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被豆瓣严重低估的好书——香奈儿前CEO的“成功学”。
👉阅读前温馨提示:
- 本文仅代表个人视角解读《深度思考》(Beyond the Label:Women, Leadership, and Success on Our Own Terms)
- 本文涉及大量抛问,一些内容会推翻您的固有认知。如果您不是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可能会让您的阅读体验很糟糕。
- 如您能在阅读中忍住不适(也许是很爽),硬着头皮看完文章,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战胜80%的人了。
- 阅读完毕后,如您想要批判或者反驳我文章的一些观点,请严格遵守👉「P-E-E」的发言形式,让您的发言有理有据,本人不接受任何只甩观点不给理由和证据的不负责发言。
- 如您很喜欢,欢迎使用任何夸奖形式🤩,别忘了🌟我,否则我的内容很难出现在您的世界。(特别喜欢的话,那就请大胆加我微信,社群,朋友圈)
(1)
昨天,我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一本书。看完觉得给自己启发很大,准备去豆瓣标记「已看」并给出高分。
万万没想到,豆瓣的分数竟然出奇的低,真的是出乎我意料。如果是我自己,我会给8.0。
这是一本讲述了作者莫琳希凯从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层层努力,从欧莱雅的一个销售员如何做到奢侈品香奈儿的全球总裁的经历。简单来说,就是人物自传。
本书的原名并非《深度思考》,如果直译,应该是:《超越标签:女性,领导力,我们自己的成功》。
我也大致看了下大家的评价,基本都在喷「标题党」、「无思考」、「鸡汤」、「成功学」……
通过这些评价,不难发现大家希望看到的是诸如《原则》、《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深度工作》、《影响力》……这类型的内容,而不是一个成功人士的“职场心得”。
如果是抱着这种预期看这本书,那么的确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这姑娘的文笔很细腻,对于男性读者而言是很不友好的,并且对于目的性很强的读者而言,那还真是一本没什么用的书籍。
这个现象和趋势也让我在思考,是不是“知识付费”的浪潮席卷,而在浪潮中被推崇最多的就是“方法效率”工具,整个社会陷入了“效率为王”的普遍焦虑时代。
大量的工具书堆满畅销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看史书、小说、纪传等人文社科类趣味骤减;相反,疯狂的追捧上述的“工具效率”书籍,以至于夹带文艺叙事的管理类书籍都会被视为是「浪费时间的鸡汤读物」。
回到这本书来,这本书的价值有多少?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个分数。
至少在我心里,我看完这本书,不仅学到了莫琳是怎样一步步从一个懵懂的职场新人最终蜕变成为香奈儿的CEO,更是从书中解读到了大量额外收获。
(2)
下面,我会摘几个随意选择的小段以“我的内心剧场”给各位做解读。大家先自己读一遍我下面截图的这段话,思考下你读到了什么,再跟着我的思路走。
片段一:
范米索的内心小剧场(1):
1、香奈儿的面试考核机制原来那么“奇葩”。面试时间线能持续一年,涉及到不同角色的管理者,并且还不是按照客观时间指标来决定的。
2、香奈儿的面试问题竟然更注重“员工对品牌的理解能力”?
3、香奈儿的关键决策者面试的问题竟然是跟生活和闲情逸致相关?这个人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莫林没给回答,但我觉得也许他们认为员工只有懂得怎么去享受生活,才能更好的获得灵感和创意,为品牌注入新鲜的血液?)我开始陷入了自问自答。
4、如果我是莫林,我会用什么角度去回答呢?(因为我已经看过前面她的经历,掌握基本信息,所以虽然我不是奢侈品行业从业者,但我可以根据书本前面信息点和背景开始进行一轮「自我对话式」演练了。
片段二:
范米索的内心小剧场(2):
1、哦凑!领导力教练!行政教练?看来外企针对每个版块都会有自己的教练。我之前只接触过「高绩效教练」,这几个教练角色之间是否有什么差异呢?
对了,我的好闺蜜——白一喵(公众号:增长潘多拉)是企业私人教练,非常擅长教练技术,我需要去询问他。
等等,搜集信息发现好闺蜜的帖子无情被喷“洗脑文”、“广告贴”,又在该书下面看到有人把“教练技术”跟“传销”联系在一起?
诶?照这么说的话,教练就是传销咯?那为什么国外顶尖企业会那么重视“教练技术”呢?你们觉得我该相信谁?来,跟着我继续深挖一下国内知名媒体报道好不好?
