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摁响Dr. Zhou的门铃
先记个大概,明天修改。
今天和Luna聊到,从她填报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那天起,她的妈妈在她近十五年的生命里一直不停念叨她“你的选择让你自己越活越辛苦”“就该听我的回国进高校”。于是我也跟她说了最近我对父亲的一种困惑:为什么他自己在国内的高校就有很多不得志,却还是认定回国进高校任教是我的人生最佳选择?
向Luna说出这个疑问的一瞬间,可能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在讲我最近几个月的“练习”,我忽然好像懂了为什么。虽然我爸自己也有不得志之处,她妈在高校也不是那么开心,但这条路和这种生活模式都是他们见过、因而相信不会出大岔子的那一种,be like,“这路我辛辛苦苦都给你趟开了,你为什么不来走现成的?”
虽然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没有获得他们理解中的“成功”的可能,但那是未知的,那是一道没有参考答案的题目。而父母,就像绝大多数国人一样,习惯了做什么都要做好,选什么路都得是一开始就能看到一击即中的结果的正确。
他们习惯于一种思维:随时准备着交出完美答卷。他们的思维是线性的,无法接受去做却有可能做得不完美,迈出了十步后再往回走。因而他们会希望我们走一条他们看过“参考答案”的路。
说了半天他们之后,我忽然笑了,和Luna说:“其实你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也是在很多时候用这种线性思维生活呢?论文必须第一稿就趋近完美,工作必须不断进步不断创造价值,眼下看见的问题必须立马解决。咱们东雅人,特别是打小优秀的小孩,可真是…受不了不考99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