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hangY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輕」無法測量,無法知道如何去承受,而成了不可承受。

changYi
·
·
簡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布拉格之春」為背景,蘇聯軍隊入侵捷克後,知識分子逃往海外。昆德拉透過一男兩女交織的愛情故事,帶出了對政治、文化、人類生命的省思與嘲諷。
圖來自於博客來


一開始覺得主角托馬斯是塊浮木,特麗莎硬是抓著他不願離去,但越到後面我才知道特麗莎才是那塊木頭,是托馬斯離開不了她;其實特麗莎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做出自己的事,例如遇到畫家又或者是開始拍照、攝影,就女性主義或是直觀的現代角度可能會微微唾棄她沒有自己的思想,就好比她剛到瑞士時被激怒的那段,面對別人的質疑:「你不想做一些自己的事?」看書的當下,我也想著她難道甘願只做一個男人身旁的女人?但在看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後,體會到托馬斯的「必須如此」,就更可以理解特麗莎也「必須」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愛上一個人之後,很容易就會失去自己?愛情中很容易開始以自己的角度說著自己,這種時候都會讓人開始疑惑,兩個人的愛到底是基於什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面的主角托馬斯,不斷外遇、回家、外遇、回家無限的循環,雖然讓人看得很膩,但漸漸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示的「必須如此、必須這樣」,他需要透過這些儀式性的過程讓自己回到那塊浮木之上,讓自己記得回家;而對女主角特麗莎來說,或是很多人來說愛情到了自己身上,就會開始懷疑那個幸運的女孩可能不是自己,開始對自己沒有了自信、覺得自己不再這麼特別,但其實你已經牢牢地抓住了。

生命是輕的、但有著意義時那個重又是難以承受的,以前看這本書時,只是因為他的名字很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到底是什麼不可承受,「輕」有何不能承受?一開始可能會專注在革命與愛情的相對面,但越看越多次我反而在意的是托馬斯和特麗莎之間。現在在想「輕」可能就是太漂浮了,所以無法被測量他的重,貼近生活的踏實是重的,是可以衡量所以可以負荷的,而那種「命定」、「承諾」則是「輕」的,輕所以無法衡量,無法知道如何去承受,而成了不可承受。

  • 作者: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 譯者: 尉遲秀
  • 出版日期:2018/10/15
  • ISBN:9789573333982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