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日日重讀 - 亞洲物語 -「抱歉我還未觸及重點」

Jing
·
·
試著寫一本我自己未能完全理解,網路上也沒有素人、通俗書評。淺淺的表達一下,我應該是有喜歡這本書。


李喬,亞洲物語,2017/06/26

直覺感受有兩個。

第一,好的,寫小說的時候,要記得留意人稱視角,這是基本功(誰知道未來文體可以多跳脫現在的框架)。

第二,這是一幅幅人物群像畫,我只要管,在每一個舞台,每個碰撞出的化學變化,都可以是最激賞又合理的歷史辯論。

首先,這些要湊齊這些國族認同困難、互為尷尬的人們齊聚一堂,本身就是難事,這些人又要歷史底蘊深厚,願意和平靜氣彼此交談、講到最後理智線不能斷掉與理解能力不能壞掉的,你說要是在職場會發生,我都不相信,可以是說背景設定多麼刻意,就知道這場表演是多麼精彩又方方面面照顧到各種可能性:各種要是能理性討論可以帶出多少高度的可讀性。

作者自謙這是一本八十歲老人的封筆之作,但讀來,好像還有很多話想說,我自己也想聽。


以下摘自李喬公開活動的新聞稿,這是我唯一能找到有關的網路上的解析。(如果有其他,請讓我知道。)

李喬解析自己的作品,由於知識背景多善於內心分析描述,但新書《亞洲物語》採完全不同的模式,以亞洲大事件為軸心,個人心理問題相形之下不是重點,「不值得提,也不用提!」他指出,本書中每個角色的身分、位置,就足以勾勒出角色存在意義和主題。

那我就懂了,我猜對了。既然是一幅幅的人物肖像,那麼吃瓜誰跟誰如何走向甚麼美好結局或是情節如何走向那也不是重點了。

正如同檯面上現今的政治角力就像是一場八點檔,喜歡看的人一直追,拍手叫好。但看不爽的人,就會覺得是爛戲一場。可是這就切切實實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尤其權力的分配下,沒有人置身事外。

身為台下的觀眾,你可以有感覺,而且你應該有感覺。

但你也可以選擇就像是看戲、看小說,品嘗裡面枝微末節的變化,那些末梢神經都騷動了最核心的癢處,本根源同一種的矛盾,你問我那是甚麼,就跟身為台灣人一樣,我也沒有答案的困境。

會不會是正因為答案受到什麼不存在或存在的限制,而無法說出口呢?可能,我很坦誠地大聲回答,因為我也同樣明目張膽地享受著份曖昧呢!沒有為什麼,醜女會甘願被吃豆腐還沾沾自喜,因為自栩是個正妹才會受到帥哥青睞呢!但對方是豬哥還是帥哥,還真是說不清。現在矛盾就卡在於:不願放棄這份特殊身分所帶來的真香的禮遇,但要同時也不願意扯掉身分認同。

放心吧,要是真的選邊站,我一點都不相信,現在檯面上所有咬牙切齒的憎恨,面對兒女私情或是自身利益,就會捨棄了現在的既得利益。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