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厭然別居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略談蘇聯前期的奶產量問題

厭然別居
·
·

革命前1916年的俄羅斯約有2880萬頭乳牛,雜交的、純種的都有。當時全國人口約1.83億,相當於每頭牛供應6個人喝奶。這些乳牛夏季放養在牧場吃青草,冬季飼餵乾草、秸稈和馬鈴薯,日平均產奶量7-15升。但當年的農戶不使用“升”作單位,記為一“維德羅”(12.3升)、“半維德羅”、“一個半維德羅”。

乳牛幾乎都是農民私有的。約2000萬個農民家庭養著近2900萬頭乳牛,平均50%的家庭每戶一頭,另50%每戶兩頭。革命前無乳牛農家不超過10%,約占總人口8%,占總人口18%的城鎮居民基本上不養牛。二者相加,等於26%的俄羅斯人無牛,74%的人養牛。

各村各莊牛奶產量豐富,加工方法自然花樣百出:直接喝、煮粥喝,或做成奶渣、酸奶油和奶油。因為供大於求,牛奶售價低廉,城郊鄉村的農婦、小孩把奶運進城市售賣,可說是送貨上門。

蘇聯成立後的情況呢?

史達林時期,黨在各個領域不遺餘力宣傳取得了“偉大成就”。學生教科書上有張圖片:身軀龐大的乳牛奶房脹滿,下方配文字說明“這是國營農場牛棚的一頭蘇聯乳牛,每天產奶50升,打破世界紀錄。她自己就能滿足200個兒童的大型幼兒園。”

而史達林去世後,繼任總書記尼基塔·赫魯雪夫說史達林時代整個農業——包括種植和畜牧——處於衰退狀態,牛奶生產尤甚。通過核查各種統計資料和報告,發現“個人崇拜時期”的某些宣傳存在“誇大”現象。例如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乳牛的日平均產奶量並非教科書吹噓的“50升”,而是3升。

也就是說,社會主義蘇聯三十多年勝利和成就飼養的乳牛,甚至趕不上小資產階級的一頭奶山羊。

當然,新朝必須新氣象。蘇聯中央統計局的一份報表稱“蘇聯牛奶總產量1958年已經超過美國,1959年蘇聯奶產量6200萬升,美國官方數字約5700萬升。”如果這個數據真實可信,那麼每位蘇聯公民每年平均300公斤(公升)牛奶,乳製品也該夠吃才對。但事實卻相反,赫魯雪夫統治後期集體農莊牛奶收購價每公斤8戈比,國營商店零售價18戈比。城市居民普遍感覺牛奶難買,每天一大早就出門排長隊。

一些農貿市場能買到個人養殖戶售賣的牛奶,但因為貨源稀缺,每升30-40戈比,兩倍於國營商店。這直觀反映出當時蘇聯奶業的困局。布里茲涅夫年間情況多多少少有些好轉,而乳製品匱乏問題直到蘇聯解體才解決。奶油並不是全國群眾想買就能買,僅莫斯科、列寧格勒有充足供應。

前文提到革命前10%農戶無乳牛,蘇聯實行集體化後這種情況迅速改觀。據官方統計,截至1960年1月1日每2000萬個農民家庭飼養1170萬頭乳牛,也就是半數集體農民屬於無牛戶。調查坦波夫州維爾亞季諾村發現,1881年該村95%的家庭有乳牛,無牛戶僅5%。而1956年“大多數”家庭有乳牛,“但通常兩戶合養一頭”。

導致個人飼養乳牛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法律規定了每家養牛的上限。可細究根本原因,缺乏飼料才是關鍵,因為集體農莊管理者必然優先關照集體的牲畜。饒是如此,個人飼養乳牛的產奶量仍高於“公家牛”數倍。報酬越高勞動熱情越高,這個道理無需多言。集體農莊在年底按照“勞動日”計算、支付莊員報酬,有時候竟分文不付,因為法律規定集體農莊先跟國家結算,再跟農機站結算,再保留集體農莊發展所需資金,最後有結餘才可付給農民,往往微乎其微。史達林死後這種情況部分改善但不明顯,導致集體農民更關心自家“小生意”,且頻頻偷竊公家物資“補償”自己必須為集體出的“徭役”。這個過程中,一些公家飼料“轉移”到了個人手中。

