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ellow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逆袭之道

Hellow
·
笨不要紧,年龄大也不要紧,只要想逆袭总会有方法!

后疫情时代,一个资质平平的老员工还能逆袭么?

经常觉得在工作岗位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没有看到晋升的机会,也没有发现薪资会涨幅,还有可能被劝退的风险。

不是因为不想努力,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觉得工作没激情,更得不到老板的赏识。

油腻大叔,以及人到中年不得己,保温杯里泡枸杞,都是形容当下的中年危机对生活和工作的妥协。(一直以为到30岁就是中年了,百度解释到41岁才算,看来还有好几年可以折腾了)

那我们如何能获得改变?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告诉我们一个笨人也能逆袭的故事。

图片來源:Baidu


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但早年经历可谓资质平平,还有些愚笨。从曾国藩考场经历即可看出,连续考了7次秀才,他在21岁考秀才的文章被作为反面案例来进行公示,终于到23岁才考上。同时期的左宗棠14岁就考上了秀才,李鸿章也在17岁就考中,梁启超11岁就中秀才。连他自己都评价说「吾生平短于才」,所以在当时来看,曾国藩确实有些笨。

曾国藩不仅笨,性格上也有些缺陷。他当上礼部侍郎后,虽然官阶还不错,但是他的直言不讳,直接得罪了皇帝,差点就被查办。又由于举报其他官员,导致所有官场的人都对他躲而避之,在前期的官场中郁郁不得志。

同时曾国藩的身体也非常糟糕,在30岁的时候,他就患上了眼疾,看东西模糊,36岁就完全看不清人影,晚年有一只眼完全失明。40多岁时他写日记自己评价像70多岁的人,还得过中风,在曾国藩61岁就去世,其实身体是很糟糕的。

那曾国藩又笨,性格又与他人格格不入,身体还不好的情况下是怎么逆袭的呢?三个字——拙、勤、恒。


拙:

曾国藩不聪明,所以遇事都用笨方法,在他母亲去世时,回老家吊丧,刚好遇到太平天国起义,皇帝要求各地官员办团练,就是召集民兵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在选人的时候,他调动不了当地的军团,所以自己办军团一律选农民和读书人,一群农民和读书人会打仗么?我想绝大多数人觉得这样的队伍不可能打胜仗吧,但是就是由于曾国藩的这个笨办法,真的在与太平天国对抗的时候多次大捷。这就是曾国藩选人的笨办法。

曾国藩在打仗的时候也经常使用笨办法,在围攻武汉城的时候,曾国藩没有强攻,而是在城外挖鸿沟,一打就是好几年。对比王阳明的速战速决,还经常直接说服敌人放弃抵抗。确实显得曾国藩的方法确实不高明。

想到以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公司把我写的新品的使用指南归档到产品手册中,为什么公司会选我的内容做为产品手册呢?我想无非是当时自己大量的做实验,每一个问题和细节就是考自己的去摸索和研究,而不是直接走捷径去问老员工,所以对于产品的理解是非常清楚的,当时也是刚毕业,站在一个陌生人的立场上去写的使用指南,也更容易被客户所理解,原来那就是我所使用的笨办法呀。


勤:

曾国藩勤快是他的一大特点,在江西事件后,被皇帝罢免回乡,他开始每天反思,几乎每天写反思日记,对于每天的所作都进行自省。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喝酒,多看了一眼朋友的小妾,回去后立马自责反思,并改正自己的缺陷。他一生下来一共写了2000多万字,有一年他既要带兵打仗,也需要应付朝廷的各种人际关系和事物,在烦事众多的情况下也写下了200多篇反思日记。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也每天都在处理各种事务,没有停歇一天。

这段时间,自己觉得还是很充实的,每天读书,写笔记,学技能等等,安排的很充实,人也不急躁。如果在工作中,也能保持足够的勤,不懈怠,不推卸,把每一件事情都尽力去完成,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恒:

恒也是曾国藩的一大特点,「猛火煮,温火炖」是他经常所说也是所为的。对于一个坏毛病,最开始就痛下决心去改正,然后用恒心一直去保持不再就范。因为曾国藩身体不好,但他喜欢抽烟,戒烟可谓戒了三次,最后一次他痛定思痛,把自己心爱的白铜杆水烟壶拿了出来,砸了个稀巴烂,又将自己“黄金叶”一把火烧了。这一次他终于把烟给戒除了,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抽过。还包括给家人写家书,每每说起自己的反思和忠告,到晚年都一直保持这种习惯。

每天写反思日记难,持续的每天去写就更难了。如果每天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断的改正和修正,持续的保持下去,我想再平平无奇的人也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一生吧。从去年12月份开始,每天都开始晨读论语,虽然到现在也才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同时期一起学习朋友好多都已经懈怠了,不过也庆幸自己能继续坚持,也庆幸遇到喜欢读论语的新朋友。持续的做这件事我想也就持续的磨练自己的心性吧。


曾国藩靠着拙、勤、恒,最终成就了自己,也成为了半个圣人,我想这就是普通人的成功之道吧。所以还觉得自己资质平平不能逆袭么,还想着工作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么,如果想有所改变,不妨试试拙、勤、恒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