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走出唯一真理观》(2020)

LaurenTaylor
·
·
IPFS
读书笔记

2020-08-05

全书分成三块,第一块是哲学、思想相关的漫谈,第二块围绕作者这些年的著作《哲学·科学·常识》《简明语言哲学》《说理》《价值的理由》《何为良好生活》展开。第三块是关于读书的漫谈和书评。本文摘录的段落主要来自于第一块内容。

1 告别唯一真理体系(或 普遍主义)

P25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一直到马克思,普遍主义是主流,我认为到尼采之后,到这个世纪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像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开始松动真理唯一性的传统。

P27 苏联解体的时候,自由主义似乎完胜,福山甚至认为历史已经终结。这简直成了笑话,看看这二三十年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变化吧,民主宪政制度还说不上在衰败,但它的生命力远不像从前那么强大了。

P27 最初,我认为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就像黑格尔或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无论什么道路,逐渐会汇聚汇到这样的一个目标上来。我们个人的追求要跟历史(这里指 长程历史)的发展相应,历史会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个人就往这个方向去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后来我认为,历史并没有这样的一个终极的目标,历史会沿着意想不到的道路去发展。历史的远景我们看不清楚,不必投入太多的情绪。

P30 中年以前人有故事,中年以后就是干活。

P65 一开始人们认为必然合理的东西在世界里,例如在月上世界那里,到了康德,必然合理的东西从世界那里转移到理性认知主体之中。语言转向可视作又一次转移,认为必然的东西的源头在语言中。可以把语言转向视作康德转向的延续。

2 教育

P73 学院哲学很大一块最后变成了自产自销。是,从前一个时代就那么几个哲学家,现在,哲学从业者成千上万,人多了,自产自销才能玩转起来。

P77 总的说来,创新就是说说,能把前人读懂就不错了。尤其不要去学尼采、维特根斯坦,那倒是创新,可咱学不来。依我看,所谓的毕业“论文”,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就好了。你好好读一本书,所谓好好读一本,你肯定读了好几本吧。你能从自己的角度讲一讲,他到底说了什么?如果你要说哲学也有什么训练的话,就是弄清楚“那个人在想什么”。

P82 今天,我们都用格式化的论文题写作,看不出一篇论文是谁写的。这种写作方式是在模仿科学写作,模仿的越像,就离开人文越远。它倒是有个好处——方便刊物采用匿名评审制度。不少哲学论文写的起承转合中规中矩,就是不知道它跟我们的所思所感在哪儿连着。好在现在的哲学从业者是the many,成千上万,学术刊物也成百上千,只要我挤进了学院哲学俱乐部,哪怕我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可说,哪怕大多数所谓学术刊物并无读者,仍然有希望找个地方把文章发出来。

3 关于这个时代

P86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子,第一次来到海边,站在大海边上,会有解放的感觉。可是你永远回不到你的村庄,永远站在浩瀚无际的大海边上,甚至漂流在大海中央,那就可能不是解放感而是无力感了。今天的人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无足轻重感,原因非常多,我想这跟人人都面对漫无边界的整个世界有关。

P87我们争取把自己的好东西传下去,不管时代有多艰难,只要你挺过来了,就可以把一些美好的东西传下去,你们的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了,可还是可能把这些美好的东西融化在你们自己的生活之中。

陈氏幽默

P69人们谈论文艺,有时会想起品位,谈起思想,倒好像就没有文艺这回事了。文章写得像会计报表,把维特根斯坦译成了粗人。

P70 你说“天冷,水都结冰了”,他说“在外因的作用下量变导致了质变”,一听就听出谁有学问谁没学问。你没啥悟性,没啥才华,只要你会说学术语言就是学者,所以你埋头苦练,四年大学外加三年研究院,毕业后再实习个三五年。费这么大劲儿学到的东西,谁挡得住他玩命用?

P81 (哲学系的老师里)还有一类,大概想成为柏拉图这种人,成为孔子这样的人,想着建立一个大理论,指导社会,为万世开太平的那种。不过这些年,抱这种大志的人在哲学系里不多了,现在基本都转到中文系去了。构建宏大理论打算领导全世界的多半是从中文系出来的。

P81 古代哲人不是贵族,不是统治者,他是依凭精神和智性的优越成为优越者的。在这个平民化时代呢?今天的哲学从业者通常缺乏精神维度,智力也平平,刚好当个教授。

P83 没文化的受到有文化的熏陶,有文化的从没文化的那里汲取营养,这个双向活动叫做文化。

中年以前人有故事,中年以后就是干活。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aurenTaylor信仰是思考的起点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