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一個人住的小日子 - 歐洲行腳 (巴黎-3)
#坐火車遊歐洲
【一個人住的小日子 – 歐洲行腳】70/100
聽說蒙馬特(Montmartre)山丘那兒聚集了許多藝術家,早餐後的第一站,就先去巴黎北邊第18區的蒙馬特(Montmartre)山丘走走。
地鐵圖顯示,可搭2號線(Ligne 2 du métro de Paris)。我住的旅館附近有1號線的Argentine地鐵站,但是深怕在地底下為了找1號換2號的聯通道而迷路,所以選擇在地面上漫步,還好只有10分鐘步行距離,就能走到凱旋門旁的瓦格蘭大街(Av. de Wagram),從夏爾·戴高樂-星形(Charles de Gaulle - Étoile)地鐵站搭車去蒙馬特山丘,這一小段路上,也可以多拍一些巴黎街景。
1900年就開始營運的巴黎地鐵(Métro de Paris),牆面色彩與月台味道比起紐約地鐵(New York Subway)都要好一些。搭2線去蒙馬特山丘,可以在白色(Blanche)站、皮加勒(Pigalle)站和安特衛普(Anvers)站下車。這個時間,遊客還不多,我想先去聖心堂(Sacré-Cœur)朝聖,免得被人群阻擋了俯瞰巴黎的好視野,所以先搭到較遠的安特衛普(Anvers)地鐵站。
出站後,順著Rue de Steinkerque街道往上走,就可以望見聖心堂的白色圓頂。這段山坡路要費點腳力,或者也可以在路易斯米歇爾廣場(Square Louise Michel)旁,搭乘蒙馬特纜車(Funiculaire de Montmartre)登上丘頂。纜車造型十分奇特,車廂外觀看似傾斜,但內部卻又十分水平,乘客站在其中,完全不會傾倒。我趕上一班沒甚麼乘客的纜車,緩緩登上巴黎市區的觀景高點。
巴黎聖心堂是這趟歐洲火車之旅,第一個走入參觀的大教堂。這棟白色聖殿的圓頂建築兼具了羅馬及拜占庭風格,以供奉耶穌聖心而得名。我被殿內的彩色玻璃長廊震懾,圓頂上的基督聖像(Christ in Majesty)馬賽克畫更讓我瞠目結舌。不確定教堂內是否可以拍照,而且前方台前有一些人正在做彌撒,氣氛莊嚴凝重,於是依著牆,靜靜地在速寫本描繪教堂內的美景。走出教堂,我坐在前方大階梯上,正好可以俯瞰巴黎城市美景,可惜天氣有點陰,不然更遠方的艾菲爾鐵塔就清晰可見。
幾周前,結束掉自己經營不善的網路公司後,走在忙碌的台北街頭,心情低落至極。茫然的壓力,深深勒著自信,難以呼吸。朋友建議去遠一點的地方繞繞,分散注意力,藉機洗洗塞滿煩惱的腦袋。於是,我踏上了歐洲旅程。此刻坐在蒙馬特的山丘上,遠眺巴黎陰天的悠閒,心神果然如坐禪一般安定平靜,減壓許多。
遊客開始出現,我離開大階梯,往旁邊的小丘廣場(Place du Tertre)走去。沒走多遠,就看見許多畫家在此設攤,彼此聚成一個繪畫藝術市集。有的畫家專注自己的油畫、素描或風景寫生,大多數的則是向遊客招攬生意,為遊客畫一張畫像,或是販賣他們的作品。40年代,這裡曾是羅特列克(Lautrec)、梵谷(Van Gogh)、畢卡索(Picasso)等大師進駐的地方,不知眼前這群藝術家們,會不會也能冒出一、兩位曠世大師?
