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监督制度与大举报时代
8 月住了几天院,收到医院公众号下发的住院满意度填写表,想起刚才护士过来反复叮嘱,要认真填哦。差点盯着我填写好评。
在过去,我们经常吐槽服务态度差,办事态度差,很多事情不受理,冷处理。为了解决这些海量的一线执行问题,只可能引入……举报监督制度。
在过去许多年里,举报监督制度被深入地执行了下去,的确大大改变了一线的执行力度和服务态度。
但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大举报时代的开端。
因为正常的举报监督中,必然羼杂着大量的假举报,乱举报,以及对严格立法普遍违法的举报。
深入执行举报监督制度,也涉及对受理举报的举报监督,对受理举报的举报监督的举报监督(无限套娃)。只要有人坚持逐级举报,就得有人逐级受理举报。
这时,单单是分辨假举报,乱举报,已经耗费了巨量的管理成本。一旦 “严格立法普遍违法” 受到了大量的举报,如果不处理,则 “受理举报单位” 自己也会被大量举报,必须给上面一个交代,否则就是 “不作为” 。过去微妙的平衡由此被打破,可管可不管的事情,一旦被大量举报就必须管,必须罚。
受理举报单位与其承担自己被举报的风险,不如从严从快处理,不留任何余地。
如果受理举报单位人性化,精细化地处理每一份举报,不搞一刀切,谁也说不好自己被举报不作为的时候,上级监察部门会不会人性化,精细化地处理自己,会不会把自己一刀切。
于是大举报时代来临了。
这个结构性问题,目前看来是无解的。强调对一线执行的管控力,只能引入逐级举报监督制度。对举报监督制度的深入执行,又会带来大举报时代。而 “严格立法普遍违法” 就像计划生育政策一样惯性十足,盘根错节,深入社会的每一个环节,给了举报者锐利的武器去伤害自己看不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