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海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明白了,快樂是怎麼做到了!

海星
·
·
原來,快樂要服務別人,不要存有分別心,懂得與人分享,快樂的泉源來自人的內在,不是往外尋索。

「爸爸,我明白了,快樂是怎麼做到了!」一次拜訪一位畢業生家長,孩子的父親跟我分享女兒的體會:「原來,快樂要服務別人,不要存有分別心,懂得與人分享,快樂的泉源來自人的內在,不是往外尋索。」父親發現,孩子今年與往年不同,沒有再要求買東西給她,爸爸引誘她,也沒有要買,孩子確實在實踐心中快樂的原則。

年紀小小,有這體會不簡單呢!這孩子是創校學生,今年剛考上美國一所超過百年歷史的文理大學,修讀心理學,媽媽分享:「孩子不明白,人是可以這麼簡單地生活,但顯現出來的,卻是如此復雜,她不明白,也很好奇,所以修讀心理學」

當年,她升讀本地國際學校,沒多久便轉往美國一間位於另類社區的中學就讀,那裏一如自校,重視靈性教育。及後,她需要探索更廣闊的知識世界,自行找學校,還拿了獎學金,升讀另外一家高中,今年更升讀大學。父母表示,所有選校及申請手續等工夫,都是她自己一手一腳完成,父母沒有參與。這正是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應有的表現。她可算是表現優秀的孩子,自然學校有這位畢業生,我身為她的老師,當然欣喜萬分,以她為榮。

我問爸爸,這些想法和觀念,跟她小學時,在自然學校上學,有關係嗎?她這種觀念,正是自然學校核心理念之一:簡樸的綠色生活,生活簡單便快樂的根本,拒絕不必要的物質欲望。我以為影響孩子教育的因素太多,有家庭、學校、社會、友伴等因素,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然而,孩子升中以後,脫離自校的學習生活環境,還能保留多少自校的教育效果?正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若能了解其中關鍵,將有助自校的課程發展工作。

爸爸回答說:「自校為孩子種下一顆種子,這種子成長在適合的環境,日漸成長。」儘管已畢業多年,孩子的爸還是欣賞自校的教育,正面評價自校。

人們常用輸贏來比喻孩子的教育,要贏在起跑線上,要學,便要提早學,要學,便是操練孩子。結果,會聽聞未滿週歲的寶寶要學法文,孩子放暑假忙過上學日,把孩子弄到身心疲倦。

自校一直不同意這說法,把教育的重心放在綠色生活教育上,不會催谷孩子功課及考試成績,不考TSA,讓孩子慢慢來,在自然和遊戲中成長,做會孩子應做的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