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哲學,就靠使用者體驗
有人可能會覺得,之前談「哲學有什麼用」,是寫給哲學系學生看的,對一般人好像沒什麼幫助。
現階段或許沒幫助,但若有夠多人來回答,未來很可能就會有。
事實上,我之所以建議對「哲學有什麼用」給出個性化答案,就是認定哲學人應該先把自己的體驗說清楚。尤其是,「哲學開箱文」一名,原意正是想要記錄、呈現與推廣大家對哲學的使用者體驗。
蒐集這些體驗,並做歸納、整理與分類後,我們才能在當下的社會文化裡,真正把握哲學能有什麼用、對哪些人有用、在哪些情況下有用。
這一想法,和我在高中教課的經驗直接相關。在每週提問、期末問卷調查、期末小組訪談等方式下,我蒐集到了不少意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對高中生而言,哲學(課)之用,在於引發、整理與表達想法。
剛開始有點訝異,我從來沒往這一方向想過。尤其在彙整過程中,我發現學生所言的「用」,都是基於非常明確的情境與既有需求,譬如辯論比賽更強、寫相近主題的作文更順、看到類似議題時想法更多、和家人朋友談到時事更有話講,甚至是在網路上嗆人更有勁...
這就是他們的使用者體驗,具體、真實、不抽象。於是我認定,面對剛接觸哲學的學生,從這個角度來告訴他們哲學有何用、能幹嘛,才真正有力。因為這本質上就是哲學開箱文,就跟我們在不了解新產品時,會去搜尋開箱文來看一樣。
接著再補充我個人、學院出身的人如何看待哲學(或者反過來說:哲學為何吸引我們這種人),就可以大致反映:當下哲學可望帶給你什麼,而未來哲學可望加強你的哪些人格特質。
學生需要引發、整理與表達想法,而哲學可以有這類功能;所以我們要使哲學更有用、更能幫助學生,就有必要使課程朝這一方向優化。也就是說,「哲學有什麼用」不見得是一個被動問題,我們或多或少能夠形塑它的答案。
當然也有些東西,不那麼「有用」但多少讓人愉悅,譬如各種觀點都能講、質疑常見的樣板概念,或是把燒腦問題給說清楚等,也算是哲學的特色。
事實上,這類開箱過程完全可以重複:蒐集體驗、初步歸納、依不同人或不同情境分類、優化內容與呈現方式,然後再度蒐集體驗,啟動正向循環。我相信只要樣本數更多更廣(畢竟我的嘗試侷限於高中學生),「哲學有什麼用」的答案就會更精彩更豐富。
理論一點說,這是專業哲學與日常需求的磨合。用譬喻來說,就是我們得靠使用者體驗,來不斷地打磨哲學本身。有了這樣的思維,我們才能去蕪存菁,逐步加強哲學在應用上的優勢,進而吸收有益資源、營造有利環境。當然,這只是個構想,現階段還有很大努力空間,需要更多人一同支持。
在教育改革與知識客製化的大趨勢下,我相信這值得嘗試與積累,這同時也是「哲學開箱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