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讀後感文章|22·4·2024
🧡搜尋了「讀後感」這三個字,發現了很多舊文章,本來想分享幾篇當中的文章,但是最後還是想分享以下這篇與「善養」相關的文章🧡
作者由心所分享的感受是因為「善養小童成大同」這一本書,英文書名為”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我覺得雖然由心在文章內容沒有敍述太多書裡的話,只是因為看到一個說法讓她有所感受而進行一些回憶來反思,但是我仍然覺得被觸動及引發共鳴,或許就是因為我自己擁有雙重身份吧,我既是珮妍的母親,也同時是我自己母親的女兒。
作者的標題令我有種「心靈被安撫」的力量,也有種「生命被認同」的感覺,原因主要是與我的童年創傷有關。我覺得基於當年我母親的個人限制~不能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在我中學的時候母親曾經對我說:「我沒有資格不開心」,因此在成長中我的哭聲及表達悲傷的情感都一直被母親否定、討厭、忽視,繼而會因為哭而被母親長期羞辱甚至體罰(現在覺得因為母親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她的自然處理情緒方法是即時抒發出來,不論對象是誰,尤其是憤怒及不理解的時候)。最後幼年的我因為要在家中存活,所以開始逐步自然選擇訓練自己關掉「哭與悲傷」的連結,轉化成「麻木與自責」及「覺得自己不夠好及一文不值」來繼續成長下去;過去幾年我更發現那些沒有被即時抒發掉的悲傷原來不是不見了,而是儲存在我的雙腳𥚃面成為了24小時的疼痛感。這些疼痛感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沒有呈現出來,直至4年前我因應珮妍選擇留家自主生活才開始逐步呈現出來;我覺得原因是因為當時我終於開始把生活及生命的焦點,由珮姸/外界逐步回到自己的內在及身體與情感連結上。經過過去4年的個人內在成長,我終於尋回力量並允許自己盡情釋放所有未被聽見的悲傷,所以雙腳的疼痛也一直在變化起來。
我放下評價任何別人分享的讀後感,只是想與大家分享每個生命的訴說及自己的真實感受,因為我覺得每個人的表達都是重要及獨一無二的珍貴🧡都值得欣賞及重視。
其他平台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