2019年6月,也就是一年前,在南方周末报有一个关于“教练技术”的报道。这标题:“教练技术”一向源于传销的培训术如何掘金二十年?
WHAT?你可是南方周末啊!!记者的基本素养起码要做到客观中立,先不说文章内容,就冲你起的这个标题,倾向性和误导性是不是稍(fei)微(chang)刻意了一点?
整篇文章下来没有涉及到任何更深入的关于“教练”这一职业和词根的来源,关于国内外教练角色和背景的简单科普。只有放大了国内那些招摇撞骗把“教练”拿来用于做“传销”的案例,这就是官方权威报业的「客观中立」?
等等,我也不能因为报社的title和名声忽略“发声人”。我去查查写报道的这兄弟吧,找到了最近的报道:
简单看完这篇对该记者专访,我一个非行业从业者的感受是什么呢?无力感。 既然您知道“新闻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儿,那么咱们能不能严谨一些,做做更深入的调研?这种话术在我看来是极其主观且不负责任的。 如果您不是科班出身,那么作为从业者就不要想当然的沿袭“经验主义”,起码严谨地先去查一下什么是“新闻价值”,否则报道出来的内容全都会建立在您说的那句“不过,凭经验思索……”
您这一篇根据自己个人不同阅历、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报道,影响的是多少人对于一个词语,甚至一个行业的误解?
同样,如果像我一样,读到这本书籍同时又读过这篇权威媒体报道的新闻,那么读者们会选择去信任谁呢?读者们又会怎样去解读我上面给予的材料呢?
糅合在一起,大家脑子里的信息很可能就变成了:
顶尖奢侈品公司香奈儿竟雇佣各种领域的“教练”给员工高管们进行“传销洗脑”。(写到这里,我自己都没忍住笑……)
一边是中国权威度极高的媒体机构,另一边是世界级的顶尖奢侈品公司。他们对“教练”呈现出的竟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怎么办?我能信谁呢?
引用一下白教练的说法:
简单来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你的动机是什么。教练技术严格来说是一种「工具」,你使用工具是去帮人开锁?还是去撬门盗窃?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常说“善恶只在一念之间”,这句话贯彻到生活中真不是什么鸡汤。
2、盖璞是什么鬼?这翻译能不能直接写GAP!!!还有老海军!!!这是Old Navy好吗!!读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个「谐音」的鬼畜。我如果没看到这一段,还没打算去查这个品牌的情况。
-Old navy竟然在今年退出了中国市场
-香蕉共和国被GAP美国最大的零售服饰品牌收购了。
3、即便是莫琳也喜欢用外表先入为主的去下意识给人贴标签,不过莫琳应该是个挺幽默的人。
与其说“领导力教练”不如说“冲浪教练”……哈哈哈哈哈哈
片段三:
1、香蕉共和国!我曾在一档播客听过这个词印象深刻,这是一个极具贬义和侮辱性的词语。因为谈到品牌的名称实际上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歧视」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它却是对竟然出现在这里!
2、莫林在香奈儿时,竟然希望将公司目标做到像「香蕉共和国」那个品牌一样。(香奈儿把「香蕉共和国」当学习对象,有意思)
3、香蕉共和国早期的服装风格、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
4、如果我是莫林,我该怎么借鉴这个品牌去设计香奈儿之后的产品思路?
