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心得]電與非電之間:三貂嶺聲音藝術祭與打開三貂嶺的正確方式
三月初春微雨的週末,再度特意造訪三貂嶺碩仁聚落參加首屆的電與非電之間—三貂嶺聲音藝術祭。二月份在網路上看到這場超潮的(物理和本質都是)聲音藝術活動文告時,就抱定一定要排除萬難,前往參加的念想。
隔沒幾天非池中藝術網也貼出活動宣傳文章,據說很快就在熱門展覽活動就飆到流量第一名了。看到聲音藝術祭在FB得到很多數量的回覆,有些擔憂現場人氣太火爆,決定提早去勘察演出現場,順便示範一下三貂嶺正確的打開方式。
三貂嶺車站
三貂嶺車站是鐵路宜蘭北迴線和平溪線分岔點,是平溪線電氣路牌的交付首站,也是全台唯一車子到不了的絕壁秘境車站。三貂嶺只停靠往宜蘭線及平溪線的區間電車,車班並不密集,來訪的外地人多是前來尋訪三貂嶺瀑布群步道或三貂猴硐越嶺步道的登山客,偶爾還有特意探訪的秘境小站的鐵道迷,這裡也是鐵道攝影的神聖據點之一。
鐵道向東伸展出三貂嶺車站,即分為兩線,左側越過基隆河、穿越三貂嶺隧道即是前往宜蘭方向,右側順著蒼翠欲滴的山壁,推展進入碩仁聚落,然後彎進像會有龍貓出沒的一片蓊鬱,是進入平溪的入口。
三貂嶺車站出口是一條貼著圍牆,僅容一人通過的窄道,出站即是沿著河岸及鐵道的人行步道,稍往前行後即可看到宜蘭線和平溪線的分岔點。河岸側步道盡頭是一座從越過鐵道的地下道,離開地下道後銜接上平溪線側的人行道,再往前行幾百公尺就會進到遺世獨立的三貂嶺碩仁聚落。
基隆河對面的山壁上也清楚看到舊三瓜子隧道,洞口上方有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所題「至誠動天地」匾額,現在正如火如荼的在趕工進行自行車道工程,之後將會串連起雙溪和牡丹,成為新的自行車觀光路線。
碩仁聚落
三貂嶺碩仁聚落是一個位在山谷河階上的封閉型山村,聯外交通僅有三貂嶺車站及只在平日固定時刻行駛的市民小巴。碩仁聚落從前在三貂煤礦採礦的極盛時期有近千人的居民曾常住於此,現因人口外流嚴重,目前僅餘幾十戶,居民總數不到200人,許多空屋都已成為廢墟,野草苔蘚蔓生,有一種蕭瑟淒冷之美。
此外三貂嶺還匯聚了基隆河流域的各種地質形態,大華站至三貂嶺之間的壺穴、三貂嶺至瑞芳間的峽谷、菁桐至三貂嶺的河階、還有平溪至三貂嶺的瀑布群等皆是國家級的地質景觀。
侯孝賢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戀戀風塵>中,男女主角沿鐵軌步行返家的畫面,現在因時空背景不同及法規限制已然不存,但因為三貂嶺車站往碩仁村落沒有其他路徑可行,必須經過鐵橋才得以向外通行,鐵道兩側有人行便道,在已禁絕在軌道兩侧步行的今日,也是極少數可以近距離感受火車從身旁呼嘯而過的地方。
古早味的山村小吃
抵達碩仁聚落約莫接近中午,雨中的假日村落裡的雜貨店、甜品店才剛開門營業,佇足在鐵橋上,能明顯看到基隆河三貂嶺段河流大彎道形成的劇場河階地形、吊橋遺構,聚落兩側有幾家提供山村特產的溪魚溪蝦野菜炒菜家常料理散布。
廢校的碩仁國小旁有阿忠料理與廖阿嬤的家,而阿珠姐肉羹和阿香姨小吃座落在基隆河對岸魚寮路橋頭鐵道旁,阿香姨小吃招牌是古早味什錦麵、阿珠姐則有獨門肉羹待客,還有清甜爽口的鳳梨冰。孤身一人食量有限,簡單點碗肉羹麵果腹當午餐,但不少登山遊客三兩成群可以點一桌實惠的熱炒大啖,十分暢快。
文瓊小築草仔粿
飽餐後在隔壁的文瓊小築假日限定販售手工草仔粿(紅豆、綠豆、鹹芋頭)和仙草茶,權充下午點心。文瓊小築也提供素食無菜單餐點,但最好先預約。近期文瓊小築的女兒在魚寮路也開設了伴Partner咖啡,可惜當日休業,只能改日再訪。
Cafe Hytte
