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小暑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水邊休息,看著被雨打過的綠葉翠,感受風吹過池塘送來的藕花香,再看著天上舞姿曼妙的鶯鶯燕燕穿梭飛翔,
耳聽古琴雅樂,便覺得日子甚康樂。
明世宗五感全開的夏日,相對現在平民對付夏日高溫,我們是粗暴許多,光靠空調降溫,忽略是眼耳鼻觸的感受,現在誰還用古琴雅樂降溫?在荷花池畔也來不及感受風與香,就想來杯雪花冰吧?!是古人優雅,或是對付生活的困境,人本來就有自己的一套智慧。現在就全依賴科技,誰還那麼呆?!
農諺說「小暑大暑無君子」,指天熱男士總是短褲、汗衫就穿著勞動,甚至清涼到處串門,現時代不一樣,要改成「小暑大暑無淑女」,滿街女生露腿露到股溝,袒胸露背為時尚,尤其走紅毯的典禮,都比誰的布料少方可吸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
古人觀察小暑十五天期間,也有三波物候表現: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此時節大地沒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有朋友說像易經的「鼎卦」天地為鼎,熱風一吹,走在戶外,活像牛魔王蒸人肉。
《詩經》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裡所說的八月是指現在農曆六月,正値小暑節氣,由於炎熱, 蟋蟀離開田野,躲到庭院牆角下以避暑熱。 老鷹也因地面氣溫太高,只好在清涼的高空活動。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馬上要進入「三伏天」,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黃帝內經 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必順四時而適寒暑」,聰明的人養生,必須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來養生,根據氣候變化產生的溫度來確定 自己的飲食、穿戴、運動等內容。因為人是天地造化的產物,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順應天地自然的變化。人活在大宇宙中說人定勝天是大妄語唯有「順四時變化」方是王道。
「和喜怒而安居處」,主要從精神和情志上來闡述。「和喜怒」的重點在 「和」字上,也就是平衡,不是如石頭沒情緒。而是人與人、人與環境中都要「滾動管理」找到動態平衡。「喜怒」代表著情志上的七種變化——喜、怒、哀、樂、悲、恐、驚。整 句話的意思是強調養生需「養心」,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外邪不入。安居處,不管貧富環境所居,心安之處即淨土。
「節陰陽而調剛柔」,「節」是調節也是節制。 日夜生活正常,勞逸平衡,不當強迫症的完美者;也別落入擺爛,節是人的自我提醒與管理。也是陰陽平衡的刻度。
炎炎夏日,願大家心平氣和,五感全開自帶空調,安居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