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一燈DIY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咖啡灌腸】操作示範 一招使穀胱甘肽功能增強7倍 膽石自然溶解 排走宿便讓身體更輕盈肌膚更美白

一燈DIY
·
·

全世界最強美白肌膚的排毒法

Hello大家好是一燈,今日又要介紹一個比較冷門的排毒方法,這個就是咖啡灌腸。

算不算冷門?可能都很多人聽過,但是實在不多人用過或試過,我今日會講解一下這個工具怎樣操作,咖啡灌腸有什麼好處都會在這個影片分享。

上一集我已分享另一個冷門的碳粉排毒法,如果未看過可以翻看,今次的咖啡灌腸會是全世界最強的排毒法,一般人誤以為咖啡灌腸只是排清宿便,當然不是這麼簡單,亦有人聽過Dr. Gerson治療癌症的方案,如果要跟他的方法治療癌症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在他的診所做足很多東西,可能一天要做四次灌腸以上,還要定時定候很難跟得足,但我們在家保健用的話,是可以輕鬆很多簡單很多,所以我今次會講解在家怎樣簡單地操作。

提升穀胱甘肽功能七倍

為什麼要用咖啡? 因為咖啡裏面有咖啡因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綠茶都有咖啡因為什麼不用綠茶? 因為咖啡裏真的有一些獨特的物質,讓我們的身體起到一些作用,例如裏面有一個叫做咖啡醇棕櫚酸脂,刺激到肝臟一個叫做穀胱甘肽s轉移酶,提升了穀胱甘肽功能六七倍以上, 這是一個超級厲害的功能! 

咖啡還有三種物質會刺激膽臟,第一種叫做可可鹼,第二種叫做茶鹼,第三種叫做咖啡因,這三種物質會讓膽臟的血管擴張,增加膽汁,讓膽囊釋放更多膽汁,膽汁會把脂肪分解拆得更細,膽汁分解脂肪之餘會一路去到大腸,會沾上很多污染物重金屬農藥,而我們身體有個機能會把膽汁回收,那就麻煩了污染物會跟著膽汁回收,如果我們身體能夠正常排便,一同把膽汁也排走那就不是問題了,但是如果便秘就不好了,這些膽汁排不走就會被回收, 所以做咖啡灌腸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同時讓膽汁加速流動及讓大腸內的宿便一並排走。

膽石自然溶解

另一大好處就是膽汁被排走, 排走之後膽囊就沒有足夠膽汁,膽囊就要製造一些新膽汁,透過肝臟輔助之下,膽囊會打膽石溶解來製作新的膽汁,所以排走膽汁的好處就是讓膽石變小,這個也是咖啡灌腸另一個好處。

現在來講一下咖啡灌腸套裝是怎樣,買回來裏面有三樣東西,一個咖啡灌腸膠桶一條好長的膠喉,還有一條接入身體的一次性膠喉,一次性膠喉非常柔軟 使用bb奶嘴的材料,不會弄傷人體的肌膚,現時的灌腸桶多數是這種款式,有一種是金屬材料的, 也有一款是即用即棄的膠袋款,這款膠桶可以長時間循環使用,膠喉直接駁上膠桶底部,操作時可看體型大小來決定用量,由400至1000毫升不等,身形細小可由400至500毫升開始,身形中等的可600至700毫升,身形巨大的可以去到1000毫升。

三大重點

重點1 咖啡一定要有機的,重點2 要用純水(蒸餾水),不可以用水喉水(自來水),因為水喉水太多污染物,重點3 咖啡水溫,最好用溫度計量度,進入身體不能過熱,最好跟人體體溫差不多大約37度,所以咖啡溫度最好35至40度之間,盡量不要超過40度,否則咖啡灌腸變成豬大腸! 

入咖啡之前最重要鎖緊去水喉,喉管中間有個開關掣,一個滑輪向上滾動是打開水下來,向下滾動是關閉水停下來,用這個滑輪控制水滴下來的速度,現在入水之前先關閉,膠喉尾部接駁一次性短膠喉,接駁好之後可以入水,切記一定要把這個關上才入水,入水後把咖啡桶掛高,掛高過肝臟最好高過頭部,因為是靠地心引力的,首先控制開關掣讓水慢慢流出來,把所有喉管內的空氣都排走,所有空氣排走之後關上,整條膠喉都是水了, 準備一些潤滑油可以是椰子油,椰子油有消炎作用比較好些,油塗抹在膠喉末端,再慢慢放入體內。第一次未熟習的可坐在坐廁上操作,熟習了之後可以進行其他方式,把瑜珈氈放在地上往右邊躺下來,肝臟及膽囊在右邊所以向右躺下,又或者用翹臀式趴喺地上,盡量令咖啡流入肝臟及膽臟,初初未熟習時先坐在坐廁上便可,讓自己先習慣這種感覺。

