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曌宇私想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閒散度日的思想練習之匠人精神的感觸

曌宇私想
·
·
深深思考是否我也對我自己過度的自信而不夠謙卑,是否我只有想要呈現自己的完美而不是將這份完美當做是下一次生命的重新開始的起點?....

其實我是素食主義者。

我不吃葷食已經超過20年了,但是最近看見連續與美食有關的文章與視頻,讓我有很深的思考!!!

jakub-dziubak-iOHJKJqO6E0-unsplash

其一是網路上看到的影片,片名是「天婦羅之神」(之前去台北上溫肇東老師的課中也同時看到),實際上這是中國拍的紀錄片,我必須說中國不再是以前我們所認知的沒有文化的國家,說真的,他們在文化上的急起直追,是如果台灣人繼續把頭抬的高高的,就會發現最後你的眼睛看到的儘是他們的屁股那一小點!!!

這裡有些許介紹,可以看看!

好了,到底什麼讓我感受應該要深深的思考的關鍵呢?

當我看著影片中早乙女先生在訪談中淡淡地說「他十七歲就決定日後要以製作天婦羅作為他一生的事業」,又說「他在修業時,當時的天婦羅店中聚集了許多文人,早乙女先生深受文化界的文人們的影響,因此十七歲的他就發下豪語,有一天我要用這些我最喜歡的藝術家的作品打造我的店,並做出不輸這些一流藝術家的藝術品水準的天婦羅,因為我的藝術品就是天婦羅。」

你知道嘛?

我反反覆覆看了好多次這影片,這一段深深的震撼我,你看著他的笑容如此有自信並滿臉散發出愉快的氣息,不是現在的他因為成了大師才有出來的氣勢,而是因為從十七歲他就開始這樣教育著自己~使命必達、全力以赴,每一次都是完美無缺的藝術品~而且不管如何完美,都還是想著下次如何可以更好?如何可以更進步!!在這人人這自信滿滿的眼神中,你還能看見深藏在內的謙卑與自在,與對自己的嚴謹和要求。

Photo by <a href="https://unsplash.com/@kazuo513?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Kazuo ota</a> on <a href="https://unsplash.com/s/photos/kyoto-cook?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Unsplash</a>

這一切都讓我想起了聖達瑪學院的創辦人聖塔達瑪老師,他一路以來都是以「心」這個行業為他的志業,這一路走來,我的老師同這些大師一般,都是以匠人精神態度做著每一件事情,他們的眼神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就是滿心歡喜的帶著自己在每天中找到可以進步的地方,然後歡呼同時興奮地知道自己又可以帶給人們更美好的事物!!!

另外,關鍵評論網中讀到讀到一篇文章「比那本打星星的紅色導覽書更令人憤怒的「京都入門」,此文章摘錄自《一個人的京都冬季遊》,作者柏井壽以「京都旅宿權威」備受推崇,被稱為史上最完美的京都導覽人。我個人這麼認為,在此文章中的他,帶著一點不屑和憤怒訴說著速食產業、大型連鎖加盟店和各式各樣用錢和媒體廣告造勢堆積起來的所謂名店是如何破壞著人們對於真正修業的認識~而這正是京都之所以「美」的地方,也是日本人的精神所在。

一個人的京都冬季遊:作者柏井壽以「京都旅宿權威」備受推崇,被稱為史上最完美的京都導覽人。

其中一段作者形容者他去到一家據說今日的高級日本料理餐廳的原型是來自於這間店,因此是很有歷史的名店他所經歷到的震撼,他是這樣形容的:

「第三代老闆喜愛的器皿當中,有個是民藝作家河井寬次郎的四方缽。這個缽很有民藝派風格,沉穩厚重,但有一部分破了,以「金繼」(使用天然漆與金粉修復陶瓷的方法)修復。

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白洲次郎等名人時常造訪這間店。即使不使用這件有瑕疵的器皿,也有許多其他器皿可用吧。說實話,我第一次見到這個缽時,心中是這樣想的。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正巧我家有太多河井寬次郎的作品。

