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肉饼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原不是一个爱去博物馆的人

肉饼君
·

我原不是一个爱去博物馆的人。

在心中曾把博物馆与艺术馆分为两类,前者庄重、古朴、传统、知识性强,后者魅惑、现代、创新、情感饱满。观前者总抱着要被教育一番的目的,观后者则是为了休闲娱乐。

后来听了博物志以后,发现不是这样,婉莹在节目里包揽众生相,有时连山林街道都成为某种博物馆。才发现博物馆的要核,在一种展示,以立体空间的方式向观者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那么无论展示珍宝、画作、雕塑,或者艺术装置,旨在storytelling,展品只是载体,是小说中的文字块、电影中的道具布景、游乐场里的木马与城堡。走进去,观者自己便成了演员。

婉莹说,现在大多展览脱不开时间叙事,传统博物馆尤甚,泥古不化。确实是。周末去清华艺术博物馆参观,除了一个西方插画师作品展有多人作品展出,讲单人故事的两个展——中国国画家白雪石与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都是从早到晚叙述生平。

这样自然是轻巧且易于理解的:开头一个总序,介绍成就;随后按照年代依次划分,从幼时学习经历,到大时工作、成家、辗转,最后死去(没死的也是垂死),便了了。

艺术家的一生便在这小小几方展厅与场馆中,用几行字、几幅画便交代清楚了。做得好再添上亲笔手稿、还原艺术现场、纪录片等。总之,持续数月的一个展览,将一个人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这样片面且刻板的印象。我要是那个艺术家,会不太满意(幸好本人迄今为止毫无成就,不会有人要来展我)。

说到纪录片,不知为何,上面所提两个展览都放映了,在漆黑小房间中,一个中央台播音腔是一种熟悉的尖细男声,画面粗劣,白雪石的甚至出现领导集体组成的追思会,画面上画家生前与各国领导见面的照片像弹幕一样飞过,十分滑稽。

这里插入最近所读《人的疆域》有趣片段:

国家之间要互相借调有名位的人,每次借调都持续两个月,他们必须访问很多地方,用不同的语言发表同样的讲话,在卧铺车厢上上演所有战争与和平。(此段落与本文无关)

都是年代久远的片子,无可指摘,只觉得现代审美旨趣确实不同了。听说现代纪录片典型由英国BBC树立,叙事直接,不留丝毫缝隙。东亚学生喜欢留白,模仿是枝裕和用空镜烘托纪录片情感,反而被欧美教授呵斥。这就体现文化差异来。我也是喜欢空镜的,大概是从小被语文老师所反复强调的“景色描写渲染烘托”所洗脑。但没办法,电影艺术源起西方,奖项典范皆由西方树立,作为文化弱国的我们尚无话语权,只有屁颠屁颠学习的份。

暑假录过几期读书视频玩,开学便没坚持下来。其中有一本是《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如题,从戏剧的角度阐述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展示。

就像展览和舞台要搭合适的布景与道具,人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自我时,身材外貌、衣着服饰、言谈举止、都是自我展示的基础要素。这被称为“个人前台”,即在表达性装备中能使我们与表演者产生内在认同的那些部分。

个人表演总是理想化的,因为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总是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即使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尚不具备这种价值。向世界展示我们自己更好的或理想的那一面的那种普遍冲动,在各种职业和阶层中都有着井然有序的表现形式,就像写好的脚本。

比如女生在与其约会的男孩面前降低自己的智力、技能和自觉性,由此来显现一种颇为深沉的精神自律。这样一来,既让男性天生的优越感得到表现,也使女性的软弱角色得到了确认。

比如一种训练修辞学,大学、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以及其他可以颁发证书的团体,会要求成员在某段时间内接受一系列带有神秘性的训练(这里的神秘性包括排他,稀缺,封闭等),其中有专业垄断,但更多带着信号作用的目的:获得证书的从业者是由其学习经历重新塑造过的人,在同类竞争中优于(至少是不同于)那些没有证书的人。

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都涉及竞争,前者在情感市场,后者在就业/学业市场。面对事事竞争的现代社会,不禁感叹人口太多了,如果人能像动物一样定期集体自杀,说不定不会那么“内卷”。

为了竞争所展示无处不在。面试中必须充分自我外露,爱情中必须积极主动追求,遇到菜场大妈也要声嘶力竭地杀几句价,商学院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在职业经理人(manager)的道路上成功,必须要be assertive。

俗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前提是奶少孩子多,妈妈按照孩子的迫切/优秀程度来喂奶。这还是亲妈吗?一定是捡的。连亲子关系都要失去爱,用利益绑定,更别说其他关系。当代人比冰凉凉的算法和excel表格有过之而无不及。

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型展示,而且变得更丰富、更迅速、更可控。我们po上美颜的相片,复制不知从哪里摘来的句子,关注谁,被谁关注,阅何片,读何书,吃何外卖,买哪个牌子的抽纸,一目了然。放下电话淘宝马上可以给你推送雀巢,就因为你刚刚撒娇说想喝咖啡。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琳琅满目装点好自己的展厅后,我们便等待有人来参观。这一等苦啊,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时候要给钱才能知道有谁来过;有时候人来走马观花就走,三秒钟热度 。算法与程序设置爱看比赛,我们愈加费力装扮,为了在一键三联的竞价排名中更靠前些。但马太效应再次兴起,大多数人的展厅无人问津,也只好去那些被踩破门槛的地方看看了。

也好看的,凑热闹呗,哪里热闹往哪凑。作为观众也是,以为走完了整个朋友圈,便看尽了对方的一生。赞就是喜欢、踩就是讨厌,情绪来去飞快。本用几年才能建立起的了解,一个右划便消散了。

一旦陷入互联网巨大的系统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无名氏,因为这里采用的是商业社会的逻辑,只有“优秀”与“卓越”才能够得到“承认”和“尊重”。深陷合理化庞大组织的有限局部中的个体,必须系统性地调控自己的冲动和渴望,装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并进行,以符合规定,力争上游。

因此互联网展厅开始变得千篇一律。

我开始怀念起线下展览的留白来,即使片面,也尚有想象空间。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