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omog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關於神,幾個該問的問題,我是說,先問你自己(20)

momoge
·
·

上一篇文章裡面,我題到了「為何你該信神」這件事情,用的是很單純的利益計算,但其實這種論點並非我想出來的,我知道最早這樣講的是一位俄國經濟學家,但說不定還有更早的來源,總之我第一次接觸這種說法是來自這位經濟學家,他以得失計算的方式,告訴大家信神的人生比較符合經濟效益,是有好處沒壞處的決策,反過來,如果你不相信,那麼則會處於只有壞處但沒有任何好處的狀態。

我之所以一直沒提這個論點,是因為其實這種說法跟我的信仰道路像去甚遠,而之前我比較是在說明我自己的狀態,後來我發現這種說法有值得討論的地方,所以才提出來。

關於這一點,其實我在發布上一篇文章的時候,就有網友提問了:

「好吧信神比較划算,但要信哪一個?要是存在的是另一位不就當場異教徒? 」

真是個好問題,而且是必然的問題,順著邏輯接下來自然會有這種疑惑產生,而這也是我之前先鋪陳那麼多篇文章的理由,因為基本上的答案都已經在我前面幾篇文章裡面了,但我在這邊做一些整理與延伸。

我在前面的文章裡提到幾個重點,是用邏輯推論得來的,其實我講過很多次,但再複習一次無妨:

  1. 這個世界,有造物主或者沒造物主,答案二選一,只會有一種可能。
  2. 你無法證明這個世界沒有造物主,在邏輯上也不存在推論成功的可能性。
  3. 你無法證明造物主存在,在在邏輯推論上,第一因卻是唯一合理答案。
  4. 第一因是否具有位格(例如人格,或者說神格),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5. 存在的目的性會扣回上面第4題,如果存在有其目的,那麼第一因就具有位格。
  6. 第一因作為形成宇宙規則的源頭,其存在只能唯一是邏輯上的必然。

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那位造物主只能是唯一,也因此一神論,也是一合理的神學觀點。

當然,或許各位或說,很多宗教或神話故事,創世神也的確都只有一位(通常都是當地語言「混沌」的語源),只是這位神最後成了退位神(希臘、道教都是,就連號稱無神論的佛教其實也是)。

這種其實是後世政治傾軌形成的神觀老實說已經不能反應原始的神學概念了,只是因為政治因素受到保留,但規則製造者自當超越於這些規則之外(例如魔戒世界裡的伊露維塔),至高神之所以是唯一,正在於祂的絕對性。

因此唯一合乎邏輯的神學概念,必然是一神論,這表示你何以排除所有一神論以外的其他宗教了。

目前世上的一神論宗教,從出現歷史先後來看,就是從猶太教開始,接著是基督宗教的天主教與東正教,然後是伊斯蘭教,接著是宗教改革後,基督宗的新教(通常稱作基督教),當然若連各種教派算進去,就有好幾千種,但基本上就是如此。

當然還有一些旁枝,例如摩門教、埃及教派……各種被當作異端的教派,此外可能還有一些新興宗教也是一神論(姑且不論神學內容)。

但有個盲點要先提出,有太多人就算認知道神真的存在,對於加入某個宗教依然相當排斥,因為他覺得這些宗教不夠完美,或者不適合他。

這沒問題,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有個重點應該要先自我反省,就是「你會不會太驕傲了」。

如果你正確認知這個世界的確是有神存在的,那麼就該理解人類歷史上,早有無數人跟你一樣認知這件事情,你絕不是什麼千古奇才的特例

因此如果你夠謙卑,就該知道宗教其實就是人類歷史上所有認知神存在這件事情之後所累積下來的架構。

這就是我常說的,「上帝啟示的普世性」,因此這些古老宗教(新興宗教待會談)其實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至高者的衣角」(因為至高者的屬性必然是無限大,就算是「最正確」的宗教,依然只認識神本質的一點丁而已),只是有些很顯然走偏了(例如變成多神論或無神論,就是典型走偏的狀態,你的神學已經無法用邏輯驗證了)。

當然,就算你對至高者的認識有誤,基本上「勸人為善」這一點到還是沒有改變,只可惜因為神學的偏差,所以就連勸人為善的觀點,也會出現偏差(例如神可以收買或者使用符咒來「控制」)。

因此,我們可以排除某些偏差太遠的宗教,我不會說這些宗教是假的,因為確實存在,但我會說是「偏差的」、「有錯的」。

除非你敢確信自己體認到的至高者遠比這些宗教還要正確,不然從現有宗教去找一個最好的,是較為明智的作法,因為你會需要歷史上許許多的智慧累積的幫助。

也因此那些新興宗教,大多沒有什麼可信度,就算是一神論也一樣,因為這些宗教無法解釋歷史(神在過去為何沒有出面啟示人類,直到現在),也無法面對科學與哲學(科學與哲學作為神學的衍生與基礎工具性學科,沒理由比神學還早出現)。

所以上面網友提到的問題,我在這邊可以先幫你縮小規模,也就是目前你能尋求的宗教,只有三大一神教體系可以合乎基本邏輯驗證,其他宗教全都可以排除了。

那麼剩下來的三大一神論宗教(天主教與新教先算是同一個,因為用的神學典籍基本上一樣),那一個才是比較正確的呢?

這我們再談。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