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麗麗〈寂靜春天來臨前〉:聆聽混聲合唱的兩重生態
現時座落於錦上路八鄉的生活館,不知不覺已經成立了十年。這也意味着孕育生活館的「反高鐵、護菜園」運動,已是十年有多的事。身為生活館成員的藝術家勞麗麗,以創作〈寂靜春天來臨前〉來回顧反思這個已有十年的組織、地方,將影像、聲音和訪談糅合,化成一個多重投映、多聲道的裝置。我把〈寂靜春天來臨前〉看成包含「環境」和「人」兩重的空間。
兩重空間中的提問
第一重是錦上路的自然環境:春夏秋冬,時晴時雨,上至白雲和山脈,下至菜田底下的一隻昆蟲,在三個大投影流過,交織相疊;同樣交織相疊的,是豐富多姿的環境聲音,雀鳥、雨水、耕作等等,和影像一起築成一個美好的自然環境、理想的農耕生活。
與此同時,在進入展覽前已經戴上的耳筒,傳出這個空間的第二重:身處於這個環境中的生活館成員。作品以各成員和藝術家的對話展現,又穿插成員在生活館中工作、休息的影像。對話中似乎沒有單純的「歌頌」,反而處處是生活館理念的反思、理想與實行之間的距離、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及各個成員的寄望、妥協和掙扎。
作品中兩重之間的差距,提醒我看似美好的環境、理想的生活,總伴隨着很多協商和試驗帶來的混沌不適。如藝術家在場刊所言,大自然的農耕生活,並不如局外人想像得那麼浪漫。當然,錦上路的好山好水也不盡是美好,害蟲當道,滂沱大雨,寒冷酷熱,都可以超出人的掌控;而組織和每個人的反思、妥協和掙扎,用得其所就是改革的推動力。
展覽放了籐蓆和蒲團,邀請觀眾坐下用時間聆聽、感受大自然和生活館的種種。作品除了是藝術家和生活館成員的沉澱外,好像也請觀眾一同沉思由生活館引發的題問:怎樣在緊密的羣體和個人間取得平衡?如何貫徹理想?何以在單一城市化和發展當道的香港,過可以持續的農耕生活?
檢驗泥土中的養份和雜質
雖然作品的影像秀麗清澈,但我認為「聆聽」在作品中更為重要。這聆聽也是兩重的:第一重是場館內播放生活館的環境聲音,第二重是耳筒內生活館成員的心聲。如此設計,展現了「環境」和「人」的主次,流露出藝術家在大自然底下的謙卑,也突顯了要先置身於「環境」之中,才能「聽」得見當中的「人」— 不但是感觀上「聽」到人的對話,而是誠心體會他人感受的「聆聽」。除了舒適隨意的籐蓆和蒲團外(笑),作品的聲音設計也令我靜下心來,好好聆聽。推而廣之,這種虛心的聆聽,同樣適用於第一重生活館環境聲音 —「聆聽」也應當是我們了解大自然的態度。
作品中的環境(錦上路)和人(生活館成員)的兩重,就好像兩個生態。錦上路的生態是山、河流、植物、雀鳥昆蟲和天氣等等相生相成;而生活館成員的「生態」,則是每一個成員之間的合作、協商和分歧,也包括成員的離合聚散。環境和人這兩個生態,交匯於生活館的農務和活動,繼而形成一個人類盡力尊重環境和土地的系統。若果把這個系統比喻作一塊農田(也的確是塊農田!),〈寂靜春天來臨前〉有點像在翻開這片泥土,檢驗裏面天然的養份和雜質。
「有機天然」已經普遍得近乎空口白話,但這件作品的確令我想起這個形容詞。自然、農耕固然天然有機,但當中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碰撞,又何嘗不是如此。作品中呈現的所有關係,包括人和人之間、人和土地之間,以至自然界中的種種關係,也都「有機天然」,帶着純粹和真誠。在此時此刻的香港以至世界,這些東西可以是維持生活的肥料。
生活館和我們
再拉闊來看,錦上路生活館的環境和人,也受更大的外圍環境影響,無法如桃花島般獨善其身。反而言之,生活館受十年前的菜園村運動啟發,是外圍環境的變化誕下了生活館。藝術家和生活館成員沒有忘記這一點:成員除了不斷反思生活館和這個運動產生的想法外,也不得不想生活館和這兩年運動之間的關係;而作品也在末段將生活館這個系統,放到更大的香港社會脈絡當中,藝術家甚至視農耕為「(慢)抗爭」和「前線」。不得不提,孕育生活館的菜園村運動,或多或少影響及後香港眾多社會運動。
也許是聽者有意,成員對生活館的種種反思,諸如「扮耕田」、平衡生活館和其他工作、成員之間「各取所需」等等,總像語帶相關,同時在說社會運動和現時環境。回顧反思生活館,也好像回顧反思了社會運動和現今香港的境況。這時,我想起展覽中放置了幾樽發酵中的罐子,而藝術家在場刊內不時提起「發酵」。發酵會產生異物,發出氣味,結果也未可預料,但也只有這樣的未可知,才能將已有的東西轉化,變得更持久多變。
在2020年快要完結時去看〈寂靜春天來臨前〉,真是個意外(又有機!)的巧合。
後註:當年在菜園村的「新春糊士托.菜園滾滾來 — 大型廢墟藝術節」中擺攤檔,印象中過了個很有意思的新年。在荒廢的村中生出最後一個藝術節,有點像垂死的植物傳播了種子。是時侯去拜訪生活館了。
- - -
展覽資料:
日期:15.12.2020 - 15.01.2021
時間:12nn - 7pm (星期二至日)
地點:WMA Space,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樓
網頁:https://wma.hk/zh/event-inner/?programme_id=54&item_id=1145
(原文登於立場新聞: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E5%8B%9E%E9%BA%97%E9%BA%97-%E5%AF%82%E9%9D%9C%E6%98%A5%E5%A4%A9%E4%BE%86%E8%87%A8%E5%89%8D-%E8%81%86%E8%81%BD%E6%B7%B7%E8%81%B2%E5%90%88%E5%94%B1%E7%9A%84%E5%85%A9%E9%87%8D%E7%94%9F%E6%85%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