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台港口布局浮现 民进党原是武统“带路党”
自“一带一路”计划开展起,港口议题屡成舆论热点。
2016年8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简称中远集团)宣布,以3.685亿欧元的价格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手中购得67%股权。按协议,中远集团将投资2.94亿欧元进行邮轮码头扩建、改善修船码头、新建滚装船码头等工程,并可管理、经营比雷埃夫斯港直至2052年。
2017年7月,中国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签署协议,以9.74亿美元收购股份,并承诺投资1.46亿美元,取得了汉班托塔港的控制权,协议有效期为99年。
上述希腊与斯里兰卡港口租借案例,乃是中方在合作方国际信用不良、偿债能力低落的情况下,推出的合作开发模式,与在非洲、拉美的“矿产支付债息”模式相近,即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让合作国以天然资源、港湾收入等相对稳定的支付方式,换取中国的基础建设投资。
然而这般模式招致了西方抨击,从学术到媒体界,“债务陷阱”叙事无比泛滥,“一带一路”也由此染上“新殖民主义”色彩,成为西方牵制的中国的舆论战线之一。
高雄港的“中资阴影”
8月30日,台媒《自由时报》便以“一带一路入侵高雄港,美智库示警”为题,挪用了西方“港口掠夺”、“中资渗透”的陈腔滥调,并将舞台设定在台湾的南部港都高雄,开始了“一带一路威胁论”的剧本渲染。
而正如其核心概念借自西方,“证据”自然也要由西方搜罗、征引。《自由时报》于报道中援引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员易思安(Ian Easton)的报告,直指中资渗透高雄港的动作,源于2013年起的一系列“布局”。
首先,台湾的阳明海运于2007年配合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第1期计划,设立“高明货柜码头公司”,取得了高雄第6货柜中心的50年特许经营权,并于2012年至2013年间增资释股,由美国、日本及香港公司分别认购取得10%、12.5%及30%的股权。
然而,持有高明货柜30%股权的香港政龙投资公司,是由中远集团、中国海运和招商国际组成的中资集团合资成立,易思安由此指控,“中资间接持股高雄第6货柜中心”。
除此之外,高雄港第65、66号码头同样成为“被中资渗透”的苦主。易思安表示,港资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于2009年租下高雄港65号及66号码头,租期至2024年,并由台湾东方海外代理兼连带保证人。然而由于中远集团在2017年收购了香港东方海外,易思安由此“见猎心喜”,直指中远集团有意借公司并购、股权取得,“绕道介入”码头经营,是“一带一路”典型“操作”,表面上中资看似与台湾港口业务切割,但实际关系“根本说不清”。
而被易思安屡屡狙击的“中远集团”,不仅是中国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航运公司、第3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和第5大港口码头经营者,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西班牙的拉斯帕尔马斯港、荷兰的鹿特丹港的集装箱码头皆有持股,加上在2016年租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事例,易思安遂将中远称作“一带一路渗入欧洲”的“秘密武器”,强化了其对台湾的“威胁感”。
民进党政府应该“负责”
然而上述言之凿凿,看似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实则经不起推敲。
首先,高雄港共有116座码头,由中远集团收购的前港资“东方海外”,不过租用了65号与66号这2座,占比尚不至2%,如何渗透高雄港全港港务?
且国际大港出租码头乃是惯例,以2020年数据为例,向高雄港租用货柜码头的前六大航商,分别为长荣海运、阳明海运、现代海运、万海航运、东方海外,以及美国总统轮船(APL)公司。其中现代海运、APL与东方海外,皆为外籍航商,现代海运租用的货柜码头数更是高达5座,台湾媒体怎从未提及“韩国入侵”?
其二,易思安在报告中绘声绘影,指称解放军若攻台,台湾的大型港口必成作战关键,故过去20年,中国持续投资台湾港口建设,甚至开始接触部分的港口基建,如高明货柜等。而这些“中资码头”使用上海振华(ZPMC)生产的桥式起重机,可能会趁隙收集与港口有关的货车货柜追踪、中央监视系统等数据,让解放军提前掌握台湾港口概况。
然而易思安或许还活在台海导弹危机的年代,彼时解放军的火箭军尚未发展完全,登陆确实会是一场硬仗,台军也具岸上回击优势;时至2021年,倘若北京当真启动武统,远程火箭炮将扮演极关键角色,能在登陆前摧毁台湾运输系统与军事基地,届时两栖机械化登陆旅上岸后,将能让工兵部队快速开辟人工港。台军若还欲奋战,也势必会将武装收缩至内地,展开巷战攻防,不会于沿岸滩头直接火拼,解放军又何须提前暗中收集商港数据?
其三,所谓“一带一路入侵高雄港”传闻,早在2018年便由日媒《日经亚洲评论》曝光,彼时恰逢中远集团收购东方海外,台媒纷纷转传日本资讯。消息见报后,蔡英文政府不仅没有任何回应,更未要求同为绿营执政的高雄驱逐东方海外,反而任其默默运营。
2021年6月,一艘东方海外的货轮意外撞进高雄港的70号码头,波及港口起重机设备,损伤惨重。高雄市议员林于凯遂在质询时“异想天开”提问,倘若冲进码头的“中资”货柜,“不是商品而是中共的生化战武器”,政府该如何应对?对此高雄市长陈其迈四两拨千金的回应:“会把议员质询资料,转给经济部”。
归根结柢,不论是高明货柜或中远集团,皆在投资前便已通过台湾相关部门审核,民进党政府更是开道放行、未有阻拦。如今特定媒体与智库满嘴“中资”疑云、夹枪带棒,究竟是太过无知、不知项目申请前因后果,抑或是知道得太多,反有意替民进党遮掩,以成就其“带路党”任务?
原文发表于2021/8/30《多维新闻》