5、莫林提到的「精明的营销商人Jeanne Jackson 是谁?能让前香奈儿ceo参考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我得去查查看。毕竟我也在学习营销学,每一个线索都不能放过。
首先,我对熟悉但不了解的词重点摘出,进一步去补全我对「香蕉共和国」的认知。
香蕉共和国(英语:Banana Republic)是某一种政治及经济体系的贬称,特别指那些拥有广泛贪污和有强大外国势力介入及间接支配之国家,名字的由来是这种国家通常是依赖出口如香蕉、可可、咖啡等的经济作物。有关形容词也应用于具裙带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你在“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搜索到的关于该”词“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哦。百度词条讲述了服装品牌,而维基百科则讲述了历史内容。
于是,我顺带把“香蕉共和国”这一辞汇的出处(诞生来源)及流传事件和相关背景再次做了知识的补充。
接着,我顺着这段话中另一个线索搜集到了Jeanne Jackson ,看完了关于她的访谈,了解原来她的背景竟然如此出色。(这里我不再提供信息,相信愿意看文章的诸位多少是有动手检索能力的)
如果你在此前从来没看到过,或者只听说但没研究过,那么你对上述这些「词义」的理解一定是有天然障碍的。它们就像是加密文字,虽然映入你我眼帘的都是一样的字符,但我眼睛里的信息在进入我的大脑后进一步被解构,唤醒了我大脑中关于该「词」的相关认知。
可你做不到,因为你脑海里关于这块信息是缺失的,所以你脑子在看到这些「生词」会觉得「痛苦」、「晦涩」,下意识的跳过或者当不重要信息处理。
上述,是我在看这本书时,还原了我整一个思考和动手的过程。这些片段都是我快速阅读随意抽出的。如果看过我微博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我当时摘录的那段跟这一段完全不是一样的内容。同样有价值的信息,在这本书里还有非常的多。如果你沿袭我的思路去拆这本书,你得到的绝对不是豆瓣一堆打低分网友们的信息价值。
(3)
读完整本书,我收获了什么呢?
1、这本书简单还原了顶尖外企奢侈品行业内部运作。
我或许没机会像她那样去外企工作,但我了解并学习了外企的一些工作思路,或许日后能用到我管理团队甚至搭建公司框架的逻辑上。
如果未来有可能,或许考虑读个MBA去奢侈品行业同样工作一下,学习外企的一些战略思维。恰好我有客户是在LVMH和米其林工作过,对方也是30多岁去HEC读完奢侈品管理专业后进入了顶尖外企工作,等我再累积多一些,未来也许能考虑“体验外企生活”呢?
我可不担心别人嘲笑我30多岁从头干起。毕竟如果真能跨行业打工,我相信只要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再过七八年我的能力照样可以赶超许多人。再者,我有很明确的目的和内在驱动力,根本不需要领导说一下,我动一下。边打工边观察整个部门,公司的构架和运作系统,领导,同事的做事风格,习惯,给我下一个人生阶段持续赋能,这买卖真的不要太划算。(啊……不yy了)
2、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线索。
前香奈儿CEO在看什么,在向谁学习,在学习什么。那些人名、书名可都清清楚楚地写在里头。每一个词语都是一条极具价值的信息。感谢她,无私分享。让我即便不用跟她对话,都能获得那么多开源信息。
3、这本书涉及大量情景描写
女生写的书籍比工具书好看太多了,工具书一般只给简单粗暴的方法论,你看完觉得学到了,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职场环境,什么生活场景中运用。你连基础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可能都没有,这也是我在吐槽豆瓣那条评论「一堆流水账叙事,跟思考有毛关系」。这种评论者本身就已经暴露出自己「思考的局限性」了,大家可以仔细品一下。
看莫琳的文字,我是很享受的。因为她的文字驾驭功底很好。将人物细节和环境的描写,以及对话包括自己心里状态的描述以极其细腻的文笔流淌在纸面。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因为同样作为女人,我并不希望我的文字给人永远以“理性”、“客观”、“强硬”的风格,我希望能跟她一样,在进行大量理性思考后,将感性成分能揉杂在我理性脑中,给予读者更愉悦的阅读体验。
此外,抛开文学技巧部分。通过她的这些描写,我也意识到如果想要做的比别人出色,那么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去观察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在双方谈判的时候。你需要去留意对方的一些“微表情”、“微举动”,“说话的语气”,“对方频繁提到的词语”、“装扮”,甚至你需要大胆去抛问题,去了解对方的喜好等等。
4、这本书一直在让我思考。
我看过大量效率工具书、思考方法论书籍,毕竟我公众号内容的根基一直都搭建在「学习、思考、认知」等命题上,它们或以图标或以数据模版等呈现,给你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框架,告诉你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这本书最大的差异是这位CEO在不停地抛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于她的领导对她的诘问,她的客户,她的教练,甚至她内心对自己的发问。而这些问题有很多是没有答案的,需要读者你自己去思考。
这就是我眼里她书籍很重要的价值所在。中国人已经习惯了「模版」、「套路」、「标准答案」,一遇上发散性甚至没有非标的答案就会很懵逼。所以我完全能理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那些纯「工具性」书籍。