離音樂祭入場還有一段時間,決定走回Cafe Hytte小坐一下,這是間廢墟風咖啡店,整頓了殘破的老屋,沒有冷氣、Wifi,甚至有半間店的空間沒有屋頂遮蔽,菜單只簡單提供翏翏可數的幾種咖啡和點心,也很有個性的不接待多人團體,拒絕客人喧鬧,無限提供純粹的山林空氣、老屋氛圍,只待懂得它美麗靜謐的客人用心體會。
山寓及三貂煤礦、寛哥那裡
時間接近音樂祭入場時間,起身離開Cafe Hytte前往山寓和寛哥那裡。
東北角的個性店家名人寛哥之前改造了三貂嶺煤礦的入坑檢查站,成為三貂嶺第一間的無菜單早午餐「山寓」,是之前九份寛宿食不厭的徒弟思涵開的,後來寛哥也搬來三貂嶺一起經營,限時限量限定預約制的三貂嶺地味早餐,吃得有幸,不得你命。
「寬哥那裡」是2021農曆過年時才完工的新據點,寛哥改造修繕了一間只有4面牆的廢墟老屋,水電、屋頂一切都自己想辦法,「寬哥那裡」的用餐區包廂(露天沒有門的包廂)也在廢墟裡(笑)。
「寬哥那裡」供餐一樣是寛哥最拿手的義大利麵、手工點心和咖啡酒水。但是「寬哥那裡」沒有網路粉絲團,地圖找不到定位點,不能預約,也沒有特定營業時間,你只能直接到三貂嶺,老闆寬哥人在就能入內消費,一切一樣靠緣份。而三貂嶺聲音藝術祭算是這個新據點落成後的第一砲對外活動吧!
電與非電之間—三貂嶺聲音藝術祭
電與非電之間—三貂嶺聲音藝術祭的主辦人施維禮 (Wolfgang Schwabe)是在台定居的德國人,擁有漢學及哲學研究雙博士,目前為獨立學者。他師承台灣琴家葛瀚聰,從中國哲學與西方美學的角度研究古琴音樂,以古琴傳統指法參與當代實驗音樂。
施維禮為這次活動號召了11位國樂與電音樂手,一起在三貂嶺的「寬哥那裡」舉辦電與非電之間—三貂嶺聲音藝術祭,據主辦人說雖然樂手們之間雖彼此認識,但從未一起這樣玩過,演出前三段是有預作安排的組合演出內容,但之後就是即興樂手組合與自由發揮,相互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能量不得而知,只能說是一場前所未見、可遇不可求的聲音藝術共同創作。
一點半入場,早早就先進行實名防疫登記,但現場已幾乎滿座,稍晚抵達的觀眾都只能席地而坐擠一擠,小小一家店卻擠進了近百位聽眾與樂手齊聚(最後主辦方統計共來了約140人),其中還有不少外國人,應該都是樂手們的朋友前來熱情響應,但這大概是安靜的三貂嶺第一次一起出現這麼多海外人士吧!(笑)
這場演出是絲竹混電音的實驗音樂藝術,風格迷幻前衛,對一般人來說不那麼好親近,或許也不覺得悅耳,甚至覺得聽得很疲累,但在這樣偏遠(對我不遠就是)、純樸的世外桃源,電聲噪聲與絲竹管絃自由即興的交融、共鳴、互動,集合了三貂嶺自然環境的瀟瀟風聲、淅瀝雨聲同聲喧嘩,成為別具一格的聲音交響詩。
這場音樂祭融合不插電國樂與插電電子音樂的實驗音樂演出是首次舉辦,也完全沒有經費支應,完全是靠樂手們之間友情相挺與店主寛哥熱情贊助活動場地,許多觀眾也不吝慷慨解囊支持,希望這麼酷的活動還有第二回、第三回長長久久的辦下去。
活動回顧:2018吃土祭山村市集
2018年參與三貂嶺村落活動—吃土祭山村市集,是第一次特意造訪三貂嶺,以往總是只有路過三貂嶺的份,只有登山客偶爾駐足停留的寧靜小車站,因為一年一度的市集活動難得如此熱鬧非凡。
村落居民還帶了地質導覽,說明三貂嶺擁有國寶級的壼穴地形和劇場河階。全台各地許多風格小店、手作攤主不遠千里來此擺攤,各種陶藝、織品、園藝、書籍、...等,十分有心。
彩旗飄飄的遺世山村一日限定市集,廢棄的小學和靜謐的村莊都蒙上一股歡欣愉悅的氣氛,讓人忘卻煩憂。
同場加映:2021即將完工的三貂嶺自行車道影片
2021秋季即將完工的三貂嶺自行車道將串連雙溪牡丹等小村落,屆時或許會變成觀光熱點,三貂嶺靜謐安寧或許只剩今年可以靜靜享受了...在遊客蜂擁而至之前,不妨找時間去這個僻靜清幽的小山村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