現場畫一張人像可不便宜,我在圍繞四周的餐館咖啡店晃了一圈,準備離開時,遇到一位台灣來的留學生。她叫做Lanhua,台大畢業,正在倫敦攻讀企業管理碩士。趁課程空檔,獨自跑來巴黎觀光。攀談時,見她頻頻擦拭鼻水,可能有些著涼,於是我打開隨身攜帶的醫藥小包,問問有無需求。雖是初次見面,但我的相貌看來無害,也不像毒品藥販子,Lanhua便放心地拿了幾粒普拿疼感冒藥,感謝來自家鄉的溫暖關懷。
留下通訊方式後,Lanhua要去搭歐洲之星(Eurostar)回倫敦,我則繼續今日的行程。雨開始落下,我走入一家咖啡館避風雨,坐在靠門旁的窗邊位置,點了杯拿鐵。不一會兒,一個東方面孔的時髦女孩也進來避雨,坐進室內靠牆的小圓桌。大概是覺得窗外的雨景很美,她拿起相機走到我的桌旁,拍了幾張。瞥見我正在速寫本上寫中文,確認語言相通,於是與我攀談。她叫龔燕(Elaine),上海人,在China.com公司任職。知道我是台北人,也從事網路工作,話題一下子就熱絡起來。可惜我的網路公司收掉了,不然可能就在巴黎談成一筆好生意。
雨停後,時間已近中午。龔燕約了朋友在巴黎第二區(Paris 2e Arrondissement)的餐館,我們往狡兔酒吧(Le lapin agile)方向走去,在Lamarck - Caulaincourt地鐵站互道祝福,然後各自繼續在巴黎未完的旅程。
1875年藝術家安德烈吉爾(André Giordan)在酒吧牆上畫了一張圖,一隻兔子拿著酒瓶跳出鍋子,酒吧從此便以「狡兔」為名。多年後,畢卡索應老闆要求畫了一幅《在狡兔酒吧》(At the Lap Angil, 1905),這段時期,酒吧常是藝術家們把酒言歡的聚會場所,留下不少趣聞。有著這麼多名流加持,狡兔酒吧自然成為觀光客的打卡聖地。可惜早上沒有營業,我也只能在店外聞香,不得其門而入。
往下走幾步路,就到了蒙馬特博物館(Musée de Montmartre)。這裡面也頗有看頭,不趕時間的話,可以細細瀏覽梵谷(Van Gogh)等大師曾經在此工作的事蹟。我想多逛逛街,便沒有購票入內參觀。往聖心堂方向,有一個羅馬建築風格的聖伯多祿堂(Église Saint-Pierre de Montmartre),這裡曾是蒙馬特女子修道院,旁邊還有一個小墓園。原以為教堂墓園四周應該是比較肅靜,走到這個彎角,才發現小丘廣場就在前方,附近街衢巷弄多得是禮品店、咖啡館、小餐館,還有夜總會(Les Coulisses),看來這一帶不熱鬧也難。
用完簡單地下午茶,遊覽車帶來一車車的觀光客,我很想在藝術氣息濃郁的畫家市集多待一會兒,但人群的喧囂讓我掃了興,於是決定提早離開小丘廣場。經過另一個熱們景點浣衣舫(Le bateau Lavoir),往白色(Blanche)地鐵站走去。著名的紅磨坊(Moulin Rouge)就在地鐵站附近,白天先拍一下外觀,今晚若還有殘存體力,再過來買張票,感受歌舞秀的火辣熱情。看看時間,現在去巴黎聖母院(Cath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有點遲了,那就去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吧!
傍晚時刻,順利來到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坦白說,來到巴黎之前,我對這座好像電力公司的高壓電塔沒啥興趣。直到走出地鐵站,漸漸靠近330 公尺高的鐵塔時,才完全打破成見,只有滿滿的驚訝與讚嘆。
得名自鐵塔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el)的艾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當時建造目的之一是為了巴黎世界博覽會。落成後,各方褒貶不一,但時至今日艾菲爾鐵塔已是世界著名建築,巴黎城市地標、法國文化象徵之一。我買到第三層(頂層)的票,搭著電梯登上艾菲爾鐵塔。從觀景瞭望台,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巴黎城市美景。此刻雖已近黃昏,面前長長綠帶的戰神廣場(Champ-de-Mars)公園、綠地盡頭的巴黎軍官學校(École Militaire),還有學校後方59層樓高的蒙帕納斯大樓(Tour Montparnasse)都依然清晰可見。向左遠眺,還能看見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羅丹美術館(Musée Rodin)等知名建築。鐵塔的另一面,越過塞納河(Seine),美麗的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在夕陽下光彩耀人。美景當前,甚是興奮,不過我卻被角落處的聲音吸引。
兩個女生坐在觀景台角落,說著國台語,似乎在抱怨感情上的問題。我假裝是ABC,用著英語向她們詢問要如何搭地鐵,但一下就被拆穿笨拙的搭訕伎倆。知道我也來自台灣,並打算搭火車遊歐洲一個月,好奇我的旅遊計畫,她們便邀我一同去晚餐,好好說分明。
夜景拍好拍滿,我們往巴黎拉丁區方向過去。Regina和Jo Jo,兩個台灣女孩,大學畢業後都到英國伯明罕附近的大學唸書,攻讀教育碩士。趁著假日,她們搭歐洲之星從倫敦過來巴黎遊玩。本以為可以遠離同學,好好躲在巴黎鐵塔上說說八卦,沒想到竟然遇到家鄉人。得知我收掉的網路公司名為「大蝸牛」,Regina和Jo Jo帶我來到波利多餐廳(Polidor),好好吃一份法式經典料理「勃根地蝸牛(escargots de bourgogne)」。看著道地美味端上桌,我有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嘆,但是在歷史悠久氣氛絕佳的左岸餐廳、鐵塔上意外邂逅的兩位氣質美女面前,所有的佳肴都毫無意忌口,盡情享受就對了。
酒足飯飽,準備返途。正在念研究所的Regina和Jo Jo很開心在異鄉遇到我,一個剛失業的青壯年大哥。我的歐洲旅行會從法國一路南下,途經義大利、瑞士、德國、荷蘭,再從比利時搭歐洲之星回到英國。時間算算,大約是一個月後,應該可以和Regina和Jo Jo在倫敦相見。彼此約定後,今晚巴黎的歡樂晚宴,就在地鐵站前,珍重再會。
歐洲之行才第二天,人生風景線就畫出了不一樣的色彩,巴黎果然是個容易讓人情不自禁的浪漫之都。
好喜歡這種萍水相逢的簡單快樂。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