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札記(4):隔離日記 抵港第一天
前言
本文是筆者在港隔離14日的記錄的開端,除了分享隔離酒店體驗之外也希望記錄下隔離時期的感受變化,或許某一日會有人對這段時期的個人經歷有興趣,因此也為這段時間留下記錄。
6月4日
本日是筆者抵港的日子。筆者乘坐的飛機抵達香港國際機場,抵達時間大約是下午五點半。飛機上人不算很多,飛機是787-9,人數大約是靠窗的兩行每行有一人左右。機上不提供熱食,唯一熱的可能是一個burrito。下機以後會立刻見到有機場職員引導前往檢疫區。到達大廳被完全改裝成為檢疫區,以鐵馬和封鎖線圍成一個個的區來進行檢疫。全程的核心文件是身份證和檢疫令。下機之後首先是收集樣本進行檢疫。檢疫人員身著保護衣和護目鏡收集樣本,收集區域被用隔板隔開,一個有四個(或者五個?)檢測位。檢疫人員會搜集口腔和鼻兩個位置的樣本。
然後是去獲取檢疫令,檢疫令上載有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檢疫地點等一系列信息,也會標記檢疫令持有人是否已經接種疫苗及應該隔離的時間。可以說,在檢疫期間,這張紙便是這個人的身份證。檢疫令領取之後,便是驗證手機電話號碼以及安裝居安抗疫程式並戴上手帶,並在機場等待三個小時左右去等待檢測結果。旅客會獲得一個號碼牌前往指定座位,同時機場提供三文治和水以及零食。等待區如同試場一樣是隔開的座位,佔據的區域很大,基本佔據了該大樓一半的面積。獲得陰性結果之後便可以繼續前往入境和領取行李。一個小插曲是我在中間曾經與一位衛生署職員交談,他表示在機場工作非常舒服,有冷氣不用出門,甚至有同事冷得要穿外套。
之後出門之便是機場專車的位置,按照不同檢疫酒店的地理位置分成八條隊,同時富豪機場酒店因為不需要接送所以是另外一個等待區域。筆者正正是入住富豪機場,經過通道前往大堂之後酒店看來在進行裝修,進入之前會量度體溫,然後check-in。櫃檯人員會說明住宿的大致規定,並給予一張一次性房卡。不幸的是,第一次刷卡的時候沒有亮燈,我一度以為是插錯方向,結果因為是一次性卡所以第二次就無法使用,而且當時發現酒店給的文件沒有直接的聯絡電話。幸好當時有工作人員巡查,可以幫我開門讓我進入。酒店的清潔人員和送餐人員均穿著有保護衣。酒店除了大堂樓層的電梯開了一台之外其他樓層都無法直接下樓,check out也需要提前預約。
除了一般客房服務暫停之外,酒店提供其他的物品供應,除了三餐之外亦有洗衣粉等並且可以在用完之後向酒店索要。在房門後面貼有一張違反檢疫令(即未獲授權出房門)的處罰規定。穿著保護衣的送餐人員在指定時間會將食物或者物資放到門外的一張凳上,並在指定時間收走房客放置的垃圾或者需要更換的物品。有旅客為了避免更換床單的麻煩乾脆在櫃檯要求入住雙床房。
進入房間之後,衛生署會發送短信給旅客,旅客需要打開居安抗疫APP在房內走一圈。最後居然我只走了十秒就告訴我一分鐘完成了,我也只走一面墻。但是當晚我在房內走動也沒有衛生署人員聯絡我,看來是預留了手機位置漂移的空間。我查看手機位置的時候也發現有漂移現象。
房間內沒有提供加熱設備,因此如果飯來了之後不立刻食用的話很快會因為房內超級冷的空調而很快冷掉。雖然筆者已經調到了25度,但是房內只要空調在開就會很快進入17.5度,因此只得在請示酒店服務人員之後關閉空調,雖然並不建議這樣做。酒店提供30元的杯麵以供購買,以及提供一百多元的瑜伽墊,以及更加昂貴的健身自行車租用。房間面積不小,雖然酒店已經有一段歷史,但是基本上客房內物品裝置使用上均可以接受。
第一天的夜晚基本就在忙碌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