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手記(一)
從現在開始,想督促自己寫一些育兒手記,這是一個新手媽媽觀察孩子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媽媽自我探索的新旅程。下面這一篇是前段時間寫的,先放上來。引申的一篇是去年懷孕晚期的時候寫的,也放上來。和我一起做一個實驗吧,看菜鳥媽媽饒有興致的心情可以保持多久?
從2月生完土土到現在三個多月了。這期間經歷了人生極度的疲憊,極度的幸福,些許的困擾,和斷斷續續的領悟。
這段時間的最大感觸,是對於時間的感知更加敏銳了。在醫院的時候,一天的度過以每一次宮縮來計算——那是怎樣的頻率和記憶啊。看著墻上的鐘,一小時切成了三十份,一份一份地過去,感覺2分鐘就是一個坎。從周六淩晨到周日淩晨,每一次宮縮的時候都更加理解“一波一波海浪襲來”是什麽滋味。
回到家之後,每天被分成了幾乎十二份,每兩個小時餵一次奶,那段日子仿佛無限循環,也不再需要時鐘來判斷,一天倏地一下子就過去了。
再後來土土大了一點,每天被分成了八份,三小時一次餵奶、尿布、幾分鐘的玩耍。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每當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我都會自己說,啊還有三個小時媽媽就下班啦——到了晚上,再起身兩三次就好,循環節奏放慢了一些。
從前自詡非常能夠利用碎片時間,過去的三個多月,真正體驗了碎片的滋味。利用每一次哄睡的間隙收郵件,聽音頻,回消息,每一天的度過都是幾次碎片時間的累計——每一次使用碎片時間都意味著這一天的額度又少了一些。
從前做記者的時候,常常熬夜寫稿,記得2014年底2015年初萬達上市的時候,幾天之內差不多要寫八篇稿,那會兒連續熬了兩個大夜,現在想來,熬大夜時候心臟撲通撲通的不適都不算什麽了。有了土土到現在,幾乎沒有超過三小時的睡眠,唯一一次四小時是自己在香港,土土不在身邊。
終於體驗了睡眠斷裂,也終於再次體驗了斷片——這是我第二次斷片,上一次是去年懷孕7個月,在采訪的時候突然想不起來下一個問題了。然而,這第二次斷片不是一次終結,是陸陸續續猝不及防地襲擊了我。
最疲憊的時候,是土土滿月第三天飛香港,晚上赴一個飯局,走在紅磡站出來的天橋上,身體的傷口非常痛,加上漲奶的疼痛和睡眠不足的疲憊,又離家千裏,那一刻非常難受。
在土土到來的第一個月,每一天都是循環度過,每一天都沒有時間看書做自己的事,所以,疲憊還夾雜著無力感和沮喪感。也曾有過深夜站在床上嚎啕大哭。後來果斷從第二個月開始申請恢復工作,強迫自己分散一下帶孩子的註意力——果然好了很多。有一段時間讓自己在清晨工作一小時,一天的心情都好了一些。
因為有了土土,這三個月我幾乎沒有離家,除了幾次飛香港,和周末見朋友以外,平日7*24守著房間。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但仔細想來,所謂一個人就是全世界真的很有道理,他專註的眼神,毫無理由地大笑,信賴你的目光,緊握的小拳頭,有力的小腳,仰著仰著突然垂下的腦袋,無力的哭泣,還有猝不及防的屎尿屁……這些最最簡單的生命本能帶給我不只是感動,還有反思和回憶。
當他吃奶不再專心而是東張西望,當他嘗試握住東西左右搖晃,當他擡起來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當他專心聽故事的時候,我知道世界正向他徐徐展開,正經過我向他展開。他的世界是怎樣的?他眼中的我又是怎樣的?
前段時間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哪個師奶不曾壯闊天地”,當時心中感慨——如果沒有土土,或許現在我的生活更加遊刃有余,可以做更多事情,認識更多人,但是否擁有更多樂趣也未曾可知。曾經的壯闊天地在外,現在的我,大概是內心了。
至少從土土身上,我在學習如何讓自己怡然自得,樂趣這件事,真是夏蟲不可語冰。
回顧了今年年初寫的新年計劃,4個月過去了,1和2做得還不夠好。書沒有堅持每周看,育兒理念也還沒有形成——但陸續參加了一些工作坊。寫完這篇也強迫自己從頭拾起讀書了。至於其他,作息表和家人都磨合得很好,工作也都恢復了,保險也開始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