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重木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反对两篇主流媒体关于“娘炮”的观点

重木
·

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与新华网(ID:newsxinhua)微信公众号不约而同于9月6号晚上推送两篇文章,讨论最近热议的“娘炮”问题。前者文章名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1],后者名为《“娘炮”之风当休矣!》[2]。人民日报评论的文章较为理性且温和,而新华网的文章则充斥着混乱的逻辑、义愤的笔触以及一股正义凛然的道德家之感。而这两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都是我所反对的,这篇短文也正为此而作。

先说人民日报评论这篇文章,它努力地把自己姿态端正,以一位退伍军人的微博粉丝暴涨作为切入点,提醒人们由此可以窥见当下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一个面向。由此引出的便是那个我们已经听了太多的关于所谓的“真正男性气质”的内涵,即血性、勇敢、阳光、积极向上以及最为重要的为国为民。无论是人民日报评论还是新华网的文章,他们最基本的立足点便是某个性别气质的好坏应该以是否有利于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发展为标准,由此和网上叫嚣着“少年娘,则国娘”的一众网友分享着相似的国家主义立场。

人民日报评论的文章也涉及中国传统中典型的文雅士人的男性气质,以作为此文站在宽容民主的立场的证据之一,但翻来覆去,这篇文章最终还是围绕着一根柱子转圈。在其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是,相比于外在形象,一个男性的内在精神气质更重要。如果按照这一逻辑,那么对于“娘炮”的批评就必然会存在相同的问题,即如何能根据他们的涂脂抹粉,忸怩做作的动作来直接判断他们没有人民日报和新华网评论员所倾心的那种“内在健康的男性精神”呢?人民日报评论的这篇文章应该拿给新华网的作者学习,让ta首先能理清这一点。

关于“娘”的问题,它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范畴,是因为男性的外形、举止动作、言行的阴柔,还是因为他性格、精神的“女里女气”?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后者更重要,它未说出口的意思就是,只要一个男性内在是健康的、阳光、积极向上且为国为民的,那即使如梅兰芳、程砚秋那样外形阴柔的男性也是“真男人”!而这不正是人民日报评论自己所犯的错误?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在一个强调权利和平等的法治社会,基于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不同评价,也逐渐被抹平”,但它似乎直接忽视了在这一关于“娘”的讨论中所使用的几乎所有词汇都被赋予贬义,如阴柔、女里女气、涂脂抹粉、“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在传统中都被赋予女性,也是男权社会为女性所建构的那个叫做主流的“女性气质”牢笼。在关于男性“娘炮”的批判中,人们似乎都正大光明地忽视了其中所具有的强烈厌女症与典型的两性不平等所造成的种种歧视!

而另一个遭到伤害的则是性少数LGBT群体,传统主流男权社会把男同建构成女性化的性倒错,把女同建构为不正常的阳刚化。在这一波关于“娘炮”的污名中,男权体制内部处于底层的男性、女性以及性少数群体都成为靶子,被肆意侮辱,而打着的旗帜正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这一旗帜在近代中国我们能反复见到,从道学家对于女性解放可能危及民族、国家这一晚清民初的批评中,相似的逻辑便开始变得根深蒂固。以及鲁迅所说的中国人的跳跃性思维,由白胳膊想到私生子。)

新华网的评论则上来就把“娘炮”称作病态审美,至于如何得出这一结论,文章的理由同样是建立在其对于民族与国家未来利益的伤害,至于如何有害,作者却沉默了。在这一基础上,文章开始大肆抨击由市场与消费所导致的病态审美,使得“娘炮”成为霸屏主流。并由此哀叹这一审丑趋势对于青少年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此,于民族、国家利益之外,我们看到还有青少年的利益。新华网文章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而读过这些文章,我们也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真的关注那些独立的个体青少年如何,他们关注的是作为民族与国家未来主体的一个模糊整体的“青少年”。

这些“青少年”没有名字,没有面貌,只有在这些一厢情愿的想象中所展现出的被动、无法分辨是非、没有做出选择的能力……在这些层出不穷的以“青少年的利益”为旗帜来批评“娘炮”的文章中,我们发现,那个被虚构出来的“青少年”群体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公共领域中是如此似曾相识。

人民日报评论告诉我们,当今需要的“男性气质”是有着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未来对于国家的奉献;新华网文章狠批当下娱乐与消费对于病态“娘炮”气质的宣传——还引用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来为自己的论点撑腰(不知道倒霉的波兹曼作何感想)——指出它们未能按照“为了民族、国家以及培养健康青少年和优秀文化”的目标来创造主流审美。按照它的观点,或许拍摄了《战狼》的吴京这类人更符合主旋律,更符合民族国家利益。

所以问题似乎就在这里,人民日报评论反复提及“现代社会”的多元倾向以及一个具有“权利和平等”的社会中对于不同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尊重,但新华网又说:“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那么,“娘炮”是否已经越过现代多元社会的底线呢?或许它让某些人感到被冒犯,但对于另一群人而言,这就是他们自己想成为和拥有的形象、个性和精神气质,是其所希望实现的生活方式,既然如此,你们还尊重吗?而这也不就是检验这一权利、平等和多元最好的时刻!

新华网的文章作者或许此时会大呼:“未来的民族与国家怎么办?”在这里,我想引用胡适之于一个世纪前所说的一段话,他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争国家的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难道不正是如此吗?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个人,如何再能要求ta为国为民?有人说:“国家的要求就是对的,你只要听从就好!”

但从20世纪的历史来看,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无论是帝国主义的日本、纳粹猖獗的德国还是斯大林的苏联,野心之徒不正是以民族、国家和未来的幸福为旗帜,要求个体、剥削个体、管制以及最终完全控制个体!(另一方面,这不也正是为什么不能以军人这一特殊职业所具有的男性气质作为衡量标准来要求所有男性都如此的原因?除了如军国主义与纳粹主义这样极具侵略性的意识形态,否则为何需要所有男性都如军人一般?)

人民日报评论和新华网的文章都忽略了在关于“娘炮”讨论中一个最重要且核心的元素:权力。正是由于男权社会中存在的性/性别/性别气质的不平等导致了对于“娘炮”、女性以及性少数群体的排斥、污名和迫害。市场与娱乐是其中的一只手,但另一只力量更大且更为根深蒂固的手却被他们悄然地忽略了。因此,他们最终所说的也不过是隔靴搔痒,了当自慰罢了。

在对于“娘炮”的批评中,我们最应当警惕的便是国家话语的过分干涉,因为由此而时常导致一个话题被上升到民族与国家立场,而使得争论双方的力量出现极度不平等,进而造成霸权式的讨论,以力压人,而非以理服人!在“少年娘,则国娘”以及把“娘炮”当做“四害”而呼吁对其铲除的过分言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男权的霸道,同时还有民粹主义以及旧日集权的鬼影。对一个——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说的——提倡权利和平等,多元与包容的法治社会,这些或许才是真正会危及到民族、国家以及青少年的毒瘤!

注:

[1]人民日报评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IhsEQOQ7Wuda98NyBpKSQ

[2]新华网:《“娘炮”之风当休矣!》,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fTC6ITOlvyyHifbIXrcobw

案: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Scb6gnFNLxDte9p-QH5_Q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