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為自己Cod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讀書筆記- <我的職業是股東>- 我的第一本投資理財書- 成長股與價值股#2

為自己Coding
·
·


書名: 我的職業是股東

作者: 林茂昌

出版社: 早安財經


第二章心得

這章重點提到成長股的觀念,只要能買到成長股,獲利將會是很可觀的,是用十倍到百倍以上來計算的,接下來作者開始介紹非常有名的普來斯投資法則,簡單來說就是要挑選出一個好的成長股,在它成長期時買進,買進時間點應該是在它退流行時,並長期等待成熟期出現時賣掉,重要的是投資者要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出市場,要有見好就收的智慧,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人都會期待它可能還會繼續漲,最後成長股可能不再符合預期獲利,投資者只能認賠殺出,最後作者希望讀者不要隨便從別人那邊得知現在的成長股有哪些,因為這麼做很容易把獲利拱手讓人,自己卻分不到太多的好處

成長股定義

  • 指的是公司的營業收入與獲利能力高於業界企業的平均值,或是預期營業收入與獲利能力有大幅成長
  • 簡單的來說,指的是現在可能還不怎麼樣,但未來會非常好的股票


普萊斯投資法則

間單來說,他認為企業有三個時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選中成長股,在成長期時買入,等到成熟期賣出

  • 如何挑選成長股? 不管是一波波景氣低點或高點,銷售量和盈餘都能不斷創新高的公司
  • 買進時間點? 選在成長股退流行的時候,通常成長股的本益比都比較高,當它跌落到平均值附近時,就是買進時間點,或是本益比高出歷史低點三分之一時
  • 賣出時間點? 成熟期到來時,或當股價高於買進點三成以上時,可以慢慢分批賣出


第三章心得

這篇主要介紹了價值股的觀念,遵循價值投資法的投資名人相當的多,像是大家就算沒有玩過股票,也一定聽過的股神-巴菲特,作者對於價值投資法有相當淺顯易懂概略解釋,他說就是用五毛買一塊,用五毛錢買價值為一塊的股票,但我們要如何去計算一間公司的股票價值值多少呢?由於公司的運作是相當龐大且複雜的,我們根本沒辦法去實際計算出確確的價值,但我們可以從公司公開的財務報表與對所屬產業的了解來估算此公司的價值,作者提供了幾個財務報表上的指標可以做參考:1.股東權益2.稅後盈餘3.每股淨值4.每股盈餘,但是財務報表上的盈餘數字可能經過專業的經理人調校出來的,所以也不能完全相信,要仔細評估,企業股票是連專家都很難估算的,越複雜的企業越難估算,所以巴菲特只投資簡單易懂的企業,且市價遠低於真實價值的公司,目的就是避免估算錯誤導致可能的龐大虧損,而這些潛藏於市場中的價值股,通常被視為冷門股,由於市場的不信任,所以股價通常都很低,但是買進這樣的股票,很有可能不會是價值股,而是大爛股,可能隨時會退出市場或要很多年才會回到它該有價值,解決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葛拉翰與坦伯頓的分散投資,也就是一次投資眾多的股票,來分散可能投資到大爛股的風險,另一種是巴菲特集中火力的投資方法,他認為分散投資法會讓誤踩大爛股的機率變高,所以他認為持股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夠挑到符合長期競爭優勢的好公司,並在它股市低迷、環境不景氣、或公司出現短期問題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就能享受公司獲利的甜美果實,最後作者想強調一個觀念,正如書名所提我的職業是股東,只要買進股票,我們就是股東,如果這間公司很賺錢,每年分給股東的利潤相當高,我們不會捨得將它賣出,而是長期當它的股東,讓它成為我們的金雞母,而要知道這間公司是否有這樣的潛力,可以看這間企業的淨值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也就是公司用股東投資的錢去賺錢的能力,符合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不必擔心它的股價波動,只要享受它帶來的股利股息就好


重點整理

  1. 價值股: 股票市價遠低於真實價值的股票
  2. 淨值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 又稱為股東投資報酬率,公式為盈餘處以股東權益,像是我投資了200萬,一年後公司獲利50萬,那我的淨值報酬率就是50/200 = 25%,也就是企業用股東的錢去賺錢的能力
  3. 巴菲特的挑選價值股標準: 簡單易懂,且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也就是投資擁有專利,品牌, 壟斷市場能力, 以及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股票
  4. 價值股買進時機: 符合長期競爭優勢的好公司,並在它股市低迷、環境不景氣、或公司出現短期問題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
  5. 賣出時機? 只要挑對了價值股,我們就成為股東的角色,如果它是非常賺錢的金雞母,就算中間有許多波折, 也不要輕易放掉 ,就讓它繼續為我們下金蛋吧


這邊整理了這週我看的兩章心得,終於開始對股票投資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突然覺得股票的世界真的很不容易啊, 感覺要多做很多功課,才敢下單, 我不清楚這樣會不會侵害到作者的權益,如果有違反的地方,還請大家告知我,我會馬上隱蔽文章,並且不再發這樣的心得文,感恩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