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od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一段享受,但理應保持距離的關係

yoding
·
·
威士忌新手一年記

說起相遇,大約是一年前,在雞尾酒吧誤打誤撞點了風味調酒,被調酒稀釋掉酒感,但仍保留的木質香給吸引,這才認識了威士忌。

於是這一年,仗著「威士忌入門初學者」的自我認同,莽莽撞撞看了幾本書,去過幾間店,從完全無頭緒變成一個初級玩家。不知不覺間生命裡融入了威士忌,習得自娛自樂的能力。

週末又去了一趟酒吧,儘管不合時宜,但看我是店裡唯二的客人,另一位我還怕只是附近來作客的鄰居,怕這樣容許心靈沉澱的地方會在疫情中默默消失,就想來記錄自己的威士忌自問答,這樣老來還有記憶可對。

一、威士忌是屬於孤獨者的酒?

以前的印象裡,喝威士忌肯定要用個大方杯,裝著巨大冰塊,喝酒的人則是坐在自己幽暗的書房裡,靜靜地品嚐著酒,跟孤獨。

這樣的想像,顯然是被電影場景給影響的,以至於後來有機會點一杯威士忌調酒 Old Fashioned ,還覺得自己正在貼合想像畫面。殊不知,酒一入喉。

苦,真的苦,而且酒感好重。

但其實喝威士忌不總是這麼沈重,有一種喝法稱為品飲,這種喝法追求的不是酒精麻醉人的能力,反而是要把人的感官重新喚醒。在威士忌的製程中,因為酒液總是要在橡木桶中陳置,便會染上木頭以及前一種酒的香。

老闆說右邊的有起司味,等待有緣人來體會

裝在波本桶的純酒據說會帶上花果、奶油香氣(但我自己還喝不出來),裝在雪莉桶的有堅果、蜜餞香,至於風格強烈的泥煤風味則來自被特殊泥材烘乾的麥。但威士忌不同的產地風土,原料,甚至據說就連蒸餾廠的蒸餾器不同,都能影響味道,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以去讀邱德夫的《新版威士忌學》,那是一本歷史兼化學教科書。

但對新手而言,如果能找到幫你挑選風味的人,還是建議讓對方先給你一杯酒感輕的,避免你在認識威士忌以前,先給嚇跑了。所以先讀同作者的《酒徒之書》吧,先品木香,再學習面對酒感。

如果你學會了品飲,喝酒就不再是苦悶場景的道具,由此去可以探索釀造的世界,也能認識以酒會友,或至少還有酒做你的朋友。


另外,威士忌調酒,也不是孤僻到只有添加苦精,致敬舊時風味的 Old Fashioned 。以波本桶為基底,調入檸檬或橙汁的 Whiskey Sour,在木質香之外帶著酸味的輕快,挺適合聚會的時刻喝,下次在酒吧裡看到,不妨試試。

二、威士忌怎麼喝?

在實際試過小杯的品飲前,我無法想像喝原酒的滋味會勝過加入冰塊的 High ball 作法。

所謂品飲的喝法跟一般去酒吧點酒不同,建議點至少兩種酒,並且控制一定的變量如:酒的新舊年份、釀造國家,再細細地去品味其中的差異。喝的時候,不必氣餒自己沒法領略大師或銷售文案上的風味,在比較舌尖滋味的遊戲裡你會慢慢找到自己的喜好,暫且放心感受與探索,試一試酒在舌尖、在頰邊,或混合著唾液分別是什麼滋味。

喝累了也可試著結合其他風味,像我前次試喝到兩種不同風味的雪莉桶,初喝時還能辨識一者的龍眼香,喝到後來竟喝出了炙燒味。

啊,原來是我沒注意到老闆爆好了爆米花,還以為自己終於出師了,終究只是夢一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失意驚動了老闆,他請了我一小杯咖啡,說是讓我清理味覺。

喝第一口咖啡時,我差點要說,這是一杯雞精吧。老闆,抱歉我的詞語如此貧乏,但它就是一杯有烘焙感、無酸味的咖啡,像極了雞精初入口的味道。

左邊有龍眼香,右邊是堅果...吧

喝了幾口,原本不抱任何期待,準備回頭接續品飲修煉之路的我,再喝回原酒。木質調較重的那杯的味道突然立體了起來,回頭去喝咖啡,咖啡裡也帶點水洗豆子的淡淡酸味。

這一杯咖啡一杯酒,就這樣彼此互相牽連影響了彼此的風味。而旁觀的我像吞進神秘果,默默享受獨自的驚喜。

三、威士忌是否很難入門?

每個人的起點當然取決你的資源與目標,如果你和我一樣渴望著理解酒國滋味,那在初嘗試階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建立世界觀,考量購買一支酒的成本比其他酒類高出許多,對於新手,我首推台北忠孝復興的麥村。

麥村店內除了有安穩人心的海軍藍牆面、驚人藏量的滿面牆酒櫃,不會強迫推銷但樂於推薦的店員,更重要的是在酒牆之前你可以大膽而自由地查看每隻酒的單杯售價(單杯價格大致介於百初到五百間),從裝潢到服務方式都深得我這種邊緣人的心。

在麥村,你可以帶著自己對威士忌的假想來尋求驗證,也可以來這裡賭賭隨機的樂趣,等到建立起對於酒的風味地圖,可以再往下到後苑、小後苑等地去感受不同氣氛。

而台灣作為威士忌的重要產區與交易區,當然是全台各地都有我威士忌文化。

攝於威夢旅人首訪,一直很好奇這裡跟麥村有沒有關係

北有麥村,南有威夢旅人,這是一家隱身在台南火車站附近的小店,兼賣美味餐食,且時常舉辦品飲會,是重要的物質文化教育場所。

在尋找威夢旅人的照片時,才想起我還去過台中的 ISMAN 男士情報局,這間店門口打造的很像 speakeasy bar,但裡頭是喝得到威士忌的運動酒吧,推薦給台中人。

而我想台灣還有很多地方也默默藏著懂威士忌的人,等待我去遇見。


洋洋灑灑寫了好長一篇,但其實我不是個嗜酒之人,只是剛好威士忌趕上了我動盪的這一年,便在記憶裡找到位置住了下來,寫出來也才發現累積了這麽多可以分享的。

不過通常我喝完酒的隔天,身體會產生微微的發炎反應與脫水現象,所以我也在思考,這是不是一段,雖然喜歡,但 somehow 應該保持距離的關係。不過最近沒什麼力氣思考應該不應該的道理,只想順著感性,待在溫柔的生活裡。

這大抵與感情同理。


是說,因為品飲烈酒的容積少,依據網路文章指出酒精份量可能與啤酒差不了多少。嗯,反正我是信了,畢竟在情感裡面我們也常常這樣自我欺騙。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