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的策略應用:關於大三系上所舉辦的台客舞比賽
IPFS
還記的自己在大三時參加過系上舉辦的台客舞比賽。
當時的比賽隊伍有四隊:兩隊四年級、兩隊三年級。其中三隊都是由同年級所組成的隊伍,唯有筆者這隊是由一、二、三年級組合的混合隊伍。
決賽是現場人員投票取兩隊晉級決賽。
當時第一輪比完時,自覺其他隊伍都表演的比自己好,應該是沒機會晉級了。
結果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投給自己年級的隊伍,四年級因為分兩隊,票倉就各分了一半!三年級大多都投給另一隊,筆者的隊伍最後則得到一、二年級的票倉進了決賽。
雖然最後決賽輸了,但事後來思考這件事,因為大家都優先把票投給自己認識的人(或自己年級的人),才導致投票機制把表現較好的隊伍給淘汰掉。
因為投票機制晉級到決賽,但也因此輸了決賽,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最佳例子。當初決賽的時候,大四跟大三都把票投給另一隊,而大二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員,雖然有票源,但有投票權的人不多,所以基本上只有一年級的票倉。
回想起來,如果當初就想好
- 「投票機制」
- 各年級都會投給自己人
然後建立起一支由大1~大4所組合起來的隊伍,或許冠軍就唾手可得也說不定。
其實這不就是策略規劃&應用的一種方式嗎?!
或許,所謂的投票選票,也是類似的思維。想辦法將中間選民或游離選民像自己靠攏,不論是跟誰站台、或是跟誰搭成副手,也都是類似概念也說不定?
最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以前不知道,但現在回想起來算是策略應用的一種方式?大家可以提出來一起交流討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