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消費觀:體驗、憧憬與想像 | 數位時代的你,是更孤獨的嗎?
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取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
當下的全球化時代,全球化的是“物質”,而非“文化”。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被不同的政府,不同的生活經驗,也導致我們對於未來會有不同的想象。但是學過歷史的就都知道,意識形態的來源是什麼?
對了,是中心化。
無論現在的你是否對加密貨幣有足夠的信仰,不可置否的一點是:在大多數人的生活經驗中,中心化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即使是最自由的國度芬蘭,也不會出現完全去中心化的政府。
因此現實中出現的意識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會在網絡上體現出來,甚至會加以放大。因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公眾生活與線上的私人生活是難以區分的。
人們雖然有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網絡上進行,但是我們仍然需要 現實生活中的 公共生活。
這一點就決定了 公共生活 和 私人生活 難以區分。
既然無法區分,我們不能不承認,在短期內,中心化的管制著實無法被完全剔除。而也許將其剔除的那一天,我們需要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完美的秩序是幻覺嗎?
重疊的共識是否真的重要呢?理想國是否會引發多數人的焦慮和惶恐嘛?這個問題好似是數位時代獨有的。
當整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將所有人變成世界公民,那麼我們就真的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當我們真正踏入到了metaverse,一個看上去的理想國度時,作為個體,如何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更大的圖景聯繫在一起呢?
每個人在metaverse看似是互聯的,但如果你第一次進入decentraland這樣的虛擬空間,就會手足無措。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lobby,隨處逛逛,點點別人的profile,這種體驗讓你好像成為了他們的一分子。但你立刻就能發現,那裡詭異地沒有人在真正的交流。
那是一種數位時代的孤獨感。
我作為一個95後,自認為對於新的技術沒有什麼抵抗的情緒,但在那一刻,我會突然問自己,這個虛擬的空間之後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
究竟科技需要發展到什麼階段,我們才能體驗現實與虛擬的無縫銜接?除了現在蹩腳的ar和vr,現實中的自然與觸感,是否也能照搬呢?而這個技術的實現,有需要我們等待多久?
理性理智的理想主義存在嗎?
這是一個迷因的時代。而迷因meme的原本含義是什麼?
meme - "an idea, behavior, style, or usage that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ithin a culture." from merriam-webster.com
一個平台,一個視頻,一次成功的marketing campaign,都可以成為為某個幣種加碼的催化劑。
有人說,一個幣種就是一個星球。然而我嘗試理解這種含義:在一個community裡找到自己的歸屬,也許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變體?
在定義上,愛國主義是一種情感的共鳴。那麼我們所謂的加密貨幣呢?所以“每一種加密貨幣,都是一個星球”,這種假設是真實成立的嘛?
目前來看,大多數的貨幣的背後,都是產品和內容的堆砌。不如以LUNA為例:
初期,LUNA的大火確實是因為它與穩定幣掛鈎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帶給大家一種安全感。而當越來越多的人將其當成一個信仰(自稱自己為lunatics),而不是一個應用時,就為這個幣種本身帶來了隱患。
每一個幣,都是一個community。造成幣價大幅上漲的,暫時不是內容和產品質量的提高,也不是生態多樣性,而是大眾對於該幣種的情緒。
所以,我們看到的每一個星球都是絕對理性的存在嘛?其實並不是的。我們目前看到的所謂“幣”,大多是被情緒推動的。
結語
寫這篇文章,其實不是想要爹味分析,而是想要向大家表達困惑。
因為剛剛接觸web3的我,對於metaverse的想像和憧憬和我對於它的“懷疑”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