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胡志明市】那把十字路口的火,燒垮了南越政府的江山

你可曾想像——在台北羅斯福路和平東路這種大馬路口,有人靜坐路中央自焚而死的情景?
57年前越戰期間的西貢市區幹道上,這一幕震懾了圍觀的人群,也震懾了全世界,撼動了南越政府領導人的地位,然後接著開啟了南越時局動盪、美軍介入越戰,越南的未來顛覆之勢一去不復返。

紀錄這一幕的攝影作品被稱為《The Burning Monk 燃燒的僧侶》,同樣是越戰期間很有名的照片之一,美聯社記者Malcolm Browne以這張照片獲得隔年的普立茲獎。
1954年法國負於越南的奠邊府戰役註定了法國在越南土地勢力的消逝,而磨刀霍霍準備接手法國的美國政府,力挺的對象即是時任內閣總長吳廷琰(Ngô Đình Diệm)。在1955年的南越公民投票中,吳廷琰壓倒性力克親法的保大帝,並在勝選後隨即成立越南共和國(南越),南北越戰正式展開。而吳廷琰的上位,也意味著美國勢力開始進入越南。
吳廷琰上位後任用諸多家族成員掌控軍警情治系統,貪腐、舞弊、裙帶關係等諸多負面評價層出不窮。美國政府出於自己所扶持的愛將關愛,初期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多年過去,眼見吳氏政府漸失民心、離民主共和之路日漸遙遠,美方對吳廷琰的耐心也趨於用盡。1962年「獨立宮轟炸」事件,南越兩名空軍倒戈叛變轟炸自家總統府,吳廷琰逃過一死,但美國政府及媒體的大肆批評,已經充分展露對吳廷琰的不信任感。
而那最後一根稻草,就是1963年開始爆發的「佛教徒危機」。

吳廷琰是忠誠天主教信徒,這也是他初期得到許多美方代表擁護的原因之一。但過於激進的宗教偏袒手段,讓南越境內宗教對立態勢日漸升高。1963年5月8日佛誕日當天,順化有9名平民因為抗議吳氏政府禁止懸掛佛教旗幟而慘遭槍殺。吳廷琰公然拒絕宗教平等的作為,導致佛教徒的不滿情緒急遽上升。僅僅一個月後,高僧釋廣德(Thích Quảng Đức)選擇在眾人面前自焚而亡。
當時65歲的釋廣德下定決心殉道,6月11日,他乘坐著天藍色的小轎車(那台車現在仍保留在順化市的天姥寺裡),帶領著350位佛教僧人從現在的Nguyễn Đình Chiểu路南往北遊行示威,到了Cách Mạng Tháng Tám大馬路口,隊伍停了下來。釋廣德在十字路口正中央放置的坐墊上打坐,一旁徒弟拿著五加侖的大汽油桶,把汽油淋在緊閉雙眼誦唸佛號的釋廣德身上。

然後點火,釋廣德身陷烈焰中。
引述當時在現場的另一位紐約時報記者David Halberstam(他也是後來揭發尼克森總統水門案的知名記者)所言:
我會再看多一次該場景,但一次就夠了。一個活人的身體中噴射著火焰,他的皮膚慢慢開始發泡並且起皺,他的頭被燒黑並慢慢炭化。空氣中瀰漫著人肉燃燒的氣味;我從未想過人的身體是如此易燃。在我的身後,我聽到越南民眾開始聚集起來並且小聲地哭泣。我本人被震驚到連哭都哭不出來,頭腦中一片混亂到連採訪和用筆記錄都做不到,連腦子都已經無法思考了……在他燃燒的過程中,他沒有抽動過一塊肌肉,沒有發出一點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鎮靜,和他周圍哀號的民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場殉道儀式其實在前一天就已有佛教界人士向外界預告這個地方「有很重要的事會發生」,但理會的人並不多,隔天只有少數記者到場守候。現場有幾個不同角度的照片記錄下這幕,但美聯社記者Malcolm Browne所拍下的那張,釋廣德雙眼緊閉、表情安詳堅毅,右半身尚安好、但左半身已被火焰吞噬。這張照片登上各種媒體版面,成為這起事件帶給世人最震撼的代表印象。
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看到新聞照片時難忍驚訝,事後表示「歷史上從未有一張照片像這那樣讓全世界激動」。
釋廣德的遺言這樣說:
在我閉上雙眼去見佛祖之前,我懇求總統吳先生能以一顆同情心去對待人民並履行許下的宗教平等諾言,以長久地保持國力。我已經呼籲各宗教人士及廣大佛教徒,在必要時為保護佛教而犧牲。
但,事與願違。總統吳廷琰在當晚發表演說,雖然表示會重新考慮與佛教徒的訴求進行協商,但卻也稱這起事件是「極端主義者」所導致的。總統胞弟吳廷瑈(Ngô Ðình Nhu)的夫人陳麗春(Trần Lệ Xuân)甚至火上添油地公開稱她要為看到另一齣「和尚BBQ秀」拍手鼓掌(...clap hands at seeing another monk barbecue show);吳廷瑈也戲謔地說「如果佛教徒想要另一次烤肉,我倒很樂意提供汽油」。吳氏政府其後更聲稱釋廣德的死因是因為自焚前吸毒所致。
種種不可思議的脫序言論,導致更多不滿的佛教徒前仆後繼地追隨釋廣德遺言,那之後四個月期間,又有五名佛教徒同樣自焚身亡。而吳氏政府並不打算對佛教徒善罷甘休,8月21日午夜,吳廷瑈指揮特種部隊在南越各地查抄佛寺,企圖搶走釋廣德的骨灰與聖心(焦黑的心臟組織),光在西貢最大的舍利寺就有數百名佛教徒遭殺害。

