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文字市集/聖誕前夕有感
我的韓國好友曾問我:台灣人過不過聖誕節?在台灣聖誕節是否放假?我當時想了下回答:“台灣過去因12月25日是行憲紀念日,為國定假日。經查2000年起廢止。台灣普遍民間信仰是佛教和道教, 基督徒比例相對稀少,所以聖誕節這天不放假。” 這對基督徒佔大多數人口的韓國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全世界都 “搶搶滾” 的慶祝聖誕,在台灣竟然不是假日?而一國之行憲紀念日又豈能凌駕於普世歡慶的救世主生日之上?
中學讀的教會學校,每年的聖誕晚會是重頭戲,起碼給我們枯燥的生活帶來些許歡樂。大學時學校附近有座天主堂,聖誕節還去那裡望過子夜彌撒。倒是定居國外之後,作為“登記有案”的教徒,只有在我去年底退出教會前,每月薪資單扣掉的 “教會稅” 會提醒下我official教徒身份。某次跟朋友去了一場基督教(新教)聖誕節前的禮拜。我們提早到達,在牧師講道之前,聽眾席前方的舞台上,有人彈唱聖歌並強力擴音放送,大多人會附和跟著唱,唱high了就站起來舉起雙手搖擺。歌曲也是旋律簡單,不停重複的洗腦歌。。總而言之,感覺就是聽了場不精彩的音樂會,沒有特別的感動。
前幾年某次在葡萄牙的旅行中,走在鄉間路上,轉角瞥見一間內部陳設簡單的小教堂,很直覺的走進去,坐下來靜靜祈禱,以我自己的方式和神進行溝通。畢竟信仰是我和神之間的事,我不需要穿戴華麗,在某一指定的時間,背誦固定的經文,執行固定的儀式來和祂交流。除了好天氣,隨處可見的小教堂,也是我愛上這裡的原因之一;可以隨時走進去,不拘形式的與神對話。
那趟旅行中,我們也去了Santiago de Compostela,這是雅各伯朝聖之路的終點。許多朝聖者歷經千辛萬苦跋涉而來,希冀在這過程中,得以一償宿願,找到或尋回那位不具象的神。
個人認為就算在教堂之外,甚至不需要是教徒,都能以自己的方式,透過發自真心的善行來彰顯神,並從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最卑微的人事物覺察到神在他們身上的成就。那次旅途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在Coimbra大教堂前的一位盲眼老太太和她的友伴;當時坐在教堂門前階梯曬太陽的我,發現她也同在一處享受陽光,並將四,五包花生米放在石階上出售。我向她購買時,才發現她完全看不見, 而我又懊惱的找不到零錢,最後只能付10歐元請她找開。問題是:語言已經不通了,這下連比手劃腳都沒用。。。她接過錢,轉身和她附近同在一起曬太陽的老人們熟練的換錢找給我,銀貨兩訖完成交易。老太太似乎賣完那幾包花生就功德圓滿,可以打道回府,或許那價值十多歐元的微薄收入便可令她滿足?我雖聽不懂葡萄牙文,但仍可以感受她滿滿對生活的熱情,旁邊一起曬太陽的同伴們似乎也是固定聚集的朋友,並能在需要時助她一臂之力。如果說神造就了天地萬物因之偉大,那麼自立自強,不失去生活勇氣的盲眼老太太,和真誠幫助她的友伴們,在我眼裡更是神創造的至高美好。
聖誕節又要到了,不管是不是教徒,我們都可以慶祝這個節日,甚至懷著歡欣感恩的心情,把每一天都當成聖誕節來過。相信每個人也都能從日常生活裡,透過最平凡的事物,去發現和認識那位也許之前遍尋不著,或是擦身而過的 “神”。那麼聖誕節放不放假,還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