但是如果长期看这些问题,会出现一个很糟糕的恶果。
首先,你缺乏“感性脑”、“人情味”,谈判和沟通有时候是需要“情商”的,不是拿「工具」就能暴力解决的;其次,你会陷入“定式思维”,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思考“为什么我要去解决问题”,这种后果是你会从一个“人”沦为“工具人”。
5、莫琳的个人成长与人格魅力。
我微博分享了看完书我对莫琳这个人的一些观察。
我观察到的第一层:这姑娘有极强的洞察能力,记忆力以及知识面很广。
她观察别人,能清清楚楚说出对方身上的衣着细节,甚至是面料材质。从一个简单的对话牢牢记住对方喜爱的音乐家的名字,再从听音乐生活场景联想出背后一大块的东西,从音乐到新浪潮电影,到摄影技术,再到市场营销者,接着扣回到音乐身上。
请问,同样的场景,你能做到吗?普通人背后的知识量有那么多吗?光解释「爵士乐」「法国新浪潮电影」「即兴演奏」这些个词,能问道一堆人吧??所以这些东西在多数人眼里是不需要学的,甚至是装x。这就是人家能成为前香奈儿CEO而你不能。关键是你不能就算了,还在嘲笑人家装X……
我观察到的第二层:她在的快消行业(欧莱雅),周围同事们的状态和能力不仅局限于埋头工作,他们懂艺术,有才华,有创造力,甚至是细节控。
那么对于欧莱雅这家企业而言,这些极其文艺看上去跟我们理解的「工作能力」毫无关联的特质,是不是加分项能辅助工作,甚至是不是必要技能?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莫琳这女人极其可怕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与豆瓣多数低分网友谈到的「流水账,毫无思考」完全背道而驰。
(4)
最后,再说两点看书前的准备:
1、看书名看第一手信息
很多人吐槽标题党。的确,翻译是存在很大的误导。但承认翻译有问题的时候,我也建议大家骂完后,养成一个好习惯。下次但凡在读非中文书籍前,去翻翻原著的名称。不要把「翻译问题」与「作者是标题党」这个结论划等号,这种行为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和不负责。
2、看书前看「说明书」
我决定要不要看一本书前,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跟我使用产品时会简单看待「说明书」一个道理。
拿起一本书时,看书名,看目录,看作者简介,快速浏览书中内容,根据目录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章节再浏览一下,全部过程5分钟不到,但是却能帮助我降低未来潜在的「沉没成本」。
因为上述步骤已经能让我明确这本书是否跟自己当下需求所匹配。因此,那些吐槽标题党的朋友们,可能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标题党套路”,而是下意识将责任都推给他人。
在我看来,需要担责的可不是一方。再讽刺一点,你想要「思考力」,结果看完大骂「标题党」「被韭菜」,看起来似乎的确是没有什么「思考力」。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篇分享书的文章,但我想要分享的真不是这本书多好看,而是「我是怎么看的」这套思考和方法。
在我眼里,大家都在学习,都在看书,但是大家的方法和效率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前文提到的「信息加密」,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文字加密」,大多数读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甚至连“搜索”和“挖掘”的能力都没有。
好比一个「词」在我眼里的解读是一层,在高手眼里的解读可能就是十层,他们能根据一个词调动该词背后与之相关的信息,并与该词当下出现的语境和场景进行关联。
他们会思考“我在什么场景下看到了这个词?当时这个词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现在这个词出现的背景又是什么?我能怎么去关联起它们?是否跟我印象里的出现背景产生「冲突」?“
这些人的脑子里就是一台高度运作的精密仪器,每一个信息都是一个节点,而这些节点背后能扯出一大堆的其他信息。我之前在《三阶思维:我如何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付费内容)中用过一张图:
一些人脑海里的信息基本就是孤立的「点」,而一些人脑海里的信息是一张看似错综复杂实则有迹可循的「密网」。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当人们整日沉浸在被”算法操控和喂养的世界里“,首先丧失的,一定是“动手搜索信息”的能力;其次,他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跟着一并消失。最后,ta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偏执、狭隘、却不自知吧。
⚠️Ps:预告下一篇的内容,关于「人」与「工具人」。我会结合中式教育和西方教育以及根据这篇中谈到大家对书籍呈现出越来越“功利性”的趋势给予一些视角。毕竟在我采访和看完一堆西方的教育形态和他们课程的设计后,发现大众对书籍评价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们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如果觉得好看,请给我👏鼓鼓掌。- end -
公众号:范米索(思维方式、效率工具、免费电子书)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碎片化思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