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帝國主義——讀《The Railway Station: A Social History》

9樓C室
·
·
IPFS
·
Caption from abebooks.com

書名︰The Railway Station: A Social History
作者︰Jeffrey Richards & John M. MacKenzie
出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at Britian)
版次︰1986年10月
ISBN︰9780192158765


自從1804年英國南威爾斯出現首條蒸氣驅動火車鐵路之後,鐵路就成為了當代社會現代化(Modernization)以至帝國主義的象徵。儘管最初因為輔助重工業運送物資的需要,火車站多數毗鄰工廠的空地甚至由廢棄貨倉改裝而成,但當列強各國殖民統治其他地方時,鐵路就成為了外來先進科技的圖騰,火車站的設計也瑰麗堂皇儼如地標式建築,距今在各地留下的殖民痕跡,少不免都有舊鐵路或火車站建築。書中開首簡單明瞭勾勒出世界各地的鐵路史和著名建築,大概等於瞬間看地球。

書名開宗明義講「社會歷史」(Social history),講的主要是鐵路出現初期的社會演變,對比其他講有關經濟、美術、文學、電影等的篇幅反而不長,但提到的內容卻饒有深意。鐵路既然是定時定候,而且逾時不候的集體運輸工具,統一授時順理成章就成為鐵路有效運作的標準。今天我們常用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直到1880年才被英國在地方政府異議下採納為國家標準,此前英國鐵路沿線各城市的時間普遍有4至14分鐘的時差(印度國內時差更是誇張的39分鐘)。於是大堂乾脆像酒店前枱掛上多個大鐘顯示各地時間,當時的乘客也適應此種時差,以為各處鄉村各處例。

鐵路促進統一時間之餘,彙編各條鐵路時間表的目錄(類似以前字典般厚的黃頁)與報紙順着路軌走遍各地,成為當時電報以外主要的傳播資訊工具。連帶政治人物的政治宣傳,都看中火車站人流如鯽的特點成為首選的演講場地。當然故事也不是一面倒美好,火車站也是不少無業游民、黑幫和露宿者的聚腳地,然而從票務大堂走到候車月台,卻是處處受制約和規訓的場域。乘客憑票登車之後,還得面對隨時隨地的查票員和服從車廂守則,鐵路公司員工軍事化的層級和管理制度,都試圖讓鐵路這個講求效率和服從的空間秩序井然地運作。警政力量可以對鐵路空間予取予攜,早在發源之初已經如此設計。

鐵路此種大型都市建設,無可避免改變了現代城市的規劃邏輯,以鐵路為骨幹的城市規劃理念並非香港獨有,在歐洲各國的郊區都市化(Suburbanization)過程中幾近範式。拉近城鄉距離之餘,隨着1880年代急凍技術逐漸普及,容易變壞的農產品和肉類都開始在不同城市之間流通。到底興建鐵路是戰略還是經濟考慮,往往很難撇清關係,但從後果論來看,擁有完善鐵路系統的國家在早期戰事中確有優勢。以亞洲地區為例,儘管日本因為1869年一場地方饑荒後才致力發展鐵路加速物資流通,但憑着此後迅速擴展和嚴密管理,在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中補給物資的速度便遠勝俄方管理不善的西伯利亞鐵路。其時晚清由李鴻章牽頭的改革派也曾嘗試推動鐵路發展,但卻因為修橋築路毀人農地和祖墳,還有貪污成風而激起民怨,最終反而間接為仇外勢力義和團「加持」,之後的歷史大家都不陌生。

書中另有兩章仔細描述鐵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不但是增援前線的運輸帶,更是後撤傷兵和補給的重要工具,亦無怪乎後來成為敵軍的空襲目標。自問對戰爭史沒甚研究,若然對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細節倒背如流,這兩章該是行軍策略的不俗旁證。

時移勢易,今時今日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無須再靠人數致勝,取得制空權基本上大局已定。然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輸出鐵路技術,藉此壟斷就業人口及經濟增長動力,加上鐵路本身在偏遠或落後地區的戰略地位,發展鐵路依然有擴張國家勢力的影子。這本寫在1980年代的書,應該還沒料到高速鐵路後來在全球高速發展,也沒料到深圳河以北大國崛起,倒頭來產能過剩將鐵路基建借一帶一路之名,輸出至中亞以至非洲各地作「經濟殖民」手段。

昔日外國勢力侵略的受害者,換成今天全球論述中的政治/經濟/公共健康威脅論主體,也算是此種被害角色設定的延續,不期然令人想起馬克吐溫的名句︰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