堅持十五分鐘

應該如何插入膠喉不知道插入多少? 插入一吋兩吋三吋究竟要多少? 第一次嘗試的朋友需要讓自己放鬆,慢慢先放入一吋, 可能太緊進不了,因為有些朋友便秘得太久太乾燥,嘗試把喉管輕輕轉動再往內推,慢慢轉動,要入多深? 大約轉入三吋,開始便容易進入了再慢慢推進去,大約進入五吋深才不容易掉出來(因人而異可按自己手掌闊度),因為水一進入就有壓力想排出來,突如其來澎湃感會爆出來,第一次用後你就知道了! 這條管大約七吋長入五吋足夠了,準備好就把水慢慢放下來,推高滑輪些少讓咖啡慢慢滴下來,初初不要滴得太快讓自己慢慢習慣,習慣了之後可以全開很快的流入,因為第一次有很多宿便空間不夠,空間不足再加入太多水的話,隨時會爆發出來! 因為腸道濕潤了隨時會噴發出來,所以要慢慢控制水量,因為之後還要堅持十五分鐘! 為什麼要把咖啡水鎖住十五分鐘? 

因為血液每三分鐘經過肝臟一次,十五分鐘可以循環肝臟五次,讓肝臟有足夠時間清理血液,透過穀胱甘肽把血液廢物清理,但是堅持15分鐘是不容易的,如果注入所有咖啡但體內很多宿便,太大壓力隨時會爆發出來! 一般第一次試都堅持不了十五分鐘,可能連十分鐘都堅持不了,而且爆出來非常澎湃非常暢快,爆發完一下又一下不知多少次才完! 彷彿把千年廢物都排盡非常舒暢! 所以為什麼用過的人會繼續使用,甚至每天都一次或兩次,早晚各一次因為感覺太舒暢了! 如果便秘得太久這個high的感覺,不用多說了!

咖啡灌腸簡單程序已經講完,習慣了之後你可以增加容量,看自己可以容納到多少,500 600甚至700ml,當你清走了長久的宿便,你的容量可以再增加多些,當然你增加容量越多壓力越大,未必可以堅持15分鐘,若然一開始就用700毫升,壓力一大就堅持不了,所以這一點自己去嘗試調節到最好。

今天的咖啡灌腸操作方法講解完畢,最簡單的方法已經分享,還有更高級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找些書本來學習。(記得每樣工具用前用後都要消毒處理好!)

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請分享給,曾經想做咖啡灌腸而沒有做的朋友,如果有問題的請在影片下面提問,這些灌腸工具都可在藥店買到,如果找不到可以在網上買到,網上連結就在下方,有機咖啡的連結也在下方可以找到,今日的分享到這裏了! 希望大家點讚訂閱及分享,下次見拜拜!  

😊影片中的產品:😊

💲💰 iHerb 5%折扣碼: CDW6855 (結帳時輸入此折扣碼,可享全單九五折 )

咖啡灌腸桶 https://s.click.taobao.com/mY6Lmsu

有機咖啡 https://hk.iherb.com/pr/Cafe-Altura-Organic-Coffee-Classic-Roast-Ground-12-oz-340-g/32157?rcode=CDW6855

😊😊😊😊😊😊😊😊😊😊😊😊😊😊😊😊😊

一燈DIY 聯絡方式:

Matters: https://bit.ly/2RFyWHC

Youtube: 1Carlight 一燈DIY http://bit.ly/2Jgl5FB

Facebook: 1Carlight https://www.facebook.com/1CarLight/

IG:1Carlight http://bit.ly/2HhUNR6

DTube: @sasaadrian https://d.tube/#!/c/sasaadrian

LBRY: https://open.lbry.com/@1CarLight:e

😊😊😊😊😊😊😊😊😊😊😊😊😊😊😊😊😊

DISCLAIMER:

This video i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t is not intended to substitute or replace or to be interpreted as medical advice. Please consult a Medical Doctor or Naturopath before using any suggested supplements or products. All content in this video is owned and edited by 1CarLight一燈DIY .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at of the Author. They do not reflect any opinion associated with any discussed brand(s) or product(s). For transparency purposes, any compensation from products mentioned will be fully disclosed at the beginning and/or end of a post or video. Only brands and/or products which are fully supported, used and loved by 1CarLight 一燈DIY are discussed. Compensation will never influence nor take precedence over what products appear on Healthy Life Happy Life . I will never accept compensation from a brand or company I don't personally know, love, use and trust for myself and my family.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