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有关某事件的报道时,我们真的想了解其来龙去脉吗?

Huo
·
·
IPFS

中国当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短期内引爆舆论的社会事件也不在少数。当看到有关某事件的一条新闻时,我们想了解更多吗?例如“魏则西事件”,其事关一个21岁青年的人生,也关乎企业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民营医院监管等问题,作为公民,我个人是想了解这个事件的过往进展,并关心其可能带来的后续改变的。

受困于这个追逐流量的时代,从搜索引擎或是繁多的新闻资讯类产品中查找某个事件的进展是费时费力的。基于“想要对事件了解更多”这个需求,我上半年跟朋友们做了一个追踪社会事件进展的非营利性互联网资讯类产品“浪潮”(langchao.org):收集有关一个事件的新闻并将它们划入不同的进展,呈现事件发展的完整脉络;当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时及时推送新闻给关注事件的人;用户能够自主上传新闻,参与到新闻整合的过程中。

但“浪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是不具备传播学背景的学生,在开发与试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对产品的设计理念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即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对用户有什么用呢?

毋庸置疑的是,了解事件发展的完整脉络满足了个人的好奇心,也有助于客观评价事件等等。但人们真的关心事件的进展么?当事件浮出水面并被公众看到相关新闻时,事关个人或群体权益,群情是激愤的,这时事件的最新进展是被首要关注的,事件相关的过往报道是现时状况的补充。当热度下降,有关这个事件的新闻及讨论已离开了新闻资讯类产品/群聊/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等,人们还关心事件的过去及未来吗?我们还记得这个事件并去搜索它的最新进展吗?

同时,从“新闻”中,人们既想获取“新闻报道”中的客观事实,也关心“新闻评论”中的多方观点。那么,人们是想了解“事实”多一些,还是想了解“观点”多一些呢?用互联网产品的话语来讲,用户是否有足够的“需求”去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个“需求”值得一个产品为之服务吗?@方可成 老师在其微博中提到上交魏武挥老师在某讲座中的一段话:有事发生,你想了解什么?如果我问大家:你想了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吗?你们都会点头。但实际上,你们可能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需求。有个产品叫即刻,本来做的是这个方向,后来发现大家没这个需求,就转型了。其实大部分人关心的是观点,不是事实。

当下,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可能给人带来无力感。“魏则西事件”在2016年止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当天要求媒体对魏则西事件的报道“全面降温”,在2018年,医药竞价排名“涛声依旧”百度回应媒体追问“医疗竞价广告卷土重来”:没有任何能给的。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事件后续发展的新闻报道本身也并不多见。当事件失去了热度,远离了公共视野,个人或群体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无助于推动事件发展时,我们为何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呢?

7月30日凌晨看到matters的邀请码,写完这篇新人首篇天已经亮了,头疼。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