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Amy Winehouse去世十二年了。
起初是讀到卓韻芝寫,當時有英國媒體搞大抽獎,估中Amy何時去世就有機會贏到iPhone。然後就一直追看她的報導,納悶為何有著天籟之音的她會落得如此地步。
她去世當日,十多歲的我,悲傷但不太過,似懂也非懂。
及後紀錄片《Amy》上映。當時也經歷著十分有毒的關係的我,完全無法去看。直到早陣子終於有勇氣,面對我心疼的Amy。
**********
遇上貪婪的男朋友、染上毒癮和酒癮、人氣急升而不知所措、終日有狗仔隊在家門守候及挑釁、家人簽下合約而被逼演出,這些都係Amy在生時從報導上就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令人意外的「巨星沉淪」軌跡。
2011年,Amy又戒了毒和酒,又獲殿堂級爵士樂歌手Tony Bennett合唱Body and Soul。此後,她回復了自信,打電話給以前的音樂夥伴,說對第三張專輯有靈感,一起做些事吧。
她也打電話給兒時朋友。朋友憶述電話中的Amy像做錯事的小孩一樣,不停地說對不起,很想念大家。
Amy對醫生說不想死,當時她心裡會不會覺得,一切都會好起來?
到片末,Amy生前的貼身保鏢Andrew Morris說,她兇事前曾叫Andrew聽她唱歌的短片。他讚美了Amy的歌聲「You can sing」,但Amy說:
If I could I would give it back just to walk down the street with no hassle, I would.
明明本來是她最引以自豪的歌聲,卻在經歷這一切以後,變成絕對可以放途以換取安寧的東西。
然後,當然是沒有然後。她的故事在這一刻閉幕,剛剛好就在她想重頭來過的時候,走了。
這段是全片令我最傷感的地方。明明想捲土重來,她自己都肯給機會自己了,可惜上天不給了。
**********
紀錄片裡有一個鏡頭,是Amy在2008年Grammy Awards上贏得憑《Rehab》贏得Record of the Year時行紅地毯的時候。然後她身後,鏡頭剛好拍到Taylor Swift,看著Amy拍手。
成為TS歌迷比迷上Amy遲,所以認知中這兩人毫無關連。不過看過這個鏡頭後,影像一直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我開始將她們兩個默默比較起來。
同樣都是天才歌手、年輕時爆紅、八卦雜誌喜愛埋伏的對象、女性、分別被haters說是「食仔無數」和「毒后」。如果兩人面對的都係名人需要面對的「爆紅」、「酸民」,為何TS會成為大學課程的研究對象、辦巡演會帶來「TS經濟」,Amy卻落得如此下場?
雖然不知道這樣比較是不是有效,鑑於我對家庭和兒童成長的興趣,所以便往這個方向去想……紀錄片中說明,Amy的父母親Mitch和Jane離異,也不太管教。成名後,Mitch不容她去戒毒所,在一次度假時強逼她和歌迷合照,也為她簽下演出合約,在她不甘願時也要上台表演。(當然Mitch對紀錄片的描述有不滿。)
反觀,TS來自小康之家,父母經常公開支持女兒,父親會背每首歌的歌詞。最搞笑的是幾年前,她媽媽偷拍女兒做完激光矯視手術後因為剝不到香蕉皮而爆哭的影片,讓訪談目的主持人播出街,TS敢怒不敢言,但也反映兩人關係之親密。
Amy缺乏父母的愛,自小便受情緒困擾,或多或少解釋了為何她會一愛上前夫Blake Fieder-Civil就千依百順,因為對方給予她前所未有的關注。而Jane也承認,年幼的Amy曾向她暗示有暴食傾向,但她不以為然。可見母親在Amy的童年的沒有功能,甚至失場的。
而TS在成名過程中,即使面對流言蜚語,父母對她的支持也不曾動搖,也是很重要的支柱,支撐著她面對壓力時走過情緒低谷。而父母對子女的無條件支持,也會令子女自信大增,相信自己的價值。我認為TS在《Reputation》後能大方自嘲,是因為她本來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幾乎決定了他/她長大後,面對不同的壓力、爭拗時,有甚麼能力面對。這是我在這幾年間學會而堅信的事。當然我們能有意識地改過來,但絕非易事。沒想到有一天,能用這樣的框架去了解我所敬仰的歌手,除了能更貼迎她們,也能讓我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及影響,有更多的反思。
(執筆之時得知Tony Bennett也去世了。紀錄片中他對Amy呵護有加,在她鬧情緒、差點就轉身走時,雖然氣氛尷尬,但身為前輩的他沒有責備或耍大牌,反而勸勉Amy說,你會越唱越好的。這種溫柔,我想或多或少都為Amy帶來過溫暖。安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