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散記|臺灣旅行(九)
按:以此文懷念齊邦媛老師。
阿蠡:
早上醒來,又要挪窩了,旅行就是要適應這種變動,我這種認床的人很難睡好,但也沒辦法。好處是可以期待下一個城市的样子。
今天沒什麼特別安排,下午搭車去花蓮,上午和中午的時間就隨意了。
我看看左營的台灣眷村文化園區離我很近,可以一去。此地是現存面積最大的一處眷村,是當時來台海軍的生活區域,不少高級將領曾住在這裡。
結果眷村園區開門很晚,要到十一點。我到了之後,再去別的地方也不合適,只好坐在路邊的椅子上,邊看書邊等著。
面前的馬路上車很少,有点像《牯嶺街殺人事件》的場景,電影中的故事背景也和眷村有關,似乎不遠處就有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正吆喝著走過來。
眷村基本不住人了,顯得空空蕩蕩,不過這裡本身就是以前的海軍家屬區,一般人也進不來。這些房子在日治時代已有,台灣光復,日本人離開後,政府做了改造。現在又一次歸於沈寂。
我則坐在那裡,略顯無聊地等著開門。
終於看到一個人慢騰騰騎電動車過來,開了門。我先去了一处將軍好宅,如今人已去,輪到遊人進出了。裡面簡單陳列了一些眷村生活的痕跡,包括飲食、穿衣、讀書等等。
另一個場館規模大一些,包括好幾處房屋,講到了那個時間的動盪,他們如何倉皇離開落在島上,一家老小,物資不全,又是如何在這裡慢慢適應生活的艱難。
看介紹我才知道原來洛夫、瘂弦和張默就是在海軍大院裡創辦了他們的詩社,成為台灣現代文學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比起生活在外面的人,這裡已然是一個世外桃源了,任何事情都不必擔心,還能優先看一些內部電影,所享受的生活也不是普通人能想像的。
逛完這裡之後,我準備搭車去地鐵站,卻發現公交車太少了,一小時才一班,可能這邊還是有點偏遠,於是攔了一輛出租車。
出租車師傅說話有點不清楚,但對我這種來自大陸的客人很好奇,一直在熱情地和我聊天,問我來自哪裡,怎麼一個人玩,接下來什麼安排,然後還聊了聊客家人和閩南人的話題。
我正在看一本書,是王甫昌的《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裡面就提到台灣各個人群的區別。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關於族群討論的歷史並不久,也就三四十年,而且是為了現實服務,因為弱勢的族群要想辦法爭取自己的權益。其實,就算被強行分為一類的人,內部差異都很大,比如原住民的人群彼此之間就很不同,但在現實操作層面還是歸為一大類。
離下午坐火車還有一些時間,我準備先去吃個飯,再去一下這邊很資深的三餘書店。
在美麗島捷運站把行李存了。台灣這一點還是很貼心的,所有捷運站都有自助存包的地方。對我這種大包小包出門的人,就很方便。我把大行李箱一存,就輕鬆了很多。
午餐去吃了一家brunch,可可愛愛的小店。為什麼台灣這樣的小店都能做得如此細緻?不可思議。
三餘書店就在旁邊,選書非常棒,還附帶有很多周邊以及不少台灣本土的獨立雜誌,像眷村的研究就有自己的雜誌,喜歡獨立雜誌的人,應該蠻喜歡這裡的。
書架上發現了書粥老闆編的一本書,叫《疫情釀的酒》,在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召集了一些台灣獨立書店的店主寫文章,集合成了這本書。書粥,這個名字,我曾經想過,原來已經有人替我開了這樣的書店,莫名親切。
買書結帳時才想起我的背包沒了,只有個跨包,腦子一蒙,我怎麼會丟了。緊張了半天,想想應該就是落在吃午餐的地方了。趕緊跑回去。書包被老闆收了起來,心裡一陣後怕,可不能丟了,裡面還有我的電腦。
路過美麗島地鐵站,去看了看有名的穹頂大廳,一開始進去是黑乎乎的,我還說這個大廳怎麼都不開燈的,突然間頂燈打開,漂亮的穹頂呈現在了眼前,色彩斑斕,煞是好看。
高雄到花蓮坐車差不多要四個半小時,是我這次行程中最長的一段距離,因為要向東穿過台灣,沿著東海岸北上。
東邊的大海和西邊的略有不同,浪花更大,海面也不再溫柔,翻滾著,拍到海岸。畢竟是來自太平洋的風,氣勢一下子就不同了。火車沿著海岸線前進,我按捺不住,跑到過道的車窗那裡,看窗外的海浪,真美呀,即便今天是個陰天,依然看得讓人心動。
我旁邊的阿嬤一會低頭默讀佛經,一會拿出手機玩玩遊戲,但也不會打擾到你,很可愛。另一側的兩位阿姨還帶著小狗,在輕聲聊天。車廂裡不吵鬧怎麼就不能做到呢?在國內經常被手機外放聲搞到煩躁。
大家一看都很有經驗,穿得嚴實,甚至有穿羽絨服的,只有我短褲短袖,有點小小發冷。
從花蓮下車,瞬間就熱鬧了很多,街道上也都是三三兩兩的遊客。我入住的民宿是一座老房子,聽老闆說,原來是一家日本醫生開的診所,佈局是非常日式的啦,也很不錯。
晚上還跑去自助洗衣機洗了衣服,很方便,都不用自帶洗衣液,只要投幣即可,洗和烘可以一起完成。像花蓮這樣的城市,自助洗衣機都很多,實在是讓我這種長途旅行的人,倍感輕鬆,在路上最發愁的就是衣服怎麼洗。
夜裡回來太累,寫了一半就睡死過去了,早上醒來,再補寫完。
差不多也就這樣咯。到了花蓮,我可以好好感受這裡,這趟行程,東部我也只選了這一個城市。等我逛完再給你分享。
木南,花蓮
202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