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arknigh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黄埔文集-164】偷渡潼關 (黃埔十四期一總隊 砲科 黃庸)

darknight
·
·

大約在三十年代之間,第九軍與日軍周旋於中原一帶,不久洛陽外圍據點逐漸淪陷,洛陽戰略地位日趨劣勢。軍部奉命從河洛地區向西安一帶撤退,當時第九軍在河洛一帶,因集團軍的指揮紊亂,軍紀很差,河洛地區百姓恨之甚深,甚至逾於日偽軍。以致在日夜行軍,只見各寨戶門緊閉,民眾自衛隊,荷槍實彈,四週守衛,拒絕該軍通過,只可遠離寨子邊緣行進,補給休息十分困難,否則民間流彈飛舞上空,影響通行。若派部隊進剿,形成更大反感,貽誤戎機,造成軍民間流血事件,為上級所不願。有時地方民眾向日軍暗通消息,使國軍行動中常遭敵軍襲擊。抗戰期中,民心見背殊為少見。是以部隊之紀律於駐軍之時,如不反省嚴加約束,日久成弊造成民心渙散,臨危落井之痛。當時上級不能為避免與民間加深隔膜,常將軍紀較差的部隊西調加以補充整頓。

  可是潼關關口,大軍擁塞難行。蓋潼關位於陝豫交界處,右臨黃河,左憑懸崖,地形險要。懸崖之下有羊腸小道和鐵道貫穿東西,黃河水流湍急,在風陵渡成為天險,但渡中附近較為平穩。鐵道貫中東西,為洛陽與西安間交通要道,日軍深知其重要性,發動日偽軍進佔黃河右岸之風陵渡預埋火砲,對準岸邊,轟炸隴海鐵路之重要鐵軌。斷斷續續炸毀了達數公里之長,政府為確保運輸功能,每在夜晚派工兵用枕木在炸毀的路基上搭起便橋。橋上再鋪鐵軌,天明即停,次晚再築,甚至隨毀隨築。有時冒著敵人砲火施工,加以偽裝,使日軍誤以為交通已斷,無人車通行,但事實上不然。我們車過陝縣,即減速慢行,至到對岸風陵渡日軍砲火射程內暫停。不問所在村鎮,隨行隨停,所幸此段鐵路常有若干小型隧道火車進入,安全無虞。雖然隧道外跑聲譽彈花閃閃不歇,不出隧道,人車必定安全。可是隧道內陰暗狹窄,空氣惡劣,燃煤車頭嗆人掩鼻,乘員擁擠,不許聲張。在無聲無煙之下悄悄鼓輪前進,火車在右岸風陵渡敵砲襲擊下,在枕木搭架十多公尺高的斷崖路基上緩緩行進,有時尚須暫停,以觀察對岸砲火射擊的方向或乘其射擊間隙中迅速通過。

 日軍因夜視困難,雖然兩岸相隔甚近,有些地點不過一二千公尺,常有盲目射擊或定標連續射擊,日軍並不確定射擊效果,以擾亂封鎖為目標。只是在車頂上或斷崖上火焰明亮而已,火車緩緩行進到前面一個小隧道時,必定停喘咻咻的休息多時,聽聽砲聲疏落,又鼓氣前行,直到天色漸明為止。那時總是闖過潼關結束偷渡。據當時鐵路人員說,在我們乘車的前一兩火車被敵砲擊中一小部分,雖有傷亡幸無大礙,在搖搖曳曳之中通過風陵渡,未墜黃河,實不幸中之大幸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