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的原則,教一堂學習力爆高的課
最近帶著一批有專業沒有教學經驗的新手課程規劃師作「遊戲化教案規劃」。為了讓新手能盡快上手,並減輕自己的行政負擔~決定,花時間把教案規劃「規格化」。
要提高學習成效,首要協助做教案切割。
讓每一個階段-短淺,有感,有印象。
讓階段與階段之間-有關聯,有層次,有堅定明確的目標。
做教案必須要要抓緊“教學目標”,並不斷的檢視是否偏題。有時候陷入寫教案的氛圍裡面會越寫越起勁,這時候就會走歪。常見的就是越寫越深入,本來90分鐘的教案變成120分鐘。或是,越寫越多想法,變成東提一些西提一些原本要教的內容就歪了或是直接轉向,課程目標模糊了,變成沒有重點的閒聊。
“同理”學習者的學習行為
學生:既然坐進了教室,如何能帶走些思維/技能。學費不能白繳。
老師:既然踏進了教室,我應該如何傳遞思維,傳授技能。鐘點費不能白收。
為確保能有效學習必須不斷地刺激學習者的學習慾望。學習慾望活躍,就可以對於學習留下記憶(印象)。同樣的事情持續太久就會失去興趣,注意力就會走神。專注持續時間:成人大約8~15分鐘/孩子大約6~10分鐘,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移轉。
給予>>檢驗(操作)>>重申
透過「給予>>檢驗(操作)>>重申」這樣的循環,來維持學習的專注力。每8~15分鐘轉換,30~45分鐘循環。不斷的“轉換”,讓學習慾望可以維持在高點。循環的堆疊及擴大可以傳遞一個比較大的觀點或是技術。
如開頭說的~要做好教案切割:
讓每一個階段-短淺,有感,有印象。
讓階段與階段之間-有關聯,有層次,有堅定明確的目標。
下課前要做整理/回顧、強調/複習、行動/呼籲…引發共鳴,帶領前進。
課程切割計畫
為了協助新手上線,第一件事就是將教案規劃規格化。規格化的第一步,就是切割時間。對於授課的時間切格,我自己有一套3分法。就是把課程時間做2~3階段的切割。每個階段不要超過30分鐘,各階段加總時間不要超過90分鐘。
單堂課的總時間規劃不盡相同,學校正規課程大約40~50分鐘/堂,為了做學分上的計算;成人教育課程大都60/120/180分鐘/堂,為了做堂數對應計價的考量。不論多久,都可以試著用3,30原則。
課程切割為“堂”,每堂課時間50~90分鐘
(I) 180分鐘(3小時)的企業訓/內訓/外訓,切上下堂約80~90分鐘*2。正式的段落是為了明確的段落。
(II) 同理,120分鐘(2小時)的課程規劃,切分上下堂50~60分鐘/堂。中間預留中場休息時間。
(III) “堂”的切割要明確,並要真的達到停頓的目的。是為了讓受訓者休息上廁所以及能有些時間空間可以喘息、沈澱、整裝、補給、再出發。
ps.這時侯,我個人不建議在單獨跟學生做課堂的1 by 1 討論/教學。除了希望講師可以休息一下,整理情緒跟思路,從上一堂的互動狀況中找出下一堂需要調整的細節,並做好準備。另外希望可以讓學生(同儕)之間可以交流討論,找出疑惑點或是相互達成共識。討論過的資訊對於學習吸收是有好處的。
(IV) 每堂下課之前,需要5分鐘做該堂課的小總結-整理/釐清觀念或是思維態度。協助學習者強化學習印象。
每堂課切割為“階段”,每個階段不超過30分鐘
(I) 每堂的50~90分鐘再排深淺層次分成3階段,每階段大約30分鐘。
(II) 每個階段的內容規劃,視情況做2~3個小段落的停頓點。
做停頓點的原因:確保學習的專注力一直在高效的狀態之下,學習停頓點最好抓在15分鐘內。
(III) 每個停頓點視為一個小的知識/技能的傳遞,停頓後安排試做或是討論。透過試做/討論可以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況,確認狀況才能往下進行。反覆的前進一小步,確認是否跟上進度,往前推進,確認資訊傳遞的精準度,……。這樣才能確保學習成效。
透過切割方式,讓學習切割為15分鐘的停頓點。每個停頓點都經過學習驗證的試做/討論,確保學習成效有一直on line。當出現落差或是誤解-盡快導正,以確保下個階段的進行不會偏差。這樣的不斷確認學習及確保資訊傳遞的正確性,學習成效就會高。
身為課程規劃師,如何輕鬆規劃爆棚課程?
我是課程的規劃者或是授課講師,規劃出學習成效爆棚的課程是當責。常常收到的課程資訊只有標題(方向)&目標,該如何把內容產出?
- 確認課程的目的?為何需要?重要嗎?解決什麼痛點?
- 課程的定位(市場,受眾,工具),誰需要?需要什麼?
- 學習成效的產出,學員後想(能)做些什麼?
將目標列出來:條列式的列出教學重點,排定教學先後順序。由淺入深,相關連的資訊依照前後順序因果關係做排列。將學習重點做最細部的列舉,在做相關聯的分類。依照總時數往下做學習佈局,由大到小:切段落、分階段、找停頓點、…。
將學習做階梯銜接,由小大大:停頓點約為15分鐘、2~3個停頓點是一個階段、2~3個階段是一個段落(或一堂課)、一個觀點、一個知識技能的傳遞、……。
將大的目標分割成小階段、小階段切成停頓點、…就這樣大切小,小堆疊成大。目標清晰明確,階段驗證方向,停頓點確保學習成效~
課程規劃師在切割完成後,逐一將停頓點完成。在堆疊停頓點的階段做小結,每個小結必須產出行動呼籲(CTA,Call to Action)。
最後下課前,做出“行動承諾”~定下驗證期限。
就在這大大小小的堆疊之間,一個高效學習的課程就出現雛形了。
讓我們一起試試吧!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