自此,原本敦促吳廷琰與佛教界和談的美國政府終於忍不下去,8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了著名的「243號電報」給美國駐南越大使,明確表達美國不再支持吳氏政權。電報裡說:
美國政府無法容忍這種讓吳廷瑈取得大權的局勢,必須給吳廷琰一個機會,讓他撤換吳廷瑈及其黨羽,並以軍界和政界可任用的最佳人選取代之。若你運用各種方法,而吳廷琰依然故我、拒絕撤換吳廷瑈的話,那我們將面對吳廷琰自身不保的可能性。
電報裡明確暗示如果南越政府發生政變,美國政府將會採默許而不插手的態度。該年11月1日,南越軍官發動政變,隔日,躲藏在五郡知名聖方濟各沙勿略教堂(Nhà thờ Thánh Phanxicô Xaviê)的吳氏兄弟被捕,隨即遭到殺害。自此,南越政權進入動盪時期,政變頻傳,無強人領導之下,政局再沒有平歇穩定過。而美國在1965年正式升級對越戰的介入程度,意圖掌控在越戰的主導權。南越政府淪為美國行動的附庸,越戰正式進入另一個紀元。
因為對天主教的虔誠得到美方的信任就任大位;因為對天主教的狂熱而葬送政治生涯與性命。多麼諷刺。

57年前,點燃釋廣德的閃焰在現今胡志明市第三郡Cách Mạng Tháng Tám路與Nguyễn Đình Chiểu路交叉路口迸現。Cách Mạng Tháng Tám是第一郡鬧區往西北邊的最重要幹道,路幅20米,稱它是胡志明市的羅斯福路或和平東路都不為過。而這個交叉路口,距離范五老鬧區只有僅僅800餘公尺,即便是50多年前的西貢城,這裡依然是車水馬龍的通衢大道。
57年後,一樣的近午時分,站在那個一樣的路口。高溫33度,陽光炙熱,但想想曾在那僧人身上的,可是幾百度的火焰。一條生命換來更多人前仆後繼地投入、換來更多生命的逝去、換來更多戰事、換來戰爭結束、換來今天許多汽機車行人可以怡然自若地走過那個一樣的路口。


如今,在那個路口的北側立起了釋廣德的銅像與紀念公園,那銅像就直直盯著50多年前他焦黑軀體蜷曲倒下的地方,距離不到50公尺,他盯著這塊他倒臥的土地,最終還是被北方的敵營佔據,現下社會貌似安詳,午後的空氣中不再瀰漫著焦肉味。甚至已經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邊要立著這個銅像。

57年前的那把烈火,燒枯了釋廣德的生命,也燒盡了南越總統吳廷琰的氣數,更讓南越政權陷入萬劫不復的火海中。也因為那把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政府拉下幾年前殷切扶植的人選,選擇(抑或說是沒有選擇地)自己踏入越南戰事的泥淖中。
那把火不只是西貢十字路口的一把火而已,那把火改變了整個越南的歷史。

地點:Cách Mạng Tháng Tám路Nguyễn Đình Chiểu路交叉路口,越南胡志明市第3郡第6坊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