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帕訥杜勒大辯論
自古以來,斯里蘭卡人民主要信奉佛教及印度教。自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人、荷蘭人及英國人先後登島,葡萄牙人傳播天主教,而荷蘭人則在其統治地區傳播新教。1815年,斯里蘭卡的康提王國與英國政府簽訂了《康各公約》,全島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公約第五條雖然明文規定:「佛教被宣佈為不可侵犯,其儀式、神職人員、朝拜場所應得到維護和保護」,然而其後抵達斯里蘭卡的歐美各國基督教傳教組織卻變本加厲地在當地大肆傳教,斯里蘭卡長期存在的傳統宗教和文化開始以多種方式受到破壞,公約條文成為空話,本地佛教徒及印度教徒開始受到長時間壓逼。
傳教士勾結殖民政府,獲取政策優勢及經濟補貼,以宗教教育、大量書刊印刷、濟助窮人及照顧病人等手段進行傳教:原有的佛教學校被外國傳教士接管取代,改為教會學校並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當地人接受攻擊佛教的教育,資助他們以傳教士的身份到不同村落攻擊原有宗教;傳教士利用先進印刷技術,印製大量傳教書籍、報刊和小冊子,並到佛教寺廟踩場開講座,大肆宣傳信奉佛教和印度教的人是崇拜偶像的異教徒,污衊他們的宗教活動和儀式都是無意義的,企圖以海量資訊淹沒原有宗教和文化。
面對強弱懸殊的壓逼,佛教面臨在斯里蘭卡被滅絕,但一些僧侶沒有放棄,並開始作出積極抵抗,包括籌辦僧侶學院、組織出版社等。Migettuwatte Gunananda尊者從《佛教手足》雜誌中看到佛教徒在可倫坡的街頭被基督徒欺侮嘲諷的情況,觸發他自1865年起領導了五場大辯論(稱為Pancha Maha Vaadaya),其中以1873年位於帕訥杜勒(Panadura)的第五場大辯論最廣為人知。
帕訥杜勒大辯論(Panadura Wadaya)於1873年8月26及27日舉行,由Gunananda尊者對決衛理宗牧師德席爾瓦(Rev. David de Silva),現場有六、七千人觀看,場面盛大。辯論議題包括上帝與靈魂的本質、復活、救贖、業力、輪迴、涅槃、緣起等,期間Gunananda尊者表現了勇敢、機智與雄辯,得到現場群眾歡呼擁戴。儘管事後雙方都宣稱在辯論中取得勝利,但外界普遍認為Gunananda尊者取得壓倒性勝利,而基督教一方對此一般都低調迴避。《錫蘭時報》出版了數千份辯論摘要,皮布爾斯醫生於1878 年將摘要輯錄成為書籍《佛教與基督教面對面》(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Face to Face)在美國出版。1880 年 5 月 17 日,亨利·斯蒂爾·奧爾科特(Henry Steel Olcott)上校閱讀該書後親臨斯里蘭卡,掀起了當地佛教復興運動的高潮。其後奧爾科特成立神智學協會(Theosophical Society),期望創建一個不分種族、信仰、性別、階級或膚色的大同世界。
這場大辯論的影響深遠,當地佛教徒開始對自我身份重新建立自信自豪,而在國際上也提升了西方對佛教的認識,2015年及2023年更分別將事跡搬上大銀幕,啟蒙更多現代人。
謹此以帕訥杜勒大辯論的首天,紀念斯里蘭卡人民無畏宗教逼害、奮勇抵抗的英勇歷史。
資料來源
The Great Debate of Sri Lanka, Walter Wijenayake: Ven Migettuwatte Gunananda, http://panadurawadaya.weebly.com/
Wikipedia, Migettuwatte Gunananda The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gettuwatte_Gunananda_Thera
J.M. Peebles: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Face to Face: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7ANEAQAAMAAJ
Panadurawadaya: https://great-panadurawadaya.lk
維基百科,斯里蘭卡佛教: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6%AF%E9%87%8C%E5%85%B0%E5%8D%A1%E4%BD%9B%E6%95%99
The Sunday Times, Film on greatest religious icon: https://www.sundaytimes.lk/150208/magazine/film-on-greatest-religious-icon-134345.html
Wikipedia, Theosophical Socie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sophical_Society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