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評論---國立台灣美術館【對稱性破缺 超科學·藝術展】
一、關於「主題」:
該展所有藝術創作皆來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所舉辦的「碰撞國際大獎」,受邀參與此計畫的藝術家在CERN實驗室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進駐,與物理學家、工程師、工作人員建立重要的對話交流,藝術家使用藝術語言詮釋複雜的自然物理現象,並呈現其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多數藝術品致力於挖掘物理、量子力學背後的哲學意涵。
看到該主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之前在北美館看到科學藝術的展覽,感覺需要很多先備知識才能看得懂展覽內容。
二、關於「內容」與「故事線」:
該展覽展品的來源「碰撞國際大獎」,該獎項宗旨為扶植涉及物理學的藝術研究,推動物理學與藝術的跨領域對話。該名稱對稱性破缺來自於楊振寧於《物理評論》期刊中發表一篇打破物理學裡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論。該展覽將質量守恆定律看作是一種美學信仰,對稱性破缺則是翻轉了該美學觀,提供觀眾新的美學視野。期待打破舊有思維,多元跨域思考。
展覽背後我認為是CERN與藝術家的觀點彼此交流,而策展人則是將各個作品做串聯。
三、關於「觀眾」:
本次參訪國立台灣美術館時間為早上,並遭逢疫情影響,觀展名眾不多。多以年輕情侶或理科學生為主,並有一組家庭觀眾。
我認為此展為觀眾準備的部分較少,多是說明文字,該展承襲美術館說明傳統,對展品說明較少,例如Suzanne Treister作品「藝術史的全像宇宙理論」有部分展品以英文語音呈現,策展人有將中文翻譯在展牆提供,但內容與字數至少超過2000字以上,在觀看過程中除了我以外,完全沒有人閱讀完,其內容為訪談科學家與藝術家,搭配其作品不斷快速變化的個類藝術圖像,討論藝術創造中人類無意識的共通性,該作品是我整個展覽中做喜歡的作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為我本身藝術史的背景使得我能加速明白作品與策展人的意圖,相信其他觀眾會對該作品相當不耐,幾乎沒有人觀看超過2分鐘。
在展覽的最後有展覽導讀牆面,撰文者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沈伯承,說明了展覽的由來與從哪個角度理解該展會比較容易,但它出現在展覽的最後,且動線與它展重疊,導致有相當多人從反面進入,遭工作人員阻止,我認為直接先觀看導讀其實有助於理解該展背景,其實沒有必要限制觀眾行動,另外該展牆與其他區域明顯不同,有許多觀眾有發生誤會的狀況。
四、關於「經驗設計」:
該展覽展示九件藝術品為主,但該藝術品都是以量子力學、物理與藝術相互溝通這個「概念」為主題所創作。該展覽的藝術品皆是說明展覽概念為主,該展覽並無故事線。
展覽全部作品我認為皆是提供觀者「感官」體會;九件作品全部都是以聲光作為媒介,提供觀者一個感官體驗的情境,我認為畢竟相當少人會對物理或量子力學有深厚的記憶與情感,較難以「感性」為展覽主軸,而美術館不是科學教育館,提供給觀眾的不是科學知識,「智性」的事實性提供就更少了,甚至預設觀眾理解量子力學名詞,我認為這樣的預設多少阻隔了觀眾對展覽的興趣與理解。
五、關於「空間」:
該空間為國立台灣美術館,根據維基百科,國立台灣美術館1988年開館時為「臺灣省立美術館」,隸屬於臺灣省政府,1999年實行精省後,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並改為現名,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美術館。該空間經歷多屆館長不同理念並不斷的拆除(蔡國強亦有爆破國美館創作)與新建空間,呈現不同時期的擴展歷程。
該空間與建築原先就是要用做美術館,考慮現代藝術品越來越大,國美館的展示空間相當開放與寬敞挑高,期望能讓大部分藝術品能夠在其中展示。國美館原先設計的開口有相當多,期望連接周邊景觀,成為中繼點之一。但爾後管理人員不認為其管理方便,便封閉部分出入口。最近館方則期望回復原先設計,直到今日都還在施工更改心的側面大門,期望讓觀眾從不同方向進入博物館。
五、關於「詮釋媒介(意義創造)」:
我認為該展如前面所述承襲美術館以藝術品為中心的敘事邏輯,採用以觀眾直接面對作品本身的方式與觀眾溝通,甚至不與觀眾溝通,只是讓觀眾獲得純粹感官的體驗、特意營照神秘感等。故展覽除了作品本身外,傳遞媒介為展示說明與文本翻譯,另搭配展場昏暗的燈光,凸顯藝術品的五光十色。
另外該展覽也搭配國美館本身研發的APP,以iBeacon知道觀眾於館內位置,並即時推播展品資訊,但實際使用後發現定位並不準確,該APP無法正確推播展品資訊,而其所呈現的作品資訊皆為影片呈現,在該展覽多處聲響與強烈燈光的氛圍下,幾乎無法專心看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