裡叫,好多鳥啊。作為一個延伸棲地的概念,有人類活動的地方要怎麼去運用,真的是我們應該要好好思考的方向啊。

泥地上的小腳印,超可愛!

這麼好的方法為什麼大家不用?當然,他是需要犧牲的,犧牲慣行農法的便利性,犧牲可以種植的面積多出一點田埂空間,犧牲簡單的化肥施做,犧牲總產量。為了要補貼農民,哲安用契作的方式保證收購價,當然,這意味著團隊必須要有一定的收入來支撐契作的開銷。

所以這群年輕人從下田、生物調查、訪視有可能合作的農民、說服、收成、製作米產品、販賣寄送,一直到帶導覽、演講、接計畫,無非就是希望這個美好的農地可以以更健康更友善的方式留存,希望地球能夠多支持久一些。

正如田董米網站提到的願景:

守護完整的水田景致
保護鳥類的棲息地
種出讓大家安心、好吃的稻米
改變舊有的米糧收購,把米留在新南
讓在地農民願意繼續耕作,將農地保留下來

也希望藉由這些年輕人的努力及熱誠,與在地老農(或中農小農)的齊心合作,讓我們有更好的米糧,能幫生物及地球多留下一點潔淨之土。誤打誤撞地,我其實剛好知道/認識好多這樣的年輕人:近年買米的山間友狗聽演講認識後來又在咖啡館遇到團員的田鱉米。真心感謝有這些人,當然還有更多的人們,在不同的領域為了讓人、生活、環境更美好而努力。

希望這條路上大家都不會孤獨。

後記:近年來,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在運作中,也是個很重要的計畫,之後會想談談。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