接著,這個器皿當中裝了料理。是豪華的帶殼龍蝦。殼朝下,龍蝦頭露在器皿外面,裝得滿滿的。殼裡面有龍蝦肉,上面裝飾著切絲的柚子皮。

當這道料理被端上吧台座位時,我像是被雷擊中了一樣。

這道料理,只適合這個器皿了。老闆的眼神如此訴說著。色調、大小、質感,更重要的是器皿本身所擁有的力量。

器皿本身雖然華美,但也只有它,能夠承受像武士的拔刀術一樣強勁的料理。我察覺到老闆是如此確信的。但這間店的老闆,絕對不會拿器皿來自豪。他的態度是若有人問起,才會回答。

器皿上面以金繼修補之處,增添了高雅風情。更重要的是,這個器皿的作者河井寬次郎,以及川端康成、還有上一代老闆之間,透過器皿留下了好幾件軼聞,更加深這個器皿的存在。即便不贅言,這些軼聞也成了器皿與料理的橋樑,加深了料理的韻味。如果用的是毫無關聯的已故作家作品,只當作名牌一樣來用,那麼又有什麼好表達的呢。」

(很抱歉一定要放上這一段文字,因為我實在無法撰述裡面的內涵...)

你知道嘛?即使是隔著電腦螢幕讀著文字的我,都能同時感受到在老闆端上那一盤完美無缺的藝術品時,作者感受到的雷擊正中腦袋的暈眩啊~

因此,當你在讀到作者在訪問這些匠人時,你會完全的認同這樣的堅持是如此正確不過的一件事情!!!

「才十年,根本稱不上修業。光是要把許多事情記起來,十年一下就過了。在那之後才稱得上是修業。四十歲之前要記得味道,之後才總算能夠從事料理人的工作。」我曾經訪問代表京都的高級日本料理餐廳「千花」上一代老闆,已逝的永田基男先生,他當時的這番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表示,「只是記起來」與「修業」,是不同的兩件事。」

moiz-k-malik--MRRuk0J06U-unsplash

我該怎麼說呢?

看著這些匠人~~不~~是匠神級的大師們,我真的會深深的思考是否我也對我自己過度的自信而不夠謙卑,是否我只有想要呈現自己的完美而不是將這份完美當做是下一次生命的重新開始的起點?然後再次的低頭努力前進並且將這一切歸功於每一個人與萬物。

我也不僅回過頭來看著我曾主持過的聖達瑪學院,是否真的將聖達瑪學院創辦人也是我的老師 ~ 聖塔達瑪 老師的精神無一遺漏的堅持與傳遞到我們下一代的師資的身上,而他們到底能吸收多少?也許如果沒有一開始就將這份工作當做是一生的志業,即使我們教會了師資們各式各樣的技能與方法,根本也無法真正的傳遞這份精神與愛!?

最後,我的心得是~「有時候傳承需要長久的時間與耐心。以及單獨。」這一條路,只有真正的匠人,才能體會!

這一篇文章實際上是我2017年時有感而發寫的,直至今日聖達瑪學院也在2021年六月落幕,今年剛好在這樣的修業中走過了20年頭。這二十年我用了生命去經歷與感受所有的一切,而今我需要獨自走上自身修業之路,不再有人提醒也不再有人支持,我想這一片匠人精神,更值得我一再反覆觀看!!


參考一:#天婦羅之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23316/

參考二:#高曉松採訪的天婦羅之神,其實是料理界的「孤傲藝術家」 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gvmna58.html 在此文章也說到,其實天婦羅之神是因為中國的拍攝後所掛上的稱號,我想也是因為「是山居」的掌門人早乙女先生同時也是日本家喻戶曉的美食界的大人物~壽司之神小野先生好朋友吧~有趣的是,聽說他們常常彼此到對發的店裡吃飯,但是一句話也沒有對談過,從頭到尾,這兩位似乎都是用心與心在交朋友。

參考三:#比那本打星星的紅色導覽書更令人憤怒的「京都入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4261?utm_source=AseanRSS&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link&utm_source=關鍵評論網電子報&utm_campaign=5a3de7fb62-ASEAN-Email-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61a0b84fff-5a3de7fb62-240375393

參考四:《一個人的京都冬季遊》

封面圖片來自:https://scontent.ftpe7-1.fna.fbcdn.net/v/t1.0-9/24296558_1678047782215594_2510292499099295520_n.jpg?oh=3ddebf62e07fe513801dff2412c085fb&oe=5ACF5B99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