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谁想工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 Slack 和飞书看企业协同工具的差异

谁想工作
·

我在 tap 先是用企业微信,然后用 Slack,来了有知有行和出海公司用飞书。感受到了一些企业协同工具的差异。

开门见山,我最喜欢 Slack。6 月安利有知有行用 Slack 成功。

Slack 在我这里最大的优点是:通过强调异步沟通与回帖折叠,构建了一条高价值的慢速公共信息流。

这条慢速信息流可以实现飞书做不到的几件事:

  • 增加了 “告知与讨论” 的触点,在飞书里,重要的告知与讨论迅速被即时消息淹没,以至于完全不想发送超过 50 字的文本

  • 优化了 “轻任务” 的交互路径,发出任务,跟踪任务,交付结果,讨论结果,所有的轻任务都可以集中在 Slack 进行,放在飞书里则迅速被即时消息淹没

虽然飞书也有话题群这样的设计,但依然避免不了注意力被红点所吸走。强调即时反馈的红点让人焦躁不安,不断被打断和被干扰,即时消息通知抢占注意力。

在 Slack 里,我要求大家通报版本计划与项目进展,记录启发性的用户反馈与产品灵感,做一些关键会议记录,也发送更多类型的 1-5 天有效的重要公告。通常一贴在 100-500 字之间——放飞书文档太轻太碎片,发飞书消息又被迅速淹没。同时,这些内容往往需要异步深度沟通,在自己安静下来的时候集中回复,来回讨论。

相对于被噪音包围的飞书话题群,我更愿意用安静温和的 Slack,作为重要消息的公共信息流,设计规则,划分频道(原则上一个项目一个频道),组织大家按我的规则去发帖与讨论。

那么飞书为什么不能像 Slack 这样去设计呢?

国内更强调消息的即时沟通,即时送达, 即时获得反馈,“反馈越快越好” 是国内协作的惯例与直觉。

但这么做,1、需要即时沟通的消息,2、一周内有效的广播消息,3、需要深度讨论的消息,4、严谨意义上任务的下达/跟踪/回收,5、随意发出的低质量消息(轻飘飘一句话),全部混在了一起,构成巨大的噪音。

即便飞书开发出来了类 Slack 的话题群,话题群的红点依然被淹没在即时消息的红点之中,主路径建立的共识,干扰了分支路径建立相反的共识。

国外的情况不太一样,国外办公一直依赖 Email 协作,也就是首先习惯了异步深度沟通,Slack 是在 Email 协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工具。

本质上,国内办公对于即时反馈的强调,和国外办公对于 Email 协作的延伸,导致飞书和 Slack 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产品路径。

与此同时,是个人都能按直觉使用即时反馈工具,用得好不好另说。但 Slack 很依赖组织者设计信息的发布规则(在什么频道,发什么内容),有不低的组织和学习成本,组织者需要支付比参与者更高的管理成本。Slack 的门槛更高,以至于追求快速上规模的产品,比如飞书和钉钉,必然无法忍耐 Slack 更慢的成长过程。

最终,即时沟通必然碎片化,产生大量噪音,噪音淹没重要信息,因此缺乏沟通深度,不轻不重的告知与任务没有落点。这也是我在自己有话语权的小团队里,坚定推行 Slack 的原因。我乐意支付管理成本,并且在特定项目中获得显著提升的收益。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