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記 |《自恋主义文化》

Nishinoaki
·
·
IPFS
·

這本書雖然描述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社會,但其中所述問題及現象無一不在當今社會可以找到對照,那些曾經被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如今依舊還是問題。

全書分成了十個章節,從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導入,談自戀主義的形成背景及其定義,進而開始探討不同維度的自戀主義文化現象,具體內容涉及政治、日常生活、體育運動、教育及情感等內容。儘管全書篇幅不長,但作者把能談到的基本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每一章節讀完都需要消化和反應好長一段時間,總體來說是有點沉重的書,畢竟被人用這樣直接的角度剖析,自戀主義者還是容易感到不適的(^^)。另外,必須要說,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現實觀察類書籍,經驗主義,沒有特別靠譜的論證過程,當然結論都很唬人,確實讀得很震撼,用來驚醒自身,還是蠻有效的。

當從政治等途徑無法改變現有生活,人們開始轉而尋求其他解決辦法,把向外的注意力轉向自身,意圖從自我需求出發,找尋滿足自我的捷徑。然而許多人在嘗試了宗教崇拜心理學疏導等等方式之後還是得不到所想像的滿足,更多的時候是對任何事物都興趣缺缺,只有外界的認可和崇拜才能寬慰內心頻繁的焦慮。作者說,這叫做對世界產生了過分的依賴。書中寫到:【儘管自戀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起作用,也常常能用他那虛假的對個性的洞察力迷惑他人,但他對其他人的貶低以及他對其他人的漠不關心使他的個人生活變得索然無味,並強化了他“對空虛得主觀感受”。儘管他頻頻對自己的智力估計過高,但因為他根本不把自己的智慧真正用於認識這個世界,他並不具備感受精神昇華的能力。他要依賴他人時時把讚美和崇拜之詞灌入他的耳中。他“必須把自己依附於某個人,過一種寄生生活。”可同時,由於他害怕在感情上依賴他人,也由於他對人際關係持操縱的、剝削的態度,他與他人的關係就變得無味、虛假而又令他深感不滿。一個處於邊緣狀態的病人說,“對我來說,最理想的關係就是兩個月的交往,這樣,相互之間可以毫無約束。兩個月之後我就斷絕關係。”】(P37)是什麼讓我們變成了這樣自我沉溺的模樣?作者提到了消費主義的副作用,過度消費帶來的裝點並沒有真正提高我們心裡對自己的價值定位;再如人們對成功的變態追逐,人際關係甚至也成為爭權上位的手段,連文化藝術及宗教都無法慰藉疲憊的心靈。我們拍照,社交,享受大眾傳播帶來的好處,卻用不自覺跟隨大眾的步伐,做出選擇,無法容忍自己生活的平庸。正如蘇珊桑塔格在對攝影的研究中所發表的看法那樣,“現實似乎已越來越像照相機所顯示給我們的樣子。”沒有照相機為我們提供證明我們就不相信自己的感覺。她認為照相機有”很多自戀性質的用途“,其中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自我審視“,這不僅因為它提供了不斷進行自我審視的技術手段,而且因為它使一個人對自我的感覺依賴於自我形象的消費,與此同時它還使人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病理學形式上的自戀主義最初表現為對早期生活中依賴他人的無可奈何的感覺的抵抗, 它試圖用”盲目的樂觀主義“和自我依靠的幻覺來應付這種感覺。既然現代社會把早年生活中的依賴經歷延續到了成年,它便助長了那些本來可以通過做個勝任的工人和勝任的父母來與自身的自由和力量的局限性——人類生活固有的局限性— —取得和解的人們心裡較緩和的自戀思想。但同時因為我們這個社會使人們越來越難以從戀愛和工作中得到滿足,它便在每個人周圍都佈滿了人為地製造出來地若干徹底滿足的假象。

當然書中也提到了不少解決自戀症狀的方法,包括時下也非常流行的正念冥想,表達感恩等常被劃分到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的雞湯系列內容。但最簡單的方法或許最管用,值得一試!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