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爸媽的必修課!!! 5歲前這些事都要注意觀察哦~
今天是 11/17世界早產兒日,讓我們一起守護小腳丫吧! 💜💜💜
猶記得~ 我剛生完亨利時,對於如何照顧早產新生兒完全沒有任何概念,當時資訊也不發達與普及,醫師與護理人員也沒有衛教家屬或是宣導,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相關事項,一切只能靠自己土法煉鋼的方式,在努力查詢的有限資料裡慢慢摸索。
何謂早產兒? 👶
「早產兒」的定義是指:寶寶在媽媽懷孕20週以上,未滿37週以前就出生的嬰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每年誕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1500多萬名早產兒,在台灣,每10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可能是早產兒,也因為早產兒的體型較小,而有小腳丫的別稱。
現今,世界各國的出生率持續下降,台灣的生育率目前是首居全球最低的國家,但是早產兒的數量卻逐年攀升。
以目前早產兒的存活率來說,妊娠23週以上出生後較有機會存活,體重越低的寶寶,合併併發症的機率越高。
以週數和體重區分:23至28週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的寶寶,為極低體重早產兒;28至32週出生、體重1,000至1,500克的寶寶,為非常低體重早產兒;32至37週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寶寶,則為相對較成熟的低體重兒。
值得一提的是,早產兒的身高、體重、頭圍,以及神經學發展,與出生週數的成熟度有關,2歲前都必須使用矯正年齡「矯齡」來評估。
矯齡的計算方法,是以預產期 (懷孕40週) 當天為第0天大,出生天數先扣掉出生至預產期時間,才是真正的矯正年齡,舉例來說:寶寶出生時為懷孕32週,現在已出生10週了,而原定預產期是兩星期前,則矯正年齡為2週大。
早產寶寶可能面臨哪些問題?
23至28週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出生第一天,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呼吸窘迫症」,因出生時肺部發育不成熟所引起。而出生1至3天可能出現「腦室內出血」,之後易併發「白質軟化症」,情況嚴重者可能變成腦性麻痺兒。出生後3天至2週,可能患心臟「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接下來2週至出院前,因先天免疫不全,常常會有各種院內感染的現象,並因腸胃吸收能力不佳,易有壞死性腸炎,或胃食道逆流。
值得注意的是,矯齡34週前的寶寶,可能發生呼吸停滯問題,有時會忘了呼吸。接著,寶寶可能面臨矯齡36週之後才能診斷的慢性肺疾病,因為產前或產後原因造成肺出現纖維化現象,導致肺功能較差,有此症狀的寶寶,出院時可能仍需以居家氧氣治療。
為什麼早產兒出院後需要特別照護呢?
早產兒的併發症,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主要原因。因為早產兒身體器官尚未成熟,如:肺部、腦部、腸胃道等,不但免疫力較差,還比一般足月寶寶更容易感冒和溢吐奶,若腦部出現併發症,之後還需要定期進行特殊的復健。另一方面,早產兒視力、聽力容易發生各種病變,包括:視網膜的血管病變、全身性骨質疏鬆,或是在缺氧的影響下,造成聽神經異常。
特別是出生時體重越低的寶寶,可能在加護病房裡便已經出現許多併發症,所以出院後需要細心照護,以免引發各式感染。
此外,早產兒的照護不單指醫院照護,2歲前都要定期進行評估,特別在2至5歲學齡前,在神經學和認知發展上都要加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學習上的障礙,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5歲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讓我們一起關注早產議題🎡
#守護小腳ㄚ▪跨出大人生
部分文摘自Mombaby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