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
开始骑车之后,我发现之前的美好幻想都不切实际。
对于路痴而言每去新地方都是挑战。一开始总用笨法子,把要走的路在google map上来一次,还得复习关键转弯和路牌位置。即便如此都会走错路,摊在小路或人家别墅前面查地图。后来把手安了GPS, 只是时时去瞟很危险,城里七拐八拐的路便很令人厌烦。再者又得找停车场,也要费一点功夫,便失去了老家吃肠粉路边随意一摆的快乐。P便说那总不能又给你随意摆的自由又保证你路上宽敞开得爽。
下雨也很尴尬。一次和P去chinatown吃生煎包,刚过vivo就有一坨水砸下来,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她以为是浇花我以为有人吐很多口水。才发现是半下不下的区域,到chinatown的时候已经湿透了。于是比以前更喜欢抬头看天,干活起来倒水也会去窗边看看太阳。
带女孩子兜风也并不浪漫。头盔会把头发压扁;说话只能在等红灯的时候,不然就消散在风里,因而看到蠢车没法一起judge。沿途的风景都是自己看过去,寄希望于风声中默契的交会。
最后是小车与小酒无法共存。之前想骑小车去朋友驻唱的酒吧听歌,却陷于无法喝小酒的矛盾状态拖延至今,结果她们现在都不表演了。两种自由徜徉的状态无法结合,比较可惜。
把车转手给我的小哥住新山,刚入籍,在淘宝上买了许多贴纸搞得很酷炫,油箱上还有一尊泰国车神,保佑上路平安。第二天骑去公司,J听了一下说好像有部件松了,我便很揪心,之后去了一次摩哆店。在alexandra的牛油果村附近,老哥只会讲福建话和英语。换了机油和些许零件,上班没法现场观摩,甚是可惜。
路很舒服。高速而外,一般也都畅通无阻,且很少有乱窜的车。红灯穿行的时候碰过别人车的镜子,车里的老哥百无聊赖,看到我回头道歉,举个“你做三小”的手势。我在fb进了几个组,每天有人发本地车祸的视频。前阵子有个23岁的年轻人开摩托车在我每天回家经过的西海岸路口车祸去世,便很戚戚然。
回家路上常见两辆宝马,一个是西装皮鞋的冷峻大叔,一个是t恤短裤的粗壮小伙。更多的是骑自动挡或弯梁车,着黄色套装的工人,衣服沾着黑漆,油门一拧就百六。看起来像是在码头附近工作的工人,顺着westcoast highway下AYE去关口。J说他们的车都改过,排气管也换成直的,所以震天响。
而我设想的“自由”并没有成为一个时常显现的概念。根据我天真浪漫的想法,骑车穿行在城市的路上,是无拘无束的漫游者的理想,以朴素直接的方式宣称对城市空间的主权。二者在我们充满虚拟空间的生活中增加现实体验,有一种真实简单的快乐。然而往往骑车的感受更注重当下,快乐并没有多层意义。
大中午跑去东部打包jc常吃的鸡饭,阳光亮得像手机里dramatic cool的滤镜,而鸡饭却没有以前好吃。
去市里玩耍,进入隧道的时候骤然变冷,有种在沙巴的山上过弯的感觉。
凌晨去机场,在摩天轮附近的高架桥上,横风吹着车抖。
加班半夜回家,AYE的雨打在脸上像石子,一辆下班的巴士呼啸而过。
和P从kovan回家,PIE的车很多,却很快。置身于车流中,像一场盛大的朝圣。前方一道闪电劈开,P激动地叫。我们向着闪电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