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now Hu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年度問卷】從2020回望2019

Snow Huang
·
·

從新曆年過到舊曆年,上班族都已經開工了(註1),終於找到動力來完成問卷(笑)。

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 2019年只剩下不到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個人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應該算是「重啟寫作」這件事吧!我一直都是讀多於寫的人,或者可以說,我是習慣接收資訊多於整理、傳遞資訊的人。多虧了「100字X100篇」這個寫作方向的出現(註2),才讓我開始練習在生活中找素材、持續產出內容。

因為我寫作的平台是個人粉專,穩定寫作這件事不只改變了我自己,也發揮了微薄的影響力,改變了追蹤我粉專的朋友,讓我深刻感受到寫作的力量。

  • 說一件在2019年讓你覺得最無能為力的事。你有沒有試圖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你是如何與它相處?

認真的說,是「人妻」這個身份,跟背後所要承受的責任與壓力。

如果改變意謂著擺脫,那這個身份本身的不可逆本質就夠讓人感到無力了,於是整個2019年,我都在學習跟這個身份共處。

覺得是重啟寫作拯救了我。

因為書寫自己從單身跨入婚姻的心情與經歷,讓我開始練習與自己對話,進而爬梳許多還沒建立固定寫作的習慣前,自己從未去挖掘的深層想法與感受。也因為這樣,和許多同是人妻身份的朋友們產生連結與共鳴。因為寫作,讓我找回自己的力量感,更詳細的部分寫在下一題。

  • 在2019年,獲得了什麼讓你最有力量感?

覺察自己的能力。

2019年是頻繁拿自己的故事去跟別人交換的一年,在這些交換故事的對話中,我練習看見別人、同時也看見自己。粗淺的來說,我發現自己有ADD的症狀、也了解自己原來是投射者,但更宏觀的來說,我看見了在這些表象的特徵/標籤/問題下的自己,而這一年來透過覺察和這個真實、豐富、多面向的自己相處的過程,我覺得很不錯:)

  • 描述今年遇到的一個让你想起就感到温暖的人?

那是我參與的協會裡,一個我陪伴的經濟弱勢大哥。想起他的印象只能用「佛心」這個形容詞,每次見到他,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談起自己的過去時沒有太多的情緒起伏,一貫自在地說著「好的壞的都是我啊」之類充滿哲理的話。

  • 有沒有什麼時刻讓你意識到時間消逝,你會不會對此感到慌張?

因為專心不容易,每當好不容易專注投入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時間就一溜煙的過去了(笑)。倒是不怎麼覺得慌張~

  • 2019又被稱為割席年」,在这一年,與朋友、親人、愛人保持親密,对你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

覺得一開始是滿困難的,主要來自於從單身到結婚在心境上的轉換,跟老公那邊的家人相處上,有很多我婚前從沒想過自己會產生的排斥感。更關鍵的是,從單純的羅曼蒂克進入到柴米油鹽的現實,婚後有許多需要跟老公磨合的地方。

是重啟寫作幫助我從困難走向容易。因為書寫自己的心情與經歷,讓我開始練習與自己對話,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因為先了解了自己,跟身邊的人相處上也變得容易多了,這其實是我從未想過會產生的效果。

  • 相比一年前,你與身体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好像一直都挺陌生的啊⋯⋯說不上喜歡,也就無從感到更喜歡了。倒是2020年下定決心想好好運動,希望年底回顧的時候能夠答得出比較有深度的答案。

  • 你喜愛你現在所在的城市嗎?你會如何描述你和她的關係?

現在所在的城市是台北,因為老公跟自己職涯發展的關係,在台北生活打開了我們另一層面的生活圈。

覺得我跟台北的關係很像旅館和旅人。台北是個各方面都滿適合小住一段、隨心探索的城市。生活在台北的基本機能很是完善,甚至可以帶著一卡皮箱就入住,但要從旅人的角色跨到在地人,我覺得自己還在實際探索、發掘的路上。

  • 過去一年,你能說出一個被他人改變的觀點嗎?

還是想說說跟寫作有關的。

簡單的文字才能廣為傳揚,但不代表簡單的文字就沒有力量。

那是一場我很景仰的寫作者前輩主講的講座,在關於寫作的點點滴滴分享中,這段話給了我當頭棒喝。因為我之所以寫作卡關,就是因為總覺得自己的文字不夠優美,希望可以把它修到兩百分才能問世,但原來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

  • 請填空:2019,__ matters

2019,action matters. 

身為一個習慣「想」多於「做」的人,我特別喜歡這一年裡那些決定不再停留在想、而是嘗試去做的瞬間。That did make my 2019 different!

  • 最後,能否分享你在 2019 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或最大的一個腦洞?

村田沙耶香的《便利店人間》。

剛看到書名還沒翻開書的時候,還以為是很常見的工作經歷紀實書。雖然作者的確在寫小說之餘在便利商店兼職過一段不短的時間,但這本書的內容完全超越了我能想像的高度。

因為太喜歡這本書,一邊看書的過程,忍不住一邊整理了書中打動我的字句,後來整理好的篇幅,幾乎佔了整本書內容的三分之一。

感謝這本書,回應了我曾經有過的困惑、不解、以及那些令人想尖叫的社會期待:)))

——

(註1)2019年我的狀態是斜槓工作者,2020年則是有上下班分別的組織工作者,aka廣義的上班族:)))

(註2)詳見舊文:【活動現場】回到寫作的初衷,發掘故事背後的影響力,不想看全文的話可以直接看文末的註解。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