順便指出,集體農莊農民自留地僅占農業用地總量5-7%,卻是蘇聯最高效的農產品生產者。例如1940年他們通過義務交售供應了全國30%的馬鈴薯、25%的禽畜肉、90%的雞蛋、26%的牛奶和22%的羊毛。蘇共中央並非不掌握這些數字,卻七十年如一日頑固發展低效集體農業,千方百計限制個人種植、養殖。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966年1月1日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牛棚的乳牛合計4010萬頭,其中屬於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公家)的2350萬頭(59%),屬於集體農民、工人和職員(個人)的1660萬頭(41%)。但公家牛產奶量偏少,官方數字每年每頭平均1157-2006公斤(公升),合每天3-5.5升。遠低於革命前農戶家養乳牛水平。

農業發達國家的乳牛日產奶量20-25升,跟人家相比社會主義農業不能不說是一敗塗地。莫斯科對此同樣心知肚明,不但不想辦法鼓勵農民積極性,反而從上到下弄虛作假。1960年《真理報》報導了一件事:新羅西斯基地區切爾卡斯基村委“基洛夫”集體農莊向切爾卡斯基農村消費合作社轉帳90000盧布(舊幣)購買牛奶。地區國有銀行稽查員對這筆交易感到疑惑,集體農莊為什麼突然買這麼多牛奶?接下來發現的情況更令這位稽查員驚訝:集體農莊向合作社購買牛奶的單價居然是每公升1盧布80戈比(舊幣),即國家規定零售價,共購買50000升。對此,集體農莊領導解釋說一切合法,“有州黨委指示”。而州黨委的指示是:農場內部、集體農莊內部的牛奶開銷可以算在國家交售任務內。由於“基洛夫”集體農莊乳牛每天僅產奶2.5升,無力完成牛奶交售計劃,所以農莊主席想到了州委指示。“基洛夫”轉給合作社90000盧布牛奶錢,勞動組合內部走帳。其最終結果,集體農莊拿到農村消費合作社開具的憑條,根本不存在的牛奶列入交售計劃,任務完成!

(譯註:1961年蘇聯貨幣改革,舊幣10:1兌換新幣。此段所言國家規定零售價1.8盧布即前文所言國營商店零售價18戈比)

現實中牛奶庫存並未增加,但50000升牛奶已經入帳。這些假帳從集體農莊、合作社一路向上報送政府,然後在領袖的下一篇講話或中央統計局的下一份報表中,就成了“蘇聯牛奶產量已經超過美國!”

而對於集體農民而言,這種純屬糊弄人的“奇蹟”更可悲、更有害。因為90000盧布買“虛牛奶”的錢歸根結底由他們負擔,是他們全年辛勞血汗所得。農莊主席大筆一揮真輕鬆,莊員們還得繼續弓著腰掙那仨瓜倆棗。

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炮製“虛牛奶”的另一種狡猾辦法是雙重計數。例如集體農莊先在乳製品廠交售牛奶(“賣給國家”),拿到憑條。待奶油提取生產完成,集體農莊再從乳製品廠購回脫脂牛奶,價錢是乳製品廠之前收購全脂牛奶的四分之一。農莊主席根據實際需要將這些脫脂牛奶用於農莊內部經營,如餵養小牛、小豬或賣給家中不養牛的農民,帳面上記為“集體農莊內部用奶”。這樣一來,該集體農莊或國營農場實際生產的牛奶在帳上變作雙倍:送往乳品廠完成國家交售任務的全脂牛奶算一次,從乳品廠回購的脫脂牛奶進行“內部使用”又算一次。

這套伎倆盛行的兩年中(1957-1959),官方統計之蘇聯牛奶產量實現大躍進。1934-1955年母牛產奶量頑固的停留在“山羊水平”——每天3升,之後忽然翻倍至每天5.5升。紙面上的全國總產量也從3650萬升提高到1958年的5870萬升,增長約60%。

歷史總會重演,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史達林死後赫魯雪夫揭露他操弄統計數字作假,赫魯雪夫下台後布里茲涅夫-柯西金政府同樣指責他有類似行為。1965年的一份統計報表顯示整個七年計劃(譯註:1959-1965,即延長的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牛奶產量並無增長,1963-1964年的乳牛年產量甚至從1958年的2007升下降到1600-1700升,減少18%。而1965年全國母牛“喜迎”新政府,泌乳熱情再度高漲,由前一年(1964)的1700升猛增至2006升。就像魔術師念了咒語:阿哈萊-麻哈萊,牛奶滾滾來!

嚴肅地說,觀察蘇聯這段時期的“牛奶問題”可知,在革命前俄羅斯牛奶是一種廉價日常消費品,可能比茶葉更容易獲取。十月革命後新政權改變了這一切,“虛牛奶”肯定填不滿群眾的轆轆飢腸。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