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Random Thoughts

arandomguy
·
·
IPFS
·
隨機的

搭公車看窗外風景。忽然想到..多重宇宙這個概念好像都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

本來在想自己還有哪些事要做,然後就想到其中一件事沒做,好幾天都沒做。那會不會原本「有做那些應該做的事」的這個未來消失了,而走向了「沒有做應該做的事」的未來?

假設兩者的未來不一樣,也假設這一切都合理。

那我的未來改變,是否會改變到其他人的未來呢?同樣的,其他人做的一些改變,是不是也會改變其他人的未來?雖然這樣說毫無任何科學依據,但我看一些電影或影集,多重宇宙都是從某個角色的角度出發,只有他改變了某個東西,這個世界才會改變。

還是說要當事者「有意識到」可以做改變?

等一下,我們日常生活就已經在做各種選擇,而這些選擇就是我講的改變未來的地方,不用到有什麼特殊的能力或是什麼超級英雄,每個人日常都在做各種改變,然後這些改變,改變原本的未來。所以這些改變...是不是就是讓未來是不確定的?有無限種可能性?

因為「蝴蝶效應」這個東西,我們不知道究竟做的任何選擇或改變會如何影響未來,或影響其他任何人,所以「未來是不確定的」?

嗯...一開始只是對「多重宇宙都是從個人角度出發,好像只有一種宇宙,只有個人角度的多重宇宙。但其他人也在做選擇,其他人的多重宇宙也存在」。

我想問題應該是,自己的多重宇宙和他人的多重宇宙...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其他人的多重宇宙代表什麼呢?

等一下..我好像搞混了?之前的比喻好像把自己生存的宇宙和他人的生存的宇宙分開了,但宇宙只有一個,就像我現在身處的宇宙就只有這一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存在同一個宇宙,生存在同一個世界。然後從這個主要的宇宙分支出不同未來的宇宙。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是從一個主要的宇宙分支不同未來的宇宙,無限的宇宙,多重宇宙。

我到底在寫什麼..。


坐電梯看到電梯在四樓。

想到有聽過不少有關電梯的鬼故事,多數都是好兄弟讓事主幫祂按地下一樓。

忽然想到…為什麼..要坐電梯?為什麼不走樓梯?如果樓梯有到地下一樓,那走樓梯就好了吧?如果是十幾樓..那或許可以理解,但靈魂不應該是沒有實體的嗎?沒有實體…應該可以做一些「穿越」的行動吧?

恩…人類真的對除了自己的世界以外一無所知呢。


最近對「當下」好像有更深的理解?

看很多不管是人還是書、文章等等都在說要「享受當下」或享受生活之類的講法。

但「享受當下」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前幾天忘了在聽什麼 podcost,內容是在講有關「冥想」的東西。說冥想對自己有多好什麼的。這種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所以在那個當下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之後忘了不知道是怎樣,忽然對「冥想」,或「專注」忽然有其它的想法。

我們在做其它所有的事,不管是看電影、工作、運動、打電動等等,在做某件事的那個當下,自己的意識是「空白的」,或許會在思考要如何進行下去,比如打籃球會思考我要進攻還是傳球給隊友等等,但那個當下,自己是全心全力在做那件事情。心裡沒有在想其它事或有坐不住的感覺。工作的時候,我有時候會「坐不住」,泡個茶、瀏覽一下社群媒體、看一下音樂撥到哪一首等等,做跟工作無關的事。

享受當下、專注、專心,好像是在做某件事情的當下,自己的意識會在自己做的那件事情上,某方面來說我覺得有點像「空白」,因為好像什麼事都沒在想,好像腦袋被淨空了一樣。我不太知道要怎麼形容這種感覺,還是說是「狀態」呢?有點像「心如止水」的感覺,電影影劇對心如止水的呈現,大多都是用「一滴水滴在水面上」來表現。

恩..應該是沒有任何波紋的水面才對。因為如果是很平靜,很認真,那應該是沒有任何干擾的感覺。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有點像心如止水。但我說的那個「空白」又好像..有點不像心如止水,因為心如止水代表心中有在想這件事,意識並不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我說的空白是心中完全沒有任何想法,沒有在想接下來要怎麼做、晚點要出去買東西,或跟其他人的關係等等。

心中是處於「空白」的狀態。

好像是在聽了那個 podcast 後,有在思考真正的「冥想」是怎麼樣?因為自己過去有嘗試過,但自己都會一直在想各式各樣的事情。然後又想到電視電影上,有時候會有主角去寺廟修練的情節,主角盤坐在廟裡打坐,住持會拿著類似法仗的東西在後面遊走,當主角有坐不住的感覺時,住持就會拿法仗拍打主角的右肩,然後說:「心無旁騖!」之類的話語。

恩…。

要訓練掃除自己的雜念,讓意識「空白」的時間長一些。


不久前立法院的〝鬧劇〞,讓某個我有在關注的作者對那事件評論了些東西。而我看到那篇文章後,留了「你確定要談論政治?」的留言內容。

過沒多久,作者表示只是想抒發一點心情。

在那個當下,我就在想:「我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目的很單純,因為一般來說,「政治」的內容會讓人感到厭煩,或談論政治,有時會吸引到一些過激的人。所以我是想提醒那位作者「現在的世界政治對立如此嚴重,談論政治很有可能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你確定要談論政治?」。

但後來又想一想…,我發現讓自己做出「對文章發表評論」這個動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內容看到自己覺得不正確的事。有種想要糾正對方的衝動。在發留言的那個當下有意識到不能用:「你的資訊錯誤」的攻擊性評論,或長篇大論提出資訊、證據之類的東西。所以就稍微想了一下,用了較〝中立〞的內容。

那位作者回覆後,我就在想要不要再回覆。如果要回覆..那可能就要開始討論資訊內容、來源等等。

沒完沒了…。

所以就有種「我在幹嘛..」的感覺..。

我也不知道我在幹嘛..。

前幾天想到這件事,對於自己這種混亂的心境..不太知道怎麼形容。

有點有趣又有點煩。


然後封面。

現在想要為每篇文章做屬於那篇文章的封面。

簡單做一下。

原本是沒打算要提這件事,但要將做好的封面上傳時,就發現好像..還可以再更完整一點。

主角應該是文字,藍點有點喧賓奪主的感覺。然後我原始檔案沒有存下來,只存圖片檔。要整個重做也是可以…,當時是想說簡單很快的做一下,主要想讓自己不要有「做過頭」的情況發生。

但現在..好像有根刺在那邊..。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