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宣再起 民進黨啟動綠能減碳認知戰

蘇洛夫
·
·
IPFS
·

原文發表於2021/4/30《多維新聞

台灣將於今年8月28日舉行公投,「核四商轉」為其中之一,亦是民進黨政府警戒程度最高的一案,為了阻止該案通過,蔡政府先後將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強行沒收,藉故不展延核四廠的建造執照,趁夜摸黑將核四廠的燃料棒運回美國,並結合府、黨、院會部門及側翼網軍的資源,以下鄉說明會及製作哏圖的方式,大量散播混淆不實的訊息,將核四廠比喻成偷工減料、安全性不足、重啟成本高昂的電廠,並混以福島及車諾比兩件核電廠的事故,進行威嚇性的認知作戰。儘管上述的內容早已遭台灣的核工專業學者以科學性的方式破解,但是民進黨政府仍對之無動於衷,持續以海量資訊淹沒民眾的認知。

蔡英文在脸书上宣告台湾2050年要净零排放。(蔡英文@Facebook)


日本核能:低調無為靜默無聲

近來日本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過的含氚廢水,在國際上引發高度爭議,儘管有國際能源署(IEA)對其進行監督及背書,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亦對此事保持緘默,但是鄰國的中國、南韓、俄羅斯等國對此行為表達了高度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Twitter)上,轉推並置頂了一張網民用葛氏北齋的名畫《神奈川沖浪裏》改製的《神奈氚衝浪裡》,對日本政府行為的高度嘲諷,引起了日本當局的不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置頂了網民改製的「神奈氚衝浪裡」諷刺日本政府排放含氚廢水,引起日本政府不滿。(Lijian Zhao 趙立堅@Twitter)


對於反核一向不遺餘力的民進黨政府來說,此次應是一個「撿到槍」的機會,可以用來痛揍「核四商轉」的支持者,但一向親日的蔡政府擔心因此得罪東京,對此事總體保持緘默,也低調的試圖將風向導引至各國核電廠都排放含氚廢水。態度最強硬的僅有台灣農業發展委員會主委陳吉仲,口頭表示「若漁業利益受損一定向日求償」,是否真有規劃具體求償措施,則是未定之天。

最為荒誕不羈的,反倒是台灣的駐日代表謝長廷,拿出證據「證明」台灣的核二廠也有排放含氚水,此種形同「飼老鼠咬布袋」的行為遭致痛批,令國民黨團指責其「叛國」要求到台灣立法院備詢,對於民進黨來說倒也不是最差的情況,將一個長期在黨內地位邊緣化,且不太在乎個人毀譽的人推到前線承受砲火,總好過掌握實權的核心受到損害,要是還頂不住,還可以「很尊重地方首長意見」的丟鍋給新北市長侯友宜。

日本總理大臣菅義偉希望在2030年達到減少46%碳排放的目標,開始重啟日本國內的核電站,福井縣知事杉本達治在4月28日宣佈,將要重啟高濱核電廠的兩座反應堆,以及美濱河電廠的3號反應堆,而這三座反應堆都有將近半世紀的歷史。這對於喜歡消費福島核災,以日本關閉核電廠為榜樣(另一個「模範生」是德國),為其反核主張擦脂抹粉的民進黨政府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大打臉。

中火爭議:揍人還不忘收割成績

蔡政府「對外取經」遭逢困難,那就只能關起門來修理自家人,在即將迎來夏季的用電高峰期,為了維持「不缺電」,民進黨政府強行重啟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的3號機組,並利用其輿論資源修理「不聽話」的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

蔡英文在臉書以中火減煤為其減碳政策擦脂抹粉。(蔡英文@Facebook)


中火是位於台灣中部的大型然煤發電廠,每年度發電量可達到279.7億度電,由於台中市民長年來受到其發電產生的空氣污染所苦,這讓民進黨籍的林佳龍有機會借題發揮,在2014年挾帶太陽花學運的餘威拿下台中市,但是在2018年又因中火的空氣污染問題處理不力,敗給主打空污議題的盧秀燕。盧秀燕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以行政命令的手段限制中火的燃煤噸數,並且多次對中火祭出行政處罰,讓行政院部會和台中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能源配比太過激進,2017年台灣曾受「815大停電」之苦,民進黨政府實際上非常依賴火力發電廠,尤其是燃煤電廠提供的電力,與馬英九政府時期相較,其燃煤發電總量是只增不減。但是近來蔡英文大言不慚的在其臉書(Facebook)專頁上發布哏圖,標榜「中火用煤量創低」來為其「減碳有成」背書,實際上是直接偷換概念,用中火的燃煤數代換全國的燃煤數,而中火的燃煤數之所以創低,也是受台中市政府的行政處罰限制之故,而非中央部會真有任何作為。尤有甚者,為應對今年6月核二廠1號機組除役可能產生的電力缺口,台灣經濟部甚至直接下令重啟其燃煤機組,對於電廠機組的增設,也是在保留燃煤機組的情況下增設燃氣機組,對於台中市政府「增燃氣拆燃煤」的提案完全採取拒絕態度。

蔡政府以「增氣減煤無核」作為其能源政策主軸,並試圖以此達到減碳目標,本身就是理論上充滿矛盾,實務上也已證實窒礙難行。儘管以燃氣取代燃煤確實有助降低碳排量,但是燃氣發電成本也高於核能及燃煤成本,其儲存危险性也更高,民進黨政府在消費福島核災之時,對於日本於地震當日有84處天然氣儲存槽爆炸一事卻是隻字不提,而燃氣發電在本質上也會產生碳排放,增加燃氣量如何能達到淨零碳排的效果?民進黨政府在進行綠能減碳的「認知戰」時,可要提防自己本身的認知錯亂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