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阿蘇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社區活動︱聲音的故事:屬於自己的聲音

阿蘇
·
·
聽,是『閱讀』世界的一種方法;表達,則是一種將所有的『聽』內化後的『傳遞』。

那是一個卡拉OK開始盛行的年代,很大一台的機器,用的是早期的伴唱帶(體積比錄音帶還大一倍以上),當時最紅的歌手是楊林、黃仲昆、蔡琴、蔡幸娟‥‥等等,當你唱完一首歌,機器還會為你打分數,那個時候叔伯輩們很喜歡在聚在一起的時候唱歌。

當時的我,很喜歡唱歌也喜歡學各種聲音,機關槍、貓叫、狗叫、驢子叫都難不倒我,常被媽媽嫌吵~小時候的我也很喜歡聽聲音,常守在錄音機前,把歌一遍又一遍的聽,記得黃仲昆那首黃河的水,副歌有一段很快的弦律,學超久的。

聽 Photo by Vincent van Zalinge on Unsplash ( https://unsplash.com/photos/nq5bgxSg8gE )

為了把歌唱好,得很認真的聽~聽完,得認真的練!

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沒有參加合唱團,老羨慕妹妹們可以跟大家一起合唱,有一次我也跟了去,唱了二部合聲的『藍色多腦河』,是天賦異稟嗎?一學就會了~~而且不太會跑調,可能是因為常專注的聽,所以對旋律的記憶也練得挺好。

喜歡的歌手有張雨生、趙詠華,後來還有王菲,全都是高音很厲害的前輩,他們的歌如果唱不好,其實是很可怕的,那要去哪唱呢?全罩式安全帽是一個很好的道具,一邊騎著機車一邊唱,媲美環繞音響的效果,太HIGH了,你說會不會吵到人?總之停紅綠燈的時候記得唱小聲點(姨母笑)。『夢中人』歌中穿插的高音吟唱,就是這樣子練的,啊~~哈哈哈哈哈哈~~。

雖然生性害羞膽子小,但只要說到唱歌,便什麼也不怕。

讀書的時候學校舉辦校圍演唱會,歌手張震嶽邀請一位觀眾上台一起合唱,阿蘇我,就給他衝上去了~~。以前那個年代,是個KTV還有外場的年代,啥是外場呢?就是一個開放的空間,有許多坐位,大家可以自行點歌,然後輪流到台上去唱全場聽,不像現在的是一個個密閉的包廂。當年的阿蘇也唱過~~那時候張雨生的『我期待』裡的高音還能還唱得上去呢~~~(想念~~)

沒有正式的學過唱歌,怎麼唱都是從歌裡聽來的,所以歌手用什麼方式唱,我也就學起來怎麼唱。這導致我唱誰的歌就模仿誰的聲音,當時聽得最多的就是張雨生和趙詠華,而唱得最像的應該就是趙詠華跟劉若英。參加過學校的歌唱模仿比賽,成績還不錯(參加的人很少很少很少^^),被許多人說唱歌好聽,但我知道,我 沒有我自己的聲音

表達 Photo by Jeffrey Hamilton on Unsplash ( https://unsplash.com/photos/1pzl1JLU6eA )

好一陣子,我不再唱歌了!

這麼認真的聽歌唱歌,其實還有一個困擾,就是那些歌有很多都是情歌,小女生的年紀怎麼懂得那些情緒是什麼,只知道,有時候唱著唱著就哭了,那些感受會圍繞在身上好些天;有時候唱的歌太HIGH,又會躁動到不行。唱歌聽歌的時候好開心,但後座力實在有強。也因為自己唱歌沒有自己的特色,漸漸的,也就不太唱了。因為不再這麼理直氣壯地發出聲音,到後來連說話的音量都小了下來。(但為什麼生氣罵人的時候還是可以很大聲呢?)

氣不足,唱不上去,反而讓我更自在的唱歌!

氣不足,唱不上去,開始讓我去學著用這樣的條件唱歌,不會再下意識的跟著歌手的方式(因為跟不了嘛!)。也因為這樣,發現以往沒發現的,例如,開始會有自己的節奏,例如有些歌唱完,其實身體會舒服(王菲的光之翼、再見螢火虫),用假音真音轉換努力地飆,唱的時候會感覺空氣在身體裡流來流去,唱完身體都會熱起來,呼吸順暢~。

現在唱歌對我來說,像是一種閱讀,透過『唱』來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境;也像是在訴說一個故事,不像以前會把自己搭進去。這種自在就是我想要的『自己的聲音』~~

你說阿蘇唱歌到底好不好聽呢?我只能回說,氣不足的假音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不管好不好聽,對鄰居來說都‥‥‥。所以,阿蘇在要唱歌的時候,一定會記得把窗戶關好,把窗簾拉上,門下面的縫也要用抺布塞好,然後,別唱太久。


喜歡我的文章,請拍拍手讓我知道,成為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力量!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