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即真实:小说《米祠》读后
看完了小说《米祠》。
初读觉得是悲剧,再读发现是荒诞。
《米祠》是作家余松新出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中国一个古老的乡村,书中的一草一木,都真实地还原了传统的农村。然而,这种种真实之上,却是一个充满荒谬感的故事。
在米堡,所有的人都姓米,故事围绕着村子里最神秘的地方——米祠展开。
米祠是米堡的祠堂,墙高数米,依山而建,像个高大威严的守护神,静静望着整个村子。人们将死之时,要被抬进祠堂,向祖先忏悔,倾诉最隐秘的心事。或者用纸笔写下,放在祠堂里一排排古老灰暗的柜子里。这样,灵魂才能被祖宗接纳,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数百年来,祠堂外的人,谁也不曾开过这些柜子。看过的人,也是将死之人,将带着秘密永远离开。
人在去世之后,才能被从米祠中抬出。换言之,米祠即是祭祀场所,不过,是一个人的祭祀。
祭祀从来都是神圣的。考古学学者卢守晔曾说,在没有史书记载的时候,祭祀就是让历史记忆和传承的渠道。
在米堡,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是明线,米祠里的历史则是暗线。
主人公米度即将走完自己的一生时,也被抬进了米祠。
他曾是小学教师,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很受人们尊重,在高大凉爽的米祠里,他想到了童年时河边玩水的悠闲时光,想到了青年时恋爱结婚的激动甜蜜,想到了现在可爱聪明的小孙子……种种往事,不经意间就在脑海跳出,从来没有一件亏心事。虽然有些不舍,他还是说服自己,安心等候祖宗的召唤。
在等待的时刻,米度翻看着里面的“档案”,越看越惊,尤其是一手遮天生杀予夺的老村长米弗的诸多黑历史,让他尤为印象深刻,米弗如何以一起子虚乌有的嫖娼把别人厂子搞垮,如何暗中克扣村里的土地、如何毒死别人家的猪却说成是祖宗天意等等。还有很多笼罩在村民心中几十年的疑云,都在他面前一件件打开。
不过,米度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已管不得这许多事了,自己两袖清风一肩明月,不致愧对祖宗就行。
然而,奇迹发生了。
米度发现身体竟在慢慢好转。不出意外,他将是第一个走出米祠的人,他将改变米堡数百年来的传统。
米弗已把此事深思熟虑了许多日:米度在里面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他最终下了决定,各种诡诈计谋一齐用上,让米度饿死祠堂。传到外面的消息米度是病发身亡,于是无人追问。
这不仅是米堡的悲剧,也反映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问题。
传统的乡村社会,因技术的限制,政府鞭长莫及,不能直接管理到每一个乡村,所以多靠道德教化和宗族自治,以维持庞大帝国的稳定。地方上的族长可以温良恭俭与人同乐;也可以压榨乡民颐指气使,借传统之名,行控制之权。米度遇到的,就是后者。
对米度来说,米祠本应成为灵魂安息之所,继而是重生之地,最后竟变成了一个死牢。人生之荒诞,一至于此。
“这祠堂里装得下这么多灵魂吗?”这是米度刚进米祠不久,在一个夜半醒来时想到的。他的头顶,是黑乎乎偌大的房梁和顶棚。
从米弗的角度看,当然装得下,只不过看以什么方式来装。
人性的温馨、奇妙、复杂、残忍,在这个传统社会的荒谬故事中,都折射出来。
乡村的人情是温暖的,涉及到钱财、权力之争,斗争也是残酷的。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将这两者结合而成的乡村巧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若干年后,乡村都消失时,我们也可藉此回顾往事,看到一段真实的社会图景。
作者要写的,并不止于乡村的人和事,他的关怀始终在当下。传统的乡村进入现代化社会后,如何适应变化,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米堡虽然相信神灵和祖宗,也有21世纪的众多元素。这里,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开小汽车,也打算开饮料厂、办旅游业。
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也有明显的差异。老村长米弗和孙子有过一段对话,孙子想让爷爷临终时和家人呆在一起,不要去那个冷冰冰的祠堂,或者把祠堂里放上电视,搞得和家里一样温暖喜庆。米弗虽然心机用尽,精明一世,对祖宗的这一条规矩,还是要至死恪守。不过对小孙子,他也露出了少有的温情,柔声道:“傻孩子,爷爷愿意进里面。咱们谁死了都要进去和祖宗在一起”。
作者无疑认同新一代的价值观,他是带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书写中国的传统。
此外,本书中还有很多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
进入米祠的人有记录历史的权力,互为对头的两个人就可能会记下完全相反的事实,人们对自己利益的执着和神明的信任,该如何做一个平衡?
看了米祠里档案的人,都是将死之人,几乎再无可能出来,以生命来读历史,这种浮士德式的交易,是否值得?
恢复健康的米度在米祠里拼命挖墙,想要出去,像鲁滨逊面对着无边的大海望洋兴叹,象征着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人们称之为心灵归宿的地方,也可能是要冲出去的孤岛。
荒诞即真实,真实亦荒诞。连故事发生地的米堡,位置的设定,也有一种荒诞感。
米堡是指哪里呢?本书开头,作者介绍这里可能是唐代“昭武九姓”的后代之一。昭武九姓多位于中国西北及北方,唐朝时大规模向东北迁徙(安禄山、史思明就可能是昭武九姓后裔),故米堡可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但米堡全村都是米姓,明显是一宗一族。据学者萧公权研究,中国北方的乡村多为数个宗族聚居;单个宗族聚居为一村,一般都在南方。这样,米堡又有可能位于南方。
不过,这也更能说明作者着力于建构的这个乡村,代表着整个中国,而非某一地区。故事的荒诞离奇,反映了整个传统,而非某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