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公布確診者行蹤資料,對防疫有幫助嗎?
不重視個人隱私的國家,原來不只中國。
正當武漢肺炎從中國開始快速蔓延到世界各國時,各國不同的防疫措施與作為,也引發大家的討論。
先前一則華爾街日報日文版的報導《韓國將感染者的移動記錄在網路上公開》,引發了我的注意。
確診者的行蹤,在網路上完全公開
在這則報導中,詳細描述了第 12 號確診者的行蹤;而這些資料是出自韓國衛生福利部的所屬網站,如下方截圖(原文為韓文,透過 Google 翻譯顯示為中文):
在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到鉅細靡遺的個人移動記錄,甚至連在電影院中觀影的座位號次都有,實在令人驚歎。
這麼詳細的移動記錄是怎麼取得的?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上面那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韓國政府手上的資料包括:
- 確診患者的信用卡刷卡記錄;
- 各地的監視攝影機錄影;
- 手機在基地台登錄的位置資料;
- 公共交通電子票證的使用記錄;
- 出入境資料。
患者的各種行蹤資料,除了姓名之外,等於完全公開;據華爾街日報日文版的報導,韓國當局會告知確診患者將公開其行蹤,而且患者不能拒絕行蹤追蹤與調查。
如同台灣許多軟體開發者,利用衛福部公開的口罩販售情形公開資料,做了很多 App 供民眾查詢一樣,也有不少韓國開發者利用上述的資料,做成網站和 App,讓韓國民眾以地圖界面,更直接地檢視各個確診患者曾經造訪過的地方,例如下圖的 Coronamap.live:
上面的截圖,還只是單一確診患者的圖像化行蹤資訊;在使用者剛進入這個網站,尚未選擇任何確診者時,看到的是所有確診患者曾經出沒地點的地圖;看到這樣的地圖,任何人心中恐怕都會有這樣的念頭:「竟然有這麼多地方都不能去了!」
可想而知,在大眾對疫情風聲鶴唳的此時,只要某個地點曾有確診患者造訪過,民眾對該地必定避之唯恐不及;就如同下面這段新聞報導所說的,即使電影院再怎麼努力進行消毒工作,前來觀影的客人仍然少之又少:
在這段影片中,我們也看到韓國民眾每天都會開啟這類服務,確認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否也有確診者造訪過;這對許多在地商業活動,想必會造成嚴重的打擊。
重點來了:姑且不論這種做法對個人隱私的侵害,像這樣公布確診患者的行蹤資料,看似公開透明,但對於防疫工作,真的有實質的幫助嗎?
我認為,這是沒有幫助的。
公布確診者行蹤,對防疫並無實質幫助,僅會助長恐慌
為什麼我認為這種做法對防疫沒有實質幫助?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就算透過各種方式取得的行蹤資料,再怎麼樣,也都是落後指標,幾乎不可能做到即時呈現。
也就是說,這些行蹤資料因為有時間差,所以並不能實質減低民眾到這些地方的被感染風險;你打開了 App,看到某處曾經有確認者去過,但這些都是舊資料,這些服務唯一的作用,只是讓你知道某處「曾經」有確診者去過,而現在確診者早就不在當地了。
真正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經常在該處出沒的人;但對防疫單位來說,要掌握這些人是否也被感染,反而是非常容易的。
如同上一段新聞影片中所述,武漢肺炎病毒在一般環境下,存活時間最多兩天,而且大多數曾有確診患者去過的場所,一定會加強消毒工作,所以其實是沒有必要過度恐慌的。
但是,一般民眾恐怕很難理解這個道理,只要有任何一丁點的資訊,哪怕是全然無用的資訊,也會被民眾過度重視,因而造成恐慌;我們已經看到世界各國的防疫物資搶購潮,甚至和防疫完全無關的衛生紙、衛生棉、紙尿褲等也出現瘋搶現象,像韓國政府這樣的做法,對疫情控制不但難有幫助,恐怕還會助長民眾的恐慌。
更有甚者,雖然南韓政府未將確診者的姓名公開,但在這個人肉搜索易如反掌的年代,很難確保這些確診者的姓名不會被挖掘出來,屆時恐將造成更大的傷害。
台灣衛福部長,也是這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這麼說過:
「肉搜等情形會造成確診者跟民眾、社會對立,造成很多人不敢被隔離,擔心家人受影響,一旦大部分的人都隱匿、不敢據實以告,會讓這些人被社會氛圍逼得害人害己,對防疫工作造成很大的傷害。」
確實如此。對疫情控制沒有實質幫助,但卻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民眾恐慌;這樣的公開透明,到底有沒有意義?
恐怕只是為了公開